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看郭沫若的小说《歧路》全文。或可提供其所在之确切位置。谢谢!

1912年,20岁的郭沫若在父母的包办下不情愿地与比他大两岁的张琼华结了婚。当郭沫若发现新娘是个与他美好想象中有着天差地别的并不漂亮、会抽水烟的小脚村姑时,心中叫苦不迭,转身而去。婚礼的热闹并没有冲淡他内心的苦闷,这一晚,他竟没有进洞房,而是捧着一本《庄子》在厢房中熬过了花烛之夜。第二天“回门”,他又在《文选》中消磨时光。五天以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没有爱的婚姻,大胆地结束了这“结婚受难记”,去成都念书。
1897年春,4岁的郭沫若开始接受家塾教育,白天读经,晚上读诗。在唐诗中,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欢杜甫和韩愈。1900年庚子事变后,家塾教育逐渐有所革新,于四书五经及唐宋诗文外,还讲授新学课本和笔算数学。这时大哥郭开文在成都东文学堂读书,不断把《启蒙画报》、《经国美谈》、《新小说》、《浙江潮》等书刊寄到家塾来。这些书刊开阔了他的视野,培植了他的民主意识。大哥郭开文后来还给他灌输了一些“富国强兵”、“实业救国”的思想,并且动员他东渡日本去求学。
1906年春,郭沫若到嘉定府乐山县高等小学读书,《读经讲经》的课激发了他对旧学的喜爱,养成了他日后爱考证、好翻案的脾气。1907年秋,郭沫若升入嘉定府中学堂。这期间除读梁启超翻译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群学肄言》外,开始大量阅读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林译的英国作家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给予他很大启示,对他后来的文学倾向有重要影响。此外,阅读《史记》也给予他丰厚的思想营养和文学营养。
1910年2月,郭沫若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丙班读书。那时成都已弥漫着革命空气。1911年初,成都学生界发起国会请愿风潮,郭沫若被选为丙班代表参加了号召全市罢课的斗争,曾一度被学校开除。同年6月,四川“保路同志会”为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的政策,掀起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郭沫若目睹了保路同志军武装斗争的情景,受到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斗争精神的鼓舞,这场保路运动成为他民主主义意识萌发的契机。接着,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郭沫若分外欣喜,剪掉辫子。他以为大家都剪去辫子,“中国就可以一跃而为世界上天字第一号的头等强国了”,但辛亥革命很快失败了,他感到失望和痛苦:“中国哟!你究竟该到那儿去?”
1913年11月6日,郭沫若走出夔门到达天津。一路上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轮船、乘火车,饱览垒垒高山、漠漠平林、滚滚长江、滔滔黄河的风光,似乎不无新奇之感,但给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却是北国的萧条和凄凉。大概时令的交冬更助长了青年人的伤感吧,耳闻火车“呜——呜——”的鸣叫声,他觉得这是黑色巨龙“驮着满载的骷髅在铁轨上痛哭”,好象是一曲古代文化摇篮的葬歌。
同年12月28日晚,在昏暗的北京站月台上,郭沫若深情地望着为他送行的大哥黯然失色的脸,彼此相对无言。
列车沿着京奉铁路穿过山海关,郭沫若目睹盘绕万山的高峻城垒,想起明末经略使诸公坚守关隘的英雄气概,实在叹服古人志节和才力之伟大。而今“天下第一关”关门大开,帝国主义强盗随时都有可能闯进来,怎不叫人担忧和心寒?到了沈阳,郭沫若改搭安奉铁路的日本火车,一下子更好象跨入另一个国度,因为安奉铁路沿线广阔的土地早已“租借”给日本,一切全由人家摆布。车过丹东,向这不是国境的“国境”告别,真不知是什么滋味。这一走,是通向苦难的深渊,还是驰往幸福的彼岸呢?郭沫若陷入了沉思中……
郭沫若走了,这时他已经在东瀛。
在日本他曾写信给父母,希望解除与张琼华的婚姻,但遭到父母严厉的拒绝。于是只得一面写信恳求父母饶恕,一面函告张琼华希望她能理解他的心:“我们都是旧礼制的牺牲者,我丝毫不怨望你,请你也不要怨望我罢!可怜你只能在我家中作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
而此时的张琼华却被婚约的罗网却死死扣住,使她从入郭家的第一天起,就尝到了“无夫即无主”的苦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在无谓而无望的等待中消耗着青春、恪守着妇道,孝敬公婆、思念丈夫……整整26个春秋,张琼华没有和结发的夫君见过一面,她独守空闺,在无限的等待中忍受着漫长寂寞时光的煎熬。
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浪漫地写道,“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而张琼华一生也没有能跨过这道“浅浅的天河”,没有等到那个和她一起“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的人。
26年后的1939年3月,郭沫若回四川老家探亲。
这时的郭沫若已经不是26年前的郭沫若。他以先后和郭安娜和于立群结婚,并生有多名子女。郭沫若已经是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家乡人围着郭沫若,热情交谈、握手。唯独张琼华站在人群后面,默默地注视着根本就陌生的他,而郭沫若似乎也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当时,郭沫若的老父亲已86岁高龄,卧病在床,他老泪横流地向郭沫若诉说着多年来张琼华对郭家的贡献,扶上扶下,天天喂药喂饭,没有半句怨言。郭沫若顿时对张琼华肃然起敬。他虽然不爱她,但却觉得应该感谢和尊敬她,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向张琼华鞠躬致谢,骇得张琼华不知如何是好,多年来压在心头的苦闷与辛酸一扫而光。
张琼华满足了,更因为于立群————郭沫若的新婚妻子就站在身边。
临走,郭沫若给张琼华留下“书付琼华”四个字,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过乐山。
解放以后,张琼华生活无着落,从沙湾搬到乐山城里居住。最初以典当为生,卖衣服,卖箱柜,卖盘盘碗碗。后来没有什么东西可卖了,她就做叶儿粑卖。这是一种用糯米做的甜食,四川人很爱吃。忠厚本份的张琼华不会“偷工减料”,她做的叶儿把工精料足味道好,虽然卖得快,但却亏了本。只好又做小娃娃的小鞋儿小帽儿卖,但也赚不了什么钱。年纪老了,日子又过很艰难。亲戚看不下去,就对张琼华说:“给八爸(郭沫若)写封信,让他每月给你寄些生活费来吧。”说了几次张琼华都不同意。她怕给郭沫若添麻烦。生活实在无着了,她才把自己一月的开支反反复复算了又算,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限额,嘱咐亲戚说:“让他一月寄十五元来吧。”郭沫若收到亲戚的来信后,主动承担起了张琼华的供养责任。他每月给张琼华寄去人民币十五元,以后随着生活费用的提高,逐步增加到二十元、二十五元、三十元。 张琼华每次收到汇款后,都遵照郭沫若的要求寄去回笺。这,成了这一对名义上的老夫妻的唯一联系了……
张琼华有一个姨侄女在西安工作,写信请张琼华到她那里去玩一玩。于是,张琼华去西安住了两个月。她本打算回乐山的,但姨侄女劝她说:“你老人家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西安离北京不远,干脆再去北京耍玩玩。”张琼华想想也好,就独自踏上开往北京去的火车。这是1963年的事,离那次郭沫若回乐山又已过去了二十多年。郭沫若和她见了两次面,摆了摆家常,还专门蒸了一顿川肉款待张琼华。但两人的耳朵都不好,说起话来必须提高嗓门,就好像一对老夫妻在大声吵吵。张琼华游览了许多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等等。张琼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东张张,西望望,显得又惊异又兴奋。活了七十多岁,她总算是开了眼界,为此她深深感激着郭沫若。临走时,郭沫若的秘书王庭芳问她:“想在北京买点什么?”张琼华摆了摆手,说:“不买啥子。” 经王庭芳一再动员,张琼华才去商店里转了转,但也只扯了一截黑色灯芯绒布。她爱不释手地对王庭芳说:“这种料子好看,耐穿,我这辈子还没穿过。”王庭芳觉得太过意不去了,回来向郭沫若汇报后,郭沫若特地叫秘书买了暖水瓶、铝锅、衣料等生活用品送给了张琼华。
告别了京城的繁华,回到乐山以后,张琼华继续过着她尼姑似的生活,不喜杀生,极少吃肉,除早晨一顿是荷包蛋外,其余中晚两餐都是素菜素饭。身体好一点时就到街上走一走,或者坐在熟人的小摊子前,看着别人做生意,一坐就是大半天。年纪愈来愈老,不能上街转了,她就端把竹椅,静静地坐在院子门口往街上默默张望。想来她早已不得不习惯了一个人的孤寂,但有时望着望着眼里也会涌上些泪水……
郭沫若曾说过:“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1980年,这位对郭沫若忠贞不二的老人,在孤寂中默默地辞世了,享年90岁。这时离1978年郭沫若去世整整过去了两年。
她的一生,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真正的幸福。巴尔扎克曾经用沉痛而又惋惜的文字概括了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生:“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
也许这也是张琼华的一生写照。
从1912年郭沫若和张琼华结婚到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和郭安娜结婚,这4年的时间是郭沫若人生最艰难的“歧路”,给了远离家乡,刚刚步入社会的郭沫若重重的一击,在家乡的不幸婚姻、在日本的繁重学业和艰辛的生活令他精神恍惚,异常苦恼,甚至险些自杀——“……他把帽子脱了拿在手中,在脱叶树下羼走。一阵阵自北吹来的寒风打着他的左鬓,把他蓬蓬的乱发吹向东南,他的一双充着血的眼睛凝视着前面。但他所看的不是马路上的繁华,也不是一些砖红圣白的大厦。这些东西在他平常会看成一道血的洪流,增涨他的心痛的,今天却也没有呈现在他的眼底了。他直视着前面,只看见一片混茫茫的虚无。由这一片虚无透视过去,一只孤独的大船在血涛汹涌的黄海上飘荡……”——《漂流三部曲·歧路》
这期间,郭沫若没有任何文学作品。
“凤凰”还没有“涅盘”。
当时郭沫若24岁。
郭沫若是不幸的,而张琼华更是不幸。
郭沫若人生的第一部曲“歧路”就在这——“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你到底为什么存在?”的哀哭中开始和结束了。

谬幼稚 - 三级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您还可以输入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插入地图 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2 条
trt55yyy

回答者: 125.39.106.* 2009-12-14 20:45

1912年,20岁的郭沫若在父母的包办下不情愿地与比他大两岁的张琼华结了婚。当郭沫若发现新娘是个与他美好想象中有着天差地别的并不漂亮、会抽水烟的小脚村姑时,心中叫苦不迭,转身而去。婚礼的热闹并没有冲淡他内心的苦闷,这一晚,他竟没有进洞房,而是捧着一本《庄子》在厢房中熬过了花烛之夜。第二天“回门”,他又在《文选》中消磨时光。五天以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没有爱的婚姻,大胆地结束了这“结婚受难记”,去成都念书。
1897年春,4岁的郭沫若开始接受家塾教育,白天读经,晚上读诗。在唐诗中,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欢杜甫和韩愈。1900年庚子事变后,家塾教育逐渐有所革新,于四书五经及唐宋诗文外,还讲授新学课本和笔算数学。这时大哥郭开文在成都东文学堂读书,不断把《启蒙画报》、《经国美谈》、《新小说》、《浙江潮》等书刊寄到家塾来。这些书刊开阔了他的视野,培植了他的民主意识。大哥郭开文后来还给他灌输了一些“富国强兵”、“实业救国”的思想,并且动员他东渡日本去求学。
1906年春,郭沫若到嘉定府乐山县高等小学读书,《读经讲经》的课激发了他对旧学的喜爱,养成了他日后爱考证、好翻案的脾气。1907年秋,郭沫若升入嘉定府中学堂。这期间除读梁启超翻译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群学肄言》外,开始大量阅读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林译的英国作家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给予他很大启示,对他后来的文学倾向有重要影响。此外,阅读《史记》也给予他丰厚的思想营养和文学营养。
1910年2月,郭沫若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丙班读书。那时成都已弥漫着革命空气。1911年初,成都学生界发起国会请愿风潮,郭沫若被选为丙班代表参加了号召全市罢课的斗争,曾一度被学校开除。同年6月,四川“保路同志会”为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的政策,掀起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郭沫若目睹了保路同志军武装斗争的情景,受到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斗争精神的鼓舞,这场保路运动成为他民主主义意识萌发的契机。接着,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郭沫若分外欣喜,剪掉辫子。他以为大家都剪去辫子,“中国就可以一跃而为世界上天字第一号的头等强国了”,但辛亥革命很快失败了,他感到失望和痛苦:“中国哟!你究竟该到那儿去?”
1913年11月6日,郭沫若走出夔门到达天津。一路上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轮船、乘火车,饱览垒垒高山、漠漠平林、滚滚长江、滔滔黄河的风光,似乎不无新奇之感,但给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却是北国的萧条和凄凉。大概时令的交冬更助长了青年人的伤感吧,耳闻火车“呜——呜——”的鸣叫声,他觉得这是黑色巨龙“驮着满载的骷髅在铁轨上痛哭”,好象是一曲古代文化摇篮的葬歌。
同年12月28日晚,在昏暗的北京站月台上,郭沫若深情地望着为他送行的大哥黯然失色的脸,彼此相对无言。
列车沿着京奉铁路穿过山海关,郭沫若目睹盘绕万山的高峻城垒,想起明末经略使诸公坚守关隘的英雄气概,实在叹服古人志节和才力之伟大。而今“天下第一关”关门大开,帝国主义强盗随时都有可能闯进来,怎不叫人担忧和心寒?到了沈阳,郭沫若改搭安奉铁路的日本火车,一下子更好象跨入另一个国度,因为安奉铁路沿线广阔的土地早已“租借”给日本,一切全由人家摆布。车过丹东,向这不是国境的“国境”告别,真不知是什么滋味。这一走,是通向苦难的深渊,还是驰往幸福的彼岸呢?郭沫若陷入了沉思中……
郭沫若走了,这时他已经在东瀛。
在日本他曾写信给父母,希望解除与张琼华的婚姻,但遭到父母严厉的拒绝。于是只得一面写信恳求父母饶恕,一面函告张琼华希望她能理解他的心:“我们都是旧礼制的牺牲者,我丝毫不怨望你,请你也不要怨望我罢!可怜你只能在我家中作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
而此时的张琼华却被婚约的罗网却死死扣住,使她从入郭家的第一天起,就尝到了“无夫即无主”的苦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在无谓而无望的等待中消耗着青春、恪守着妇道,孝敬公婆、思念丈夫……整整26个春秋,张琼华没有和结发的夫君见过一面,她独守空闺,在无限的等待中忍受着漫长寂寞时光的煎熬。
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浪漫地写道,“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而张琼华一生也没有能跨过这道“浅浅的天河”,没有等到那个和她一起“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的人。
26年后的1939年3月,郭沫若回四川老家探亲。
这时的郭沫若已经不是26年前的郭沫若。他以先后和郭安娜和于立群结婚,并生有多名子女。郭沫若已经是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家乡人围着郭沫若,热情交谈、握手。唯独张琼华站在人群后面,默默地注视着根本就陌生的他,而郭沫若似乎也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当时,郭沫若的老父亲已86岁高龄,卧病在床,他老泪横流地向郭沫若诉说着多年来张琼华对郭家的贡献,扶上扶下,天天喂药喂饭,没有半句怨言。郭沫若顿时对张琼华肃然起敬。他虽然不爱她,但却觉得应该感谢和尊敬她,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向张琼华鞠躬致谢,骇得张琼华不知如何是好,多年来压在心头的苦闷与辛酸一扫而光。
张琼华满足了,更因为于立群————郭沫若的新婚妻子就站在身边。
临走,郭沫若给张琼华留下“书付琼华”四个字,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过乐山。
解放以后,张琼华生活无着落,从沙湾搬到乐山城里居住。最初以典当为生,卖衣服,卖箱柜,卖盘盘碗碗。后来没有什么东西可卖了,她就做叶儿粑卖。这是一种用糯米做的甜食,四川人很爱吃。忠厚本份的张琼华不会“偷工减料”,她做的叶儿把工精料足味道好,虽然卖得快,但却亏了本。只好又做小娃娃的小鞋儿小帽儿卖,但也赚不了什么钱。年纪老了,日子又过很艰难。亲戚看不下去,就对张琼华说:“给八爸(郭沫若)写封信,让他每月给你寄些生活费来吧。”说了几次张琼华都不同意。她怕给郭沫若添麻烦。生活实在无着了,她才把自己一月的开支反反复复算了又算,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限额,嘱咐亲戚说:“让他一月寄十五元来吧。”郭沫若收到亲戚的来信后,主动承担起了张琼华的供养责任。他每月给张琼华寄去人民币十五元,以后随着生活费用的提高,逐步增加到二十元、二十五元、三十元。 张琼华每次收到汇款后,都遵照郭沫若的要求寄去回笺。这,成了这一对名义上的老夫妻的唯一联系了……
张琼华有一个姨侄女在西安工作,写信请张琼华到她那里去玩一玩。于是,张琼华去西安住了两个月。她本打算回乐山的,但姨侄女劝她说:“你老人家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西安离北京不远,干脆再去北京耍玩玩。”张琼华想想也好,就独自踏上开往北京去的火车。这是1963年的事,离那次郭沫若回乐山又已过去了二十多年。郭沫若和她见了两次面,摆了摆家常,还专门蒸了一顿川肉款待张琼华。但两人的耳朵都不好,说起话来必须提高嗓门,就好像一对老夫妻在大声吵吵。张琼华游览了许多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等等。张琼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东张张,西望望,显得又惊异又兴奋。活了七十多岁,她总算是开了眼界,为此她深深感激着郭沫若。临走时,郭沫若的秘书王庭芳问她:“想在北京买点什么?”张琼华摆了摆手,说:“不买啥子。” 经王庭芳一再动员,张琼华才去商店里转了转,但也只扯了一截黑色灯芯绒布。她爱不释手地对王庭芳说:“这种料子好看,耐穿,我这辈子还没穿过。”王庭芳觉得太过意不去了,回来向郭沫若汇报后,郭沫若特地叫秘书买了暖水瓶、铝锅、衣料等生活用品送给了张琼华。
告别了京城的繁华,回到乐山以后,张琼华继续过着她尼姑似的生活,不喜杀生,极少吃肉,除早晨一顿是荷包蛋外,其余中晚两餐都是素菜素饭。身体好一点时就到街上走一走,或者坐在熟人的小摊子前,看着别人做生意,一坐就是大半天。年纪愈来愈老,不能上街转了,她就端把竹椅,静静地坐在院子门口往街上默默张望。想来她早已不得不习惯了一个人的孤寂,但有时望着望着眼里也会涌上些泪水……
郭沫若曾说过:“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1980年,这位对郭沫若忠贞不二的老人,在孤寂中默默地辞世了,享年90岁。这时离1978年郭沫若去世整整过去了两年。
她的一生,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真正的幸福。巴尔扎克曾经用沉痛而又惋惜的文字概括了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生:“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
也许这也是张琼华的一生写照。
从1912年郭沫若和张琼华结婚到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和郭安娜结婚,这4年的时间是郭沫若人生最艰难的“歧路”,给了远离家乡,刚刚步入社会的郭沫若重重的一击,在家乡的不幸婚姻、在日本的繁重学业和艰辛的生活令他精神恍惚,异常苦恼,甚至险些自杀——“……他把帽子脱了拿在手中,在脱叶树下羼走。一阵阵自北吹来的寒风打着他的左鬓,把他蓬蓬的乱发吹向东南,他的一双充着血的眼睛凝视着前面。但他所看的不是马路上的繁华,也不是一些砖红圣白的大厦。这些东西在他平常会看成一道血的洪流,增涨他的心痛的,今天却也没有呈现在他的眼底了。他直视着前面,只看见一片混茫茫的虚无。由这一片虚无透视过去,一只孤独的大船在血涛汹涌的黄海上飘荡……”——《漂流三部曲·歧路》
这期间,郭沫若没有任何文学作品。
“凤凰”还没有“涅盘”。
当时郭沫若24岁。
郭沫若是不幸的,而张琼华更是不幸。
郭沫若人生的第一部曲“歧路”就在这——“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

trt55yyy

郭沫若的父亲出生在哪儿

郭沫若的父亲,名朝沛,字膏如,是郭沫若祖父秀山公郭明达的第三子。公元1853年3月25日(农历正月十九日)出生于嘉定府乐山县沙湾镇下街(今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沫水街),1939年5月病故,享年86岁。

去过啊,好几次呢


盼看郭沫若的小说《歧路》全文。或可提供其所在之确切位置。谢谢!
从1912年郭沫若和张琼华结婚到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和郭安娜结婚,这4年的时间是郭沫若人生最艰难的“歧路”,给了远离家乡,刚刚步入社会的郭沫若重重的一击,在家乡的不幸婚姻、在日本的繁重学业和艰辛的生活令他精神恍惚,异常苦恼,甚至险些自杀——“……他把帽子脱了拿在手中,在脱叶树下羼走。一阵阵自北吹来的寒风...

回望是什么意思
回望(huí wànɡ)回顾,回头看。 《后汉书·边让传》:“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唐 杜牧《华清宫绝句》之一:“ 长安 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郭沫若《歧路》:“他们在船上怕还在从那圆圆的窗眼中回望我呢。”出处:南朝 梁简文帝《镜象》诗:“回望疑垂月,傍瞻譬璧...

郭沫若漂流三部曲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什么?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三个带有连续性的短篇,包括《歧路》、《炼狱》和《十字架》。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是三个带有连续性的短篇:第一部《歧路》写爱牟在日本留学,学的是医学,后来他感到医学无助于彻底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回国后弃医从文,在上海与友人创办文学杂志...

漂流三部曲基本内容
郭沫若的前期自叙传小说《漂流三部曲》堪称其代表作,它深刻描绘了主人公爱牟在留学归国后的人生转折中,与妻儿经历的复杂情感纠葛,引人共鸣。这部作品通过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和流畅的叙述,鲜明展示了创造社小说的风格特征,对于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开拓和创新价值。《漂流三部曲》的...

郭沫若为范曾题的诗全文
千秋眼一眨。何为临歧路,泪眼如杯斝。史成卿再回,儿大来相迓。莫用再踌躇,珍重香罗帕。感君慷慨意,纵身随大化。此诗辞意双美,浑成流转,无异一段史实之概括,允称佳构。就书法而言,郭老其时春秋方富,精力弥满,点划波磔,皆力透纸背,令人目骇心折。看着看着,范曾不禁拊掌称绝 ...

激流三部曲包括哪些作品?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

如何郭沫若的小说《漂流三部曲》啊?
现代最早的小说三部曲, 是郭沫若 (1892—1978) 在1929 年写成的短篇小说《漂流三部曲》.它包括《歧路》、《炼狱》和《十字架》3 个带有连续性的短篇.它以作者自己为主人公, 在坦率进行自我解剖的同时, 对旧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示强烈的愤怒, 提出了激愤的控诉.《歧路》写爱牟在日本...

如何评价郭沫若《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一部历史剧,它借古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揭露了国民党通知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压抑已久的渴望自由与反抗愿望。《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这篇独白,一是对光明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屈原有名诗歌
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郭沫若便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有意识地“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并说:“我是有意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