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目,起源于《切韵》,是自古韵书编排韵部目录的方式。例如,《广韵》的上平声部分,将各个韵的名称按照特定顺序排列,如第一韵为“东”,第二韵为“冬”,第三韵为“钟”,以此类推,直到第十韵“虞”。每个韵目下方标注“独用”或“同用”,后者经过整合后,形成《佩文诗韵》,其韵目简化为单字,如“一东”、“二冬”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习惯使用这些单字作为每个韵部的标识,如“东”也被称作东韵的韵目,这是借用了“东”、“冬”等字作为韵部的划分标志。
古音学家在研究古韵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利用“东”、“冬”、“支”等字作为分类的依据。然而,也有学者选择不同的标目方式,如朱骏声利用《易》卦的名称,如“鼎”、“壮”等。为了便于词曲创作,一些韵书采用了双字作为韵目,如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东钟”、“歌戈”等便是这样的例子。
韵目指从《切韵》以来的韵书为各个韵排列的目录。供作词曲用的韵书往往用双字作韵目,如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以“东钟”、“歌戈”等作韵目。
切韵简介
等增订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切韵》的结构严谨,以韵目为核心,按照声类和等呼将同韵字进行排列。每个音节前都标注了韵纽,首字下则附有反切注音,每个字都配有详细的解释。尽管历经岁月,其独特的韵律系统和音韵体系在《广韵》的传承中得以延续,对后世的汉语语音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笠翁对韵中笠翁指的是
内容简介 笠翁对韵按《平水韵》平声三十韵分部分编,对应平水韵30平声韵部。全书分上下两卷,每卷十五章,分别对应十五韵部:上卷韵目为上平声;下卷韵目为下平声。每个韵目之下各有二到四则对文,书对文共计90则,每则对文16句、8个韵脚。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关于古诗词
2■■■诗词格律简介■■■诗的分类及入门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
佳电的佳电简介
所谓的“佳”源于电报的代日韵目,即韵目代日法。近代发明电报后,用韵书中的106个韵目来代表每日。前面十五天用的是韵目上平声的全部: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继之是韵目上声的十个:十六铣、十七篠、十八巧、十九...
古代我怎么说
古代我常称:“吾”“愚”。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谦辞可表示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谦虚与尊敬。
词韵简编简介
《词韵简编》是由张珍怀辑录而成,源自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的经典著作《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早期的填词韵律规则并不详尽,清代戈载通过研究并“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撰写了《词林正韵》,从而明确了规则。然而,《词林正韵》因其韵目采用《集韵》的繁复标目,且包含一些...
切韵的简介
《切韵》原书久佚,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粤音韵汇内容简介
《粤音韵汇》是中国语言学界的一部里程碑著作,由黄锡凌编撰,于1941年首度由上海中华书局发行。1957年,中华书局香港分局重印此书,随后在1979年和1981年分别进行了重排和再次印刷,至今仍可在香港的书局中轻易寻觅。全书共117页,内容丰富,包括检字索引、范例、粤语韵目表、粤音韵汇检字,以及容肇祖...
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哪些规则?
2 ■■■诗词格律简介■■■诗的分类及入门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
棝怎么读
内容简介 《广韵》共5卷,平声因字多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声各一卷。收字26194,较陆法言《切韵》。增加14036字,注文191692字,也较陆书为详。全书分206韵,其中193韵从陆氏《切韵》而来,2韵(俨韵、酽韵)从《王韵》而来,11韵(谆、准、稃、术、桓、缓、换、末、戈、果、过韵)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