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玢玢字怎么读

刘玢的”玢”是一个多音字,读音是[bīn]或[fēn]。

玢 <名> 形声。字从玉,从分,分亦声。“分”义为“一分为二”。“玉”和“分”联合起来表示“分玉”、“把一件完整的玉器剖开,分成两半”。本义:一剖为二的玉器。

说明:良渚文化福泉山大墓(在上海地区)里曾发现一件完整的玉琮被分为两截,一截置于墓主头顶,一截置于墓主脚底。至于一只玉环被分为两截或多截的例子亦很常见。这种经过截断或剖分的玉器应该就是“玢”。

带有“玢”的知名人士有左大玢。

扩展资料

左大玢,女,1943年9月生,湖南长沙人。杰出的湘剧表演艺术家,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她是湖南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左大玢在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观世音菩萨,获得广泛好评。

历任湖南省湘剧团(院)演员、一团团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政协湖南省第五、六届常委。现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 

2018年2月,参加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第三季。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是多音字
一种念: bīn
基本字义
1. 一种玉的花纹。
2. 火成岩的一种:~岩
另一种念:fēn
基本字义:〔赛璐~〕玻璃纸的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

如果是名字一般都读bīn

玢读bin一声
呵呵我妹妹名字里也有玢字,只记得姑父说和玉石有关。很好的字~
嘻嘻~希望您采纳~~

谁知道汉族的‘汉’字的详细解释啊

基本字义
汉 hàn 1、会意。从水难(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the Hanshui River]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the Milky Way;the Galaxy]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the Han Dynasty] 匈奴留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又如:汉室(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the Han nationality]。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汉族人 [the Han people;the Hans]。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男子的俗称 [man]。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Han state] 12、(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公元947—951)五代之一。史称后汉,刘知远建立。 16、(公元951—979)五代十国之一,史称北汉,刘崇所建。 17、(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18、金末红袄军首领郝定所建政权,年号曰“顺天”。1216年郝定后被金将仆散安贞派兵击败,被俘牺牲。 19、武汉简称
编辑本段政权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首都在长安。 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的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登基作皇帝,建立了西汉王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朝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注重恢复发展生产。在国家机构上基本沿袭秦制,但也有所改变。主要是实行君国并行制,使诸侯王的势力难以过多膨胀。在文帝、景帝、武帝治理时期,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封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设刺史来监督和控制地方政权。采用察举、征辟的方法选官,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注重兴修水利、推行新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改革币制,颁布“缗钱令”,增加了国库收入。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鼎盛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汉代开辟的由中国通往西亚各国的通商走廊。自西汉中叶以后,西域就归了汉朝的版图,这与西汉时期多次派员通使西域的活动有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儒家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经他的改造和阐发,成为封建皇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太史公”司马迁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贡献。西汉时期的医学、数学、天文、历法也都有一定的发展,而且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有了进一步加强。 官僚贵族、地主豪强兼并土地、扩展势力的趋势日甚一日,而宫廷之中外戚对政权的把握也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加重了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危机。公元8年,王莽取得政权,取代汉朝而称帝,将国号改为“新”,西汉王朝至此结束。 西汉帝系 (1) 汉高祖 刘邦 (前206-前195) (2) 汉惠帝 刘盈 (前194-前188) (3) 汉高后 吕雉(吕雉未称帝,只是执政,但已经相当于皇帝,这时当皇帝的是汉少帝刘恭和后汉少帝 刘弘) (前187-前180) (4) 汉文帝 刘恒 (前179-前157)(窦皇后) (5) 汉景帝 刘启 (前156-前141) (6) 汉武帝 刘彻 (前140-前87) (7) 汉昭帝 刘弗陵 (前86-前74) (8) 汉废帝 刘贺(前74) (9) 汉宣帝 刘询 (前73-前49) (10) 汉元帝 刘奭(音:shì)(前48-前33) (11) 汉成帝 刘骜 (前32-前7) (12) 汉哀帝 刘欣 (前6-前1) (13) 汉平帝 刘衎 (1-5) (14) 汉孺子 刘婴 (6-8)
东汉
东汉王朝(公元 东汉-全图.jpg
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 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东汉王朝前后历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东汉帝系 汉光武帝 刘秀(公元25-57年) 汉明帝 刘庄(公元58-75年) 汉章帝 刘炟(公元76-88年) 汉和帝 刘肇(公元89-105年) 汉殇帝 刘隆(公元106年) 汉安帝 刘祜(公元107-125年) 汉少帝 刘懿(公元125年) 汉顺帝 刘保(公元126-144年) 汉冲帝 刘炳(公元145年) 汉质帝 刘缵(公元146年) 汉桓帝 刘志(公元147-167年) 汉灵帝 刘宏(公元168-189年) 汉少帝 刘辩(公元189年4月-公元189年9月) 汉献帝 刘协(公元189-220年)
蜀汉
221年,刘备在四川 三国-全图(公元262).jpg
(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 蜀汉(221--263年)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 东汉末年,刘备与河东关羽、涿县张飞,募兵参加镇压黄巾。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徐州牧等,后为豫州牧。在官渡之战后,为曹操所败,逃至新野。公元208年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又从孙权手中夺取荆州。后来接刘璋邀请入川抗拒张鲁,后吞并益州。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曹操、孙权鼎足之势。后关羽率军征发荆州北部,因吕蒙偷袭荆州南部而宣告失败,而刘备同时也丢失荆州领土。 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于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 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率军征发孙权,为陆逊败于彝陵,不久病逝,由次子刘禅(养子刘封为长)即位,史称:后主。期间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却次次失败。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死后,内廷逐渐为宦官把持,使得前方战事不为刘禅知,最终导致邓艾偷袭成都成功、刘禅自赴而降。后来姜维意图借助钟会之力复国,但是计划失败,姜维自杀。 蜀汉帝系 (1)汉昭烈帝 刘备 ,在位时间:(221-223) (2)蜀汉后主 刘禅 ,在位时间:(224-264) 刘备以宗室称帝于蜀,继承汉统,为三国之一,史称为蜀汉,又称季汉。凡二主,四十三年。
后汉
五代之一 五代十国-汉(公元949年)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建。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历二帝,前后约三年。 刘知远是沙陀部人,后晋天福六年(941)七月,任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 开运三年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 11日), 契丹陷开封,后晋亡。刘知远亦曾向契丹纳贡, 但当时人民坚决反抗契丹, 有的方镇也拒绝投降。刘知远对契丹的南下先采取观望态度。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称帝于开封,国号辽。二月,刘知远亦在太原称帝。他下诏诸道禁止为辽搜括钱帛,并诏慰抗击辽之民众,人心归附。三月,辽兵北撤。五月,刘知远出兵占领洛阳、开封,收复后晋末失陷的河南、河北诸州。六月, 改国号大汉,史称后汉。改开运四年(947)为天福十二年,次年建元乾佑。与南唐、吴越、楚、南汉、后蜀、南平等政权并立。 乾佑元年 (948)正月,刘知远死,次子承佑(931~ 951)继位,是为隐帝。承佑初立,大臣史弘肇、杨杨邠、苏逢吉、郭威等专权,但四人之间又有矛盾。史弘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掌握禁军,酷虐滥杀;杨邠为枢密使,权势最重。承佑疑惧,于乾佑三年十一月杀杨杨邠、史弘肇及三司使王章,以苏逢吉权知枢密院事;又密令杀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事泄,郭威起兵攻入开封,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承佑被杀。后汉亡。 后汉帝系 1.后汉高祖 刘暠(本名知远)(公元947-948年在位) 2.后汉隐帝 刘承佑(公元948年在位)
北汉
(951~979) 五代时十国之一。一称东汉 五代十国-周、北汉(公元959年)
。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历四主,共二十九年。 刘崇(895~954)先世为沙陀部人。他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后汉隐帝时,刘崇官至河东节度使、太原尹。隐帝年少,大臣专权,刘崇见后汉政权不巩固,便在军事和财政上作了准备。乾□三年(950)十一月,枢密使郭威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隐帝兵败为人所杀。郭威迎立刘崇子刘赟。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杀刘赟。刘崇即据河东十二州称帝,改名旻,仍用后汉乾佑年号(直到刘旻次子承钧嗣位三年后,始改乾佑十年为天会元年,957),国号汉,史称北汉或东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之国。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北汉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但先败于晋州(今山西临汾);乾□七年又败于高平(今属山西),后周世宗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后周兵退后,刘崇卒。其子承钧(后改名刘钧,926~968)继立,奉辽帝为父皇帝。此后,后周、北宋频频向北汉进攻。北汉势蹙,屡靠辽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河东十二州之地,盛唐时有二十七万九千一百余户。北汉建立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统治者强征十七岁以上男子为兵;又滥征赋税以输贡辽,人民被迫逃亡以避战乱和苛敛。北汉亡时,在籍仅三万五千二百余户,为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辽援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992)被迫出降,北汉亡。 北汉帝系 世祖 刘崇 951年 - 954年 北汉睿宗 刘承钧 926年 - 968年 少主 刘继恩 968年 英武帝 刘继元 968年—982年
南汉
(917~971) 五代时十国之一。 五代十国-南汉(公元954)
曾称大越国。刘隐、刘岩(即刘䶮)兄弟所建。都番禺,称兴王府;盛时疆域有60州,约为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及云南的一部分。 唐天佑二年(905),刘隐任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封刘隐为大彭郡王;三年,改封南平王;四年,又进封南海王。唐末,岭南士人云集,有的是为了避战乱,有的是被流放岭南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刘隐收用这三类士人为辅佐。他遣其弟刘岩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西与楚争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乾化元年(911)刘隐卒。刘岩继位,先后改名为陟、龚、䶮。后梁贞明三年(917)刘岩称帝于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刘岩卒,其子刘玢(原名洪度)嗣位。次年,玢弟刘晟(原名洪熙)杀玢自立。乾和六年(948)刘晟乘楚国内乱,派兵攻楚,至九年,得楚10余州。十六年(958),刘晟卒。其子刘鋹(原名继兴)嗣位。 刘岩在位时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10余人为官,避免了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岩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科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南汉统治者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刘鋹即位后,宦官垄断了大权,朝政更加腐败。宋开宝四年(即南汉大宝十四年,971),宋兵攻占广,刘鋹降,南汉亡。 南汉世系 烈宗 刘隐 905-911 高祖 刘岩 911-942 殇帝 刘玢 942-943 中宗 刘晟 943-958 后主 刘鋹 958-971
其他政权
1、新朝时刘玄所建的政权,史称玄汉。 2、新朝时刘盆子所建的政权。 3、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4、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前蜀。 5、北魏末期邢杲所建的政权。 6、南北朝时,侯景篡夺南梁政权所建。 7、唐朝中期朱泚所建政权,783年称秦,784年改称汉。 8、金末郝定所建的农民政权。 9、元末陈友谅所建的政权。
编辑本段民族
汉族 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是从远古各部落人群融合不断扩大而成。她由古代华夏族逐步发展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分布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1949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9%,最近一次人口统计占全国总人口的93.3%。汉族主要聚居于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边疆地区则多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另有数千万人口散居世界各地。 汉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通行的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表意表音文字。汉民族有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古代的汉民族农业和手工业素来发达;青铜器、丝织、陶瓷、建筑、绘画久负盛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璨如群星;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中国古代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汉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盛行祖先崇拜和天地崇拜。两千年来,作为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的孔孟之道深入人心,它和祖先崇拜、天地崇拜一样,是汉民族的主导信仰;2000多年前传入的佛教、和有“国教”之称的道教亦广泛传播;有很少一部分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汉民族是伴随着古中国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发祥而逐步孕育成熟的,这个民族的名字的来源是与公元前2、3世纪~公元2世纪的伟大的汉王朝的崛起和强盛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有了汉王朝才有了汉人、汉民族的称谓。以炎黄子孙自诩的汉民族在汉以前称华夏,那时往往把中原以外的民族分别叫做夷、狄、羌、蛮。 由于汉王朝发源于汉中,刘邦当年被封为“汉王”,汉中至今保留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等“汉初三遗址”,所以汉中被称为“汉家发祥地”。汉中成就了汉王朝,并由此衍生了“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等一系名称,所以汉中是汉族的得名地。 “ 汉”字, 按古文之形, 义为国中大水, 国中大水是黄河、长江,不是汉水,国名由水,既无对待又非自称命名之义。作者认为汉人称汉,是对匈奴急读为“胡” 而言。朝代之最大为汉,民族亦称为汉。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①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与山无关②。也为汉族命名不以山川之旁证。(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注:① 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东胡考引用此句文, 查史记、汉书匈奴传不载此文。 ② 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乌桓、鲜卑考。汉译“胡”语有瑞兽带之义。鸟桓,蒙古语有聪明之义。
编辑本段语言

火影里的汉 基本资料 姓名:汉(又译樊) 所属忍村:土之国岩忍村(叛忍) 身份:五尾人柱力 能力:蒸汽忍术 现状:死亡,因被晓的成员击败,抽去五尾(已证实死亡)
编辑本段文字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形意文字书写系统。
编辑本段服装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但在明崇祯17年(甲申年,公元1644年)满清是入关后,为从精神上彻底击败汉族,开始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于是汉服逐渐从中国大陆上消失了。至今,仍有正月不剃发的习俗和“正月剃发死舅舅”一说,其本意为“死舅”谐音“思旧”,是汉族人对剃发易服政策的无声抗议。 至2003年王乐天汉服上街以后,开启了现在汉服复兴的浪潮。
编辑本段河流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江,水名,又叫汉水,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共流经陕西、湖北两省。
编辑本段城市
武汉
“汉”是湖北省武汉市的简称。解放前专指“汉口”,如“京汉大罢工”、“平汉线”(北京—武汉)等等;武汉三镇合并后,指整个武汉市,如“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专线”等。
汉中
“汉”是陕西省汉中市的简称。秦时这里是汉中郡的首府,刘邦在这里曾被封为“汉王”,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之美誉,这里历代都被简称为“汉”,今天从西安到汉中的高速公路被称为“西汉高速”。
扩展阅读:
1
百度
2
小学生全功能字典
3
《中华大字典》

1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中国历代皇帝表上古时代


1、炎帝 神农氏

2、黄帝 轩辕氏



3、少昊 金天氏

4、颛顼 高阳氏



5、帝喾 高辛氏

6、帝挚 高辛氏



7、唐尧 放勋

8、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2、惠帝盈 7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3

中国历代皇帝表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4

中国历代皇帝表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5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6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刘玢玢字怎么读
答:刘玢的”玢”是一个多音字,读音是[bīn]或[fēn]。玢 <名> 形声。字从玉,从分,分亦声。“分”义为“一分为二”。“玉”和“分”联合起来表示“分玉”、“把一件完整的玉器剖开,分成两半”。本义:一剖为二的玉器。说明:良渚文化福泉山大墓(在上海地区)里曾发现一件完整的玉琮被分为...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