《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译文

  【标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朝

  【作者】:李白

  【体裁】:七古

  【内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朓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蓬莱文章:指文章繁复。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小谢:谢脁(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其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并列,称他为“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
  览:通“揽”,摘取。

  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开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鉴赏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 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 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 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 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 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 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 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 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 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 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译:
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弄驾着扁舟到海上去吧!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得伸,心思郁抑,乃兴散发弄扁舟之思,直欲飘逸远去,失意不得志的人,每爱念此二句,思欲远离窘苦环境,摆抛烦忧,到一逍遥快乐的新世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朝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刚背的,测试一下自己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意思是什么?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意思如下: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
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
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二、原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三、其他信息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也叫《宣州谢楼饮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2、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标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朝

【作者】:李白

【体裁】:七古

【内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朓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蓬莱文章:指文章繁复。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小谢:谢脁(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其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并列,称他为“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
览:通“揽”,摘取。


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编辑本段]【原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作者: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②。 蓬莱文章建安骨③,中间小谢又清发④。 俱怀逸兴壮思飞⑤,欲上青天揽明月⑥。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意思是什么?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意思如下: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比喻来写愁绪的句子是甚么
《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比喻来写愁绪的句子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

《古近体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原文及翻译
古近体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古近体诗) 古近体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题解】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意思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标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朝 【作者】:李白 【体裁】:七古 【内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译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及译文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州谢朓楼为即将离去的校书叔云设宴,写下了这首充满离别情绪和壮志豪情的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译:昨日的时光已远去,无法挽留,今日的忧虑却纷扰心间。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出处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诗如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

李白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赏析
李白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赏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

长凤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诗原文如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

宣州谢眺楼践别校书叔云全文和作者以及无题全文
【标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朝 【作者】:李白 【体裁】:七古 【内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