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105个韵部!

  这位大哥
  你要的那玩意实在是太难找了
  这个给你看看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从《五音集韵》的并韵看其韵系的性质*

  麦 耘

  ��崇冈先生(1982)说:“音韵学家都希望在韵母数目悬殊的《切韵》和《中原音韵》之间找出一个过渡的语音系统来。看来《五音集韵》就是最恰当的代表。……(《五音集韵》) 元音的数目正好介于《切韵》和《中原音韵》之间。《五音集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宋金时代北方口语。”又说:“当时口语的韵母应该比《五音集韵》更简单些。”这一点他没细说。
  ��现在有一个问题:《切韵》(601) 到《中原音韵》(1324) 有700多年的跨度,《五音集韵》(1208或1212,以下简称《五音》) 的时代显得离《切韵》那么远、离《中原音韵》那么近,为什么能成为二者之间最恰当的过渡音系呢?
  ��崇冈先生还有更进一步的看法。他把《切韵》音系的性质这个重大问题同《五音》联系起来:《切韵》162个韵母,《五音》105个韵母,“说口语有162个韵母,似乎不可信。但是如果说口语有像《五音集韵》那样的105个韵母,就比较可信了。……还可以把《五音集韵》和《切韵》所参考的五家韵书做比较。把王三附注所说某家的分合和《五音集韵》的分合对比一下,也会看到彼此既有吻合的,也有相乖舛的。从东晋到辽金,鲜卑、契丹、女真语对北方汉语语音的影响踪迹可得而寻。”
  ��这样,对《五音》本身性质的认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有一点要指出:崇冈先生所言《切韵》162个韵母包括了重纽的不同,而他构拟的《五音》105个韵母则不包括重纽。但《五音》是有重纽的,在其支、祭、仙、宵、清 (包括庚三)、尤 (包括幽)、侵、盐诸韵系内,唇牙喉音小韵之首用阴文注“三”者为重纽三等 (有几韵包含《切韵》无重纽的三等韵字),注“四”者为重纽四等 (有几韵包含《切韵》的纯四等字),二者并不混淆。如把重纽计算在内,《五音集韵》韵母的数目至少得增加十来个。[1]
  ��《五音》的韵系比《切韵》(《广韵》) 简单,是因为它合并了《广韵》的一些韵部。观察它如何并韵,是确定其韵系性质的关键所在。
  《五音》的并韵是把《广韵》注明“同用”的一些韵合并了。据赵诚先生 (1980:p70) 的归纳,《五音》的韵部与《广韵》的不同有如下几种情况:
  1.《广韵》两韵同用,《五音》仍是同用。
  2.《广韵》两韵同用,《五音》并成一韵。
  3.《广韵》三韵同用,《五音》有的不变,有的并两韵而留一韵作同用,有的三韵合并。
  4.《广韵》同用,《五音》作独用。
  ��今按:最后一条很可疑。它包括:(1) 平声文、殷两韵各自独用,上声吻、隐两韵各自独用;(2) 上声俨、范合并作独用,去声酽、梵合并作独用;(3) 沃韵独用。
  ��对于(1),赵先生指出:《广韵》各种本子对文、殷(欣)有的作同用,有的作独用,“有了《五音集韵》就多了一个论据来证明《广韵》原本是独用,后人据《集韵》同用例才妄改为同用。”(p71) 此说甚是。文欣同用、吻隐同用只是后代流传较广的覆刻南宋监本系统 (如泽存堂本) 的注法 (但相对的去声问与焮、入声物与迄又各自独用),而一些较为早期的本子,如近些年发现的宋刻《钜宋广韵》就作独用。清人戴震《声韵考》“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早已指出它们原本为独用,周祖谟先生 (1982) 认为《钜宋广韵》正可印证戴氏之说。
  ��第(2)项涉及《广韵》最后6个韵系的排次和同用例,今本《广韵》平、入声与上、去声不侔。据戴氏考证,上声应是琰忝同用、豏槛同用、俨范同用,去声艳�忝同用、陷鉴同用、酽梵同用,对应于平、入声,与《五音》的并韵一致。《钜宋广韵》缺去声,而上声正是如此。
  ��关于沃韵,《广韵》注为“烛同用”,《五音》总目录注“独用”,分卷目录则注为“烛通用”(总目录之“同用”分卷目录每作“通用”)。今视其相应的平、上、去声冬和钟等是同用,入声沃和烛却独用,于例不合,故当以分卷目录为正。其总目录中,排在沃韵后面的烛韵不注同用或独用,依例正是表示与前一韵同用,亦可证沃、烛应是同用。[2]
  ��如此,上述第4点当取消。还要指出,依戴氏所定,《广韵》独用 (不同用) 的韵,《五音》没有作同用的,更没有合并的。换言之,《五音》完全在《广韵》的同用范围内进行并韵[3]。
  ��《广韵》同用而《五音》合并的韵有 (未加注明的就是平赅四声):
  脂支之,皆佳 (去声:怪卦夬),真臻,山删,*仙先,*宵萧,庚二耕,庚三清,尤幽,覃谈,*盐添,咸衔,凡严
  ��除前加星号者为三、四等合并外,都是同等重韵的合并。据陆志韦先生 (1947) 的研究,这些三、四等韵在《切韵》的区别在于三等韵有 -i- 介音而四等韵没有,其元音则是一样的;从其他语音史资料看,四等韵从很早 (大约在盛唐与中唐之交) 就已开始产生 -i- 介音,实际上性质已同于三等,所以从中古后期音的角度说,这几韵也可以说是同等合并。《五音》与《广韵》在韵部分合上的全部不同之处都已在上面列出了。
  ��《广韵》同用而《五音》仍为同用的韵有(也是平赅四声):
  �� 冬钟,虞模,霁祭,灰咍,痕魂元,真谆,寒桓,歌戈,阳唐,庚(只有二等)清(含庚三),蒸登,尤侯
  ��这些不合并的韵,大都是要么等第不同,要么开合不同,即介音有别。有一处有点儿特别:《广韵》5个四等韵系,除青韵系作独用不必论外,先、萧、添3韵系在《五音》已与同用的三等韵合并了,而霁却不与祭合并。个中原由,尚待再探。
  ��赵先生推想:一,凡合并的韵,韵读一定无异,“开合等第”俱同。二,凡同用而不合并的韵,其间定有细微差别,但音近可通。三,凡独用的韵,韵与韵之间的距离就大些。(pp70-71)
  ��第一点除重纽尚需另议外,无庸置疑;第二点除了霁与祭的关系以及下面要谈及的元韵系还有待考察外,也大都没问题;但第三点就未必了。试看:东独用,不通冬钟;微独用,不通支脂之;江独用,不通阳唐;鱼独用,不通虞模;泰独用,不通队代;文、殷不仅各自独用,且不通真臻谆;青独用,不通清庚三;……这些不要说与宋、金时代,就是与中、晚唐的其他语音材料都相去甚远。就说东与冬吧,即使不同音,至少也该同用,何至于独用呢?
  ��跟《广韵》一比较就能明白:《五音》的独用例完全沿袭了《广韵》。《五音》的并韵及同用、独用,是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凡《广韵》同用而当时实际语音相同者合并;凡《广韵》同用而实际语音有别 (主要是介音不同) 者仍为同用;而凡《广韵》独用 (不同用) 者,一律仍作独用。换句话说,《五音》是在《广韵》同用例的范围内,按实际语音合并韵部;如果实际语音超出这个范围,如果在《广韵》不同用的韵之间,实际语音也相同的话,编者不仅不会并韵,甚至不会改动独用之例。
  ��现在来谈元韵系。照《切韵》它该属于臻摄,但韵图归山摄。宋代的语音资料基本上都是支持韵图的。《切韵》、《广韵》等置之于文、殷之后,魂、痕之前,《五音》则改放在痕、魂与寒、桓之间,这是一个与韵图相呼应的暗示。但《五音》的编者韩道昭仍然让它与痕、魂同用,而不是与山摄的韵同用。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实际语音元韵近于山摄,甚或同于山摄的某些韵,但韩氏在定同用例时却谨遵《广韵》。[4]
  ��受传统韵书的束缚,这就是《五音》与宋、金时代北方口语有距离的原因。诚然,如赵先生所说,当时“附在韵书上的官方压力已经消失”(p70),但读书人脑子里的传统观念却根深氐固[5],韩道昭也不能例外。把传统韵书中规定为同用的韵加以合并,本来就并没有违反传统。与《五音》差不多同时出现、可说是传统韵书直接继承者的“平水韵”就是不加分辨地完全依旧韵书的同用例合并的,合并得比《五音》彻底得多[6]。《五音》比“平水韵”可贵之处,就是不盲目地按旧韵书的同用例合并,而是有意识地在传统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一些实际语音的状况,即只合并同用例中实际语音已变得相同的韵,实际语音不同就仍其旧。
  ��离析庚韵二、三等,是《五音》对传统韵书最大的改动。这可能暗示当时梗摄二、三等的元音已经分化,也可能是按编纂原则 (凡同用者同等则合并,重纽三四等同在一韵) 不能不这样做。不过第一,这种处理与传统并不相悖,因为庚、清本就是同用的;第二,编者留了个心眼,不把这一点在目录中注出来。《切韵》系韵书除庚韵外,还有一个二三等同韵的韵部是麻韵。从早于《五音》的毛晃《增韵》(1162) 在微韵后的注看,其时麻韵二、三等也已经分化,而且其读音差距之大,必甚于庚二与庚三可能有的差距;可是《五音》并没有把麻韵一分为二。照笔者看,其中原因是:如果把麻韵二、三等分开,就得另立一韵,那就太不合传统了;相比之下,把庚韵二、三等分开却可以做得不显山不露水。从反映语音演变的角度说,《五音》对传统韵书改革的局限性,于此可见一斑。
  ��《五音》未合并的一些韵在当时实际语音中其实已经混同,沈建民先生 (1990) 已曾指出,如代韵“慨,苦盖切”,切下字在泰韵,可见代韵与泰韵已不别。宁忌浮先生 (1992:pp14-15) 举的例子更为全面。本文则从另一角度得出了与两位先生相同的结论。
  ��如上所说,《五音》并不反映一个实在的音系,而是一部分来自实际语音、多一半沿袭故纸堆,不能作为联系《切韵》与《中原音韵》的、在语音史上具有实在价值的音系。另一方面,它的并韵表现的只是宋初所定同用例与金代实际语音相重合的部分,拿来跟《切韵》以前诸韵书的分韵作比较,在语音史研究上未必有多大意义,也不大可能对《切韵》性质的探讨提供什么证据;此外,笔者也看不出它同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7]
  ��当然不是说《五音》不能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信息,只是说有它的局限性。反映南宋、金代的汉语语音状况,较全面的当数《切韵指掌图》和《四声等子》,凡《五音》合并了的,它们也都合并了,而东与冬钟合一、江共阳唐同图、微同支脂之无别、曾摄合梗摄相混、真殷及谆文不分、盐和凡严杂厕、元韵更是跟山摄三等仙韵融为一体,……这些表现了当时实际语音的现象,都是《五音》所没有的。如要构拟宋金时代的韵系来作汉语语音史上的一个点的话,拿这两部韵图来做基础应是比较合适的[8];自然,《五音》也可以作辅助的研究资料,尤其是其中韩氏受实际语音影响而审音失误之处,即宁忌浮先生(1992)所谓“第二音系”。不过,这样拟出来的韵系可能比较接近于《中原音韵》,也许不一定是个理想的从《切韵》到《中原音韵》的过渡音系,但无论如何,它会比较合乎这个时期语音史的真实状况;这也将会提醒人们:要找有更多一些《切韵》特点的“过渡音系”,还得上溯到更早一些才行。

  【附注】
  �[1] 宁忌浮先生 (1992:pp13-14) 认为《五音》的重纽现象是虚假的。这问题此处暂不讨论。
  �[2] 本文用明成化庚寅刊本。总目录之误,大约是“烛”讹为“独”,再夺去“同”字。宁忌浮先生 (1992) 亦用同一个刊本,而所用的底本总目录的沃韵下原亦作“独用”,但又被涂改为“与烛同用”(跟一般“×同用”之例相比多一“与”字)。
  [3] 董同龢先生 (1968:p191) 已经指出了这一点,不过他的着眼点与本文不同。
  �[4] 韩氏归摄时把元韵“戴”于臻摄,看宁忌浮先生 (1992:p7)。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元韵音读还跟臻摄有瓜葛,实在也是韩氏依违于传统与实际语音之间而更重于传统的体现。鲁国尧先生 (1986) 考得金人元好问近体诗中元韵独用,既不通魂痕又不通先仙,笔者认为是因为元韵依实际语音不能通魂痕、按传统又不准通先仙之故。元氏词韵元韵只通山摄,不通臻摄,是实际语音的反映;古体诗两通而以通山摄为多,鲁先生指出其通臻摄是受传统押韵习惯的影响。
  �[5] 明代《洪武正韵》受冷遇的命运可证传统观念比行政力量强大。又,步趋传统韵书的“平水韵”亦出现于金代,可见当时风气。
  �[6] 按照《礼部韵略》的同用例合并,应得108韵,而平水韵为106韵 (金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和张天锡《草书韵会》) 或107韵 (南宋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后者把去声径、山登 (证) 合并,前者连上声迥、等 (拯)亦合并 (平、入声则青、锡独用)。这种做法当有所本。王国维先生 (1921b) 认为106韵之分是金时功令,其说甚在理,惟尚未有确证。在对径、迥韵的处理上,《五音》比平水韵更严格遵守宋代官韵的传统。
  �[7] 至于《广韵》的同用、独用例是根据什么来定的,则是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只是那跟这里讨论的《五音》音系的性质没多大关系。
  �[8] 李新魁先生 (1988) 已经在这样做了。

买本书吧

大哥,真的很难找啊

求平水韵的一先韵部的韵字。

1、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名]、莲、怜、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
2、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钱、煎、然、延、筵、毡、旃、蝉、缠、廛、联、篇、偏、绵、全、镌。
3、穿、川、缘、鸢、旋、船、涎、鞭、专、圆、员、乾[乾坤]、虔、愆、权、拳、椽、传、焉、嫣、鞯、褰、搴、铅、舷、跹、鹃、筌。
4、痊、诠、悛、先、邅、禅、婵、躔、颛、燃、涟、琏、便、翩、骈、癫、阗、钿[霰韵同]、沿、蜒、胭、芊、鳊、胼、滇。
5、佃、畋、咽、湮、狷、蠲、蔫、骞、膻、扇、棉、拴、荃、籼、砖、挛、儇、璇、卷、扁[扁舟]、单[单于]、溅[溅溅]、犍。

扩展资料: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个韵部。
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修整韵书。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唐韵》(原书已佚失),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全书5卷,共195个韵部,,与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同,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个韵部。
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个韵部。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
直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其书今已散佚,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1223年,山西平水(平水为隶属于金朝河东南路绛州之乡级行政区)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个韵部。
元初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
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水韵


所有105个韵部!
他把《切韵》音系的性质这个重大问题同《五音》联系起来:《切韵》162个韵母,《五音》105个韵母,“说口语有162个韵母,似乎不可信。但是如果说口语有像《五音集韵》那样的105个韵母,就比较可信了。……还可以把《五音集韵》和《切韵》所参考的五家韵书做比较。把王三附注所说某家的分合和《五音集韵》的分合对比...

上平十一真是什么呀???格式有吗?类似于平平仄仄平这样的格式有吗...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5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平声上平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

《诗经》的别名有几个?还有来历。
《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诗经封面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

诗经 资料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

《诗经》和《楚辞》有什么不同点?
1、作者不同:《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大多是屈原)所作,有较为固定的作者,而《诗经》只有少量的篇目提及作者,但是不可信。2、内容不同:《楚辞》主要描述屈原,宋玉等人的政治主张,爱国思想,而且其中多楚地巫风之事或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而《诗经》是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3、表现手法...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

诗经·小雅·采薇的作者、全诗、赏析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全诗: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

诗词有哪些韵?
【词林正韵】是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分为风 、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