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冬”字的诗句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宋·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萧条冬事堂堂去,拍塞韶光点点开。——宋·程彻《春信》
相逢日日讶冬暄,为此阴寒仅覆翻。——宋·赵蕃《骤寒简明叔闻仲威数过之》
今雨未妨连昨日,春寒聊为破冬温。——宋·项安世《次韵张直阁对雨》
霜霰穷冬令,杯盘旅舍贫。——唐·罗隐《期徐道者不至》
避湿违寒不出门,一冬未省正冠巾。——宋·范成大《亲戚小集》
描写冬天的诗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观雪 杨万里(宋)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描写冬天的名句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俚儒朱墨开冬学,庙史牲牢祝岁穰。《北窗》
12.再来已孟冬,惨然天霣霜。《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兴》
13.泽国寒虽晚,霜天已迫冬。《步至东庄》
14.末路清愁常衮衮,残冬急景易駸駸。《长木晚兴》
15.冬夕宜晚睡,夏日思晨兴。《晨兴》
16.冬夜走马城东回,追风逐电何雄哉!《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
17.经冬少雨雪,所至苦水涸。《初春纪事》
18.初冬常忆宴梁州,百炬如椽满画楼。《初冬》
19.鉏犁满野及冬耕,时听儿童叱犊声。《初冬》
20.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初冬》
21.老客人间百事慵,乐哉闭户过今冬。《初冬》
22.道途冬暖衣裘省,村落年丰鼓吹喧。《初冬绝句》
23.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带有冬字的古诗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 唐 · 杜甫《兵车行》
译文: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2、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 唐 · 白居易《早冬》
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唐 · 杜甫《小至》
译文:天时和人事逐日相催,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4、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 清 · 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译文: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
5、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 宋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译文:冬天的时候暂时学些儒家的东西,耕作的时候还要和父老们一起劳动。
扩展资料
《兵车行》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兵车行
1、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2、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译文: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3、远望
唐代: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译文:望着满眼萧索的冬景心中也十分伤感,满山遍野的红树在寺庙周围尤其多。王仲宣思乡的眼泪,就好像漳水上东流的碧波。
4、子夜冬歌
作者: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译文:在寒冷的冬夜,(我为在他乡的亲人)缝制衣裳,天气很冷我只得加一件罩衣御寒,夜已经委深了,油灯暗淡,灯芯挑了又挑,手拿剪刀,如握寒霜。
5、陈后宫
唐代:李商隐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译文:才不过是深夜,妃子们已经打开了装饰着鸾鸟的妆镜,冬天才刚刚降临,侍臣们就献上了用雉羽制成的毛裘。每一个侍臣都饮得半醉了,我们的皇上,也和大家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忧愁。
含有“冬”字的诗句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宋·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萧条冬事堂堂去,拍塞韶光点点开。——宋·程彻《春信》相逢日日讶冬暄,为此阴寒仅覆翻。——宋·赵蕃《骤寒简明叔闻仲威数过之》今雨未妨连昨日,春寒聊为破冬温。——宋·项安世《次韵张直阁对雨》霜霰穷冬令,杯盘...
含有冬的诗句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这些诗句都含有”冬”字,展现了冬天的不同景象和情感。无论是描述冬天的气候、景象,还是表达与冬天相关的情感,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飞花令带冬的诗句有哪些
飞花令之含有“冬”字的古诗句大全 冬来秋未反。——魏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唐·李中《庐山》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唐·杜审言《除夜有怀》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唐·董思恭《守岁》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唐·冯道《天道》冬至至后日初...
含有冬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冬的诗句有:1.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解释:此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描绘了春天雪花飘舞的美景,虽带有“春”字,但亦传达出冬日的雪意。通过“白雪”与“春色”的对比,表达了冬日的宁静与纯净。2. 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解释:这句...
含有冬字的诗句
含有冬字的诗句:1、经冬复历春——唐·宋之问《渡汉江》2、冬雷震震,夏雨雪——汉·佚名《上邪》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唐·宋之问《渡汉江》4、且如今年冬——唐·杜甫《兵车行》
关于冬的诗句飞花令
25. 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金缕曲(二首)》清·顾贞观 26.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悼亡诗三首》魏晋·潘安 27.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勤学》宋·汪洙 28.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明月皎夜光》汉·佚名 29.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
小学含有冬字的诗句有哪些?
小学含有冬字的诗句:1、冬青树老无遗种,瑞石山荒有废宫。——明·徐震《钱塘怀古》2、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宋·苏辙《腊雪次迟韵》3、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渐涸。——明·王宠《过石公山》4、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宋·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5、冬日山居好,幽斋羃纸窗...
含有冬字的诗句
含有冬字的诗句有:1、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翻译:南边的邻居更让人牵挂的,冬天已到,可是那布被还在当铺没有赎取呢。2、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翻译:寒冬已经到了尽头,今天晚上时间都显得紧促了。待到明天新年,时光一天比一天长。...
关于带冬字的诗句大全
——张谓《早梅》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3.带有冬字的诗句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含有冬字的古诗
含有冬字的诗句,描绘了冬日的静谧与生机。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笔下的冬日,以飞雪为景,增添了冬日的诗意。而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则在四时中,捕捉到了冬日的寒松之秀,展现了一种坚韧之美。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的诗句,传递出对贫苦邻人的同情,冬日里的温暖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