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铭孺者室,百忍老臣家。对联是什么意思?

二铭孺者室,百忍老臣家。

意思是:两篇铭文出自幼童的房间,多多忍耐才是老臣子的家风。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另外,《二铭》是唐代罗衮创作的一篇散文。

孺:小孩儿;幼儿。

百忍:多忍耐;百般忍耐。唐郓州 寿张 人 张公艺,九代同居。 麟德中,高宗 祀 泰山,路过 郓州 ,至其宅,问其由。公艺 请纸笔,但书百馀“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

天下事,孰有大於用忍者乎?天有四时,地有高卑,人有贤愚,事有荣枯,不忍何为?且古之成大事者,必也用乎忍!一时之得失、一事之是非何足道哉?夫忍者,非惟进德保身,纳福远祸之良策。虽齐家国、协万邦、致太平亦必用焉。《书》曰《无逸》,是天子犹且有忍矣。然人皆知忍之为用也大,而临事每每一忍犹难。况百忍乎?此大唐高宗皇帝所以观张公书百忍字而流涕者也。

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看到一家家、一户户、一副副字体不一、内容丰富的对联,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欢欣和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春挥。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等。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二铭孺者室,百忍老臣家。对联是什么意思?
这对对联蕴含深意,上联“二铭孺者室”指的是房间的铭文出自幼童之手,下联“百忍老臣家”则强调了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忍耐精神。在这里,“二铭”指的是唐代罗衮创作的《二铭》一文,它以铭文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教诲。而“孺者”则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寓意着教育和启蒙的重要性。下联的“百忍...

二铭孺者室,百忍老臣家。对联是什么意思?
二铭孺者室,百忍老臣家。意思是:两篇铭文出自幼童的房间,多多忍耐才是老臣子的家风。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另外,《二铭》是唐代罗衮创作的一篇散...

张姓宗祠通用对联
百忍孝为先。——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落日平原纵马;秋风古道题诗。——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于1981年撰写的书联。宴列琼林之首;胪传鼎用之中。

求张氏祠堂对联
家垂两铭之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张氏宗祠“百忍堂”联。关于张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据《南平县志》里有一个记载,就是张氏张元洛这家人,当时在闽南当官,一天要审案,案子的被告是一个女的,由于这个女的平时泼,结果升堂的时候她就把口水吐在张元洛身上,张元洛都忍了,...

名家对联壹千条
名家对联壹千条 (俗人先生辑) 白蕉 桂棹莫辞三百曲,梅花小寿一千年 白镕 满架诗书小邹鲁,一家和乐古唐虞 柏文蔚 升高喜见诸天月,入座微闻百合香 包承善 长卿诗城自足以守,何休学海士无不归 包世臣 龙跃云泮凤鸣朝日,桂生高岭莲出绿波 葆初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宝熙 醉卷酒波倾白社,苦留诗卷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