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和吴见山韵》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宋代〕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译文

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而我们却只能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华举杯凭吊,饮一杯大白。暮天夕阳返照天空,倒挂着一缕美丽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的七彩鲛绡幻化而成的。
鉴赏

“阑干”两句,写出词人的心情。此言自己是一个四处飘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独倚在栏干旁,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那么心中的阴影就会显得更加浓厚,寂寞之情也会显得更深。此即情与景合也。所谓“离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千山”两句,景中显情。绵绵群山在秋雨淅沥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树林;而在天空中词人(天涯客)却见到,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在拼力地挣扎着奋飞。这既是写实景,也是词人(天涯客)对所处的恶劣环境与自身的悲苦命运的一种写照。上片借景寄情。
“霜花”两句,叹时光迅逝。“霜花”,指秋菊,黄巢《咏菊》诗中即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披黄金甲。”此处是说:秋终冬近之时,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一枝傲霜,显示出了春天般的缤纷色彩。然韶华易逝,我们(指词人与吴见山)也已临近了暮年,但却犹各自为了生计而奔波在名利场中。因此让我们且为这已经消逝的美好年华而举杯凭吊,浮一大白吧。“海烟”两句,写景寄情。此言暮天夕阳返照天空,显出来半截美丽的彩虹(南人俗名为“冲”)。词人见之更把它联想成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而成的七彩鲛绡化成的景象。此既是写景,也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叹在。下片也是托物寄情。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译文 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译文啊译文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天涯客”是孤独惆怅,浪迹天涯的游子;“霜花强弄春颜色”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霜花强颜,表达虽有美景,却难抵心中孤寂的情怀;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

一雁暮随云去急的意思是什么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解释: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诗词名称:《玉楼春·和吴见山韵》。本名:吴文英。别称:...

玉楼春 和吴见山云末句用了什么典故?李商隐的什么诗句也用了这个典故...
是《玉楼春·和吴见山韵》“一杼鲛绡和泪织”用了“鲛人泣珠”的典故,古代典籍中记载,鲛人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鲛人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

“波冷鸳鸯觉”的出处是哪里
“波冷鸳鸯觉”全诗《点绛唇(和吴见山韵)》宋代 吴文英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作者简介(吴文英)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赏析
然韶华易逝,我们(指词人与吴见山)也已临近了暮年,但却犹各自为了生计而奔波在名利场中。因此让我们且为这已经消逝的美好年华而举杯凭吊,浮一大白吧。“一烟”两句,写景寄情。此言暮天夕阳返照天空,显出来半截美丽的彩虹(南人俗名为“冲”)。词人见之更把它联想成是:大一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

《全宋词》吴文英(23)
点绛唇(和吴见山韵)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点绛唇(有怀苏州)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玉楼春(和吴见山韵)阑干独倚天涯客。

“不把黄花与”的出处是哪里
“不把黄花与”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不把黄花与”全诗《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宋代 吴文英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作者简介(吴文英)...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作品注释
吴见山是吴文英的词友,两人之间经常有诗词唱和之作。在吴文英的《梦窗词》中,共有六首作品直接提及吴见山,而这些作品中,吴见山的原韵和词更是多达五首,包括《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点绛唇·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以及《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

重阳节诗句
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娇,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3、《醉花阴·薄需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