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农民是怎么耕种的,楼车是干什么用的?

从人类进化到发展成人,食物被认为是人类得以进化的根本原因。人类对食物的追求推动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而粮食作为食物的一种,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机械自动,粮食耕种方式的改变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那么在机械自动化耕种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了解古代人民是怎么耕种的呢?作为风靡一时的务农工具——耧车,又还有多少人了解它呢?



耧车的前世今生

“耧”在各地叫法不同,“耧车、耧犁”、“耙耧”,虽叫法不但形状却一致,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的等构成,由一腿耧至七腿耧之多,在用其播种时,将种子放进耧斗,耧铲深入土中,由一人扶着耧架,前面用人或者用驴和牛拉动耧架,进行耕种。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耕种的呢?现在耕种的机器是由“耧”发展而来,那么耧又是怎么发展演变而来的呢?

古代主要耕种工具

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器为主,劳动作业工具极其简陋,人们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及其费时费力,直到出现出现了骨耜,我们的祖先才告别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进入到“耜耕文明”《周易*系词》中说神农氏“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教人们制作木耜,用木耜代替了骨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保留于黄土上的耒耜痕迹。甲骨文中耒作方,刻画出商代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之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是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翻土的工具,“耧”、“耙”更是由此而来



西周末年出现青铜器,并且开始利用青铜制作的木耜,将木耜套上铜制的刃口,在当时青铜并不普及,虽然在制作上与所改变,但作用却没有改变,仍是用耒耜翻土挖小坑,将种子放进去埋起来,这种人力点播的方式仍然耗时费力。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质农具代替了木质农具,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部份木心铁刃的,这就比过去在生产效率上有了很大提升。铁制农具的出现,直接带来了牛耕的成熟,在此时期牛耕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牛耕的普遍使用,大大减轻了农民耕种的负担,伴随历史的发展以及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点播的方式也必将会被新的方式替代—耧车犁伴随着牛耕应运而生。



耧车的产生

战国时期便出现耧车的雏形,但当时耧车的作用绝不是单纯的进行条播,那时所用的“耧车”主要是一脚耧两脚耧,早期的“耧车”有很大的缺陷,播种宽度不一行数不同,并没有得到推广。



汉朝时国家趋于稳定,经过汉高祖的治理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汉朝的农业得到了发展。耕种上发明出“耜犁”这种犁在深耕开沟等方面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汉武帝时期的赵过,经过对前人发明的耜犁以及独脚楼和两脚耧进行整合,发明能够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播种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进行推广。三脚耧的发明,使农业播种有了质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自此有了真正的条播工具,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耧车的发展

时则深秋,北方农民进入了耕种时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耕作。今天农业耕种再也不需要人们亲力亲为了,只需要把种子带到地里,倒进机器中,在地头上等着就好了,半个小时就能耕种一亩地,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缩短了耕种时间,然而我们仔细观察现代化的播种机,其原理跟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用的“耧”十分相似,都是将种子放进盛种子的类似于漏斗一样的工具中,通过控制耕种种子的量进行作业,只不过前者是机械自动后者是人力或者是畜力进行。现今我们耕种能够如此省时省力,多亏了这种机器。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从始至终都是中国历史发展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古语讲,“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古国,农耕用具的不断发展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以及现今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更好的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农民的耕种工具的不断发展不仅缩短了耕种的时间,并且提高了农民耕种的效率,农具的的更新换代与农业的发展是相伴而生并且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科技的发展依托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尽管我们的祖先不断地改进工具,点播的方式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直到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点播工具才有了质的飞越。

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耧车的发明更是先于西方1600年。至今,西方后来发明的种子条播机器也是受耧车的影响发明出来的,不过在效率和收获量上远不如我国,楼车的出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同时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赵国的耧车在经过和后世的改造一直被沿用甚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并且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进入两千年后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人力被完全取代,不仅是我国,世界各地的播种机都是在赵过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所以说,耧车更新换代的同时更是见证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史!




古时候的农民是怎么耕种的,楼车是干什么用的?
古代主要耕种工具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器为主,劳动作业工具极其简陋,人们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及其费时费力,直到出现出现了骨耜,我们的祖先才告别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进入到“耜耕文明”。《周易*系词》中说神农氏“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教人们制作木耜,用木耜代替了骨耜。...

古代的车轮是谁发明的
新石器时代的耕种者向居统治地位的显贵们提供剩余物品,从而由部落成员转为农民,并不是由于他们从某个时候起同意这样做,或被迫这样做;相反,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密切关联。 轮子概念的出现 任何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必然有什么现象触发了灵...

中国古代农民的吃穿用品基本能自己生产,而中世纪的西欧领主庄园不仅能...
他严格限制商人的数量,不允许农民从商,农民一旦从商就会被视为流民加以逮捕,还时不时下令商人弃商从农,为了防止民间商人对外贸易,实施最最严格的海禁--不允许海民出海,别说贸易,就是出海打鱼都要被严查,为此他还把许多渔民内迁给地给他们种。 同时,他还施行很多官方专营政策--比如说盐茶等生活必须品,这就进一步的...

《宋史-列传第九十五》译文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视察,司马光建议:“修筑二堡来制服西夏人,招募百姓去耕种,耕种的人多粮食的价格就贱,也可以缓解河东用高价收购粮食远道运输的困难。”庞籍听从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悍而狂妄,领兵夜间渡河,又不作防备,被敌人消灭,庞籍因此得罪去官。司马光三次上书说是自己的责任,朝廷不回答。庞籍死后,司马光拜...

现在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曾经有的外出打工的农民还种地,他们到了农忙的时候,会回去收割小麦或者收割水稻。但是,后来他们都不种地了,因为他们一边打工一边种地不合算。比如,一对农民夫妻在千里之外打工,到了农忙的时候,回到农村老家收割小麦或者收割水稻。两个人的来去车费就要1000多元,另外他们向企业请假不工作期间是没有工资...

历史故事
他特别向往先儒书上写的古代理想社会,于是就对全社会大动手术,搞托古改制,从货币、官制、法令、赋役到行政区划,想改什么就改什么。光赋税一项,就让善良的农民耕种所得,还不够缴税的,家家衣食无着,尚未饿死的,只好造反。 王莽认为,既然北斗是帝王之车,那么模仿北斗的形状造一个神符放在身边,它一定能保佑自己。在...

古代二十四孝的名称,和故事
1、孝感动天 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

古诗中 牛衣古柳卖黄瓜的句子的前一句话是什么
前一句: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出自北宋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四》,原文为: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译文:簌簌枣花飘落在行人的衣巾上,家家户户传出轧轧的缫车声。身穿粗布衣的...

农民上了楼还怎么种地,是全机械化吗?(种地的楼怎么写?)
农民现在应该都上楼了,但是地还是需要种的!现在全是机械化的了!整田有旋耕机,插秧有插秧机,收粮的时候有收割机!打农药都有飞机了!你好,很高兴遇到这个问题,目前,住上单元楼的农民不需要种地了,因为也没地可种了。这也是目前亲眼所见,坐标山西晋南,由于城市不断的膨胀,所以郊区的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住上了...

男友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是农民,以后负担会不会很重
你的意思是想找个家庭条件好的,结婚了公公婆婆可以给你买楼买车买家庭大件是么?。换句话说你找到这样的了,你能保证他们的儿子是好样的么?。人品最重要。、我觉得农村家里成长的孩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父母更不容易,而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更知道珍惜现在的生活。有什么错么?女生现实点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