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家乡环境

1980年前农民的生活状况,对于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应该有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日用工业品匮乏;农业还是靠天吃饭,粮食实行定量供应,人们的生活还处于温饱状况。作为一个经历了那段岁月的过来人,我想把那个年代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作一个回顾,让今天的人们知道那个年代农民真实的生活情况,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家乡的人民当时的生活状况。
家乡的环境和农业生产情况。我的老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武汉市的一个郊县,现在属于武汉市远城区,与武汉市汉阳区中心地带约有40公里的路程。我的老家地处湖畔,被两个大小不一的湖泊以呈“U”字型半包围状。这里地势西高东低,西边是黄土冈,面积小,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0%,以种植棉花、红薯、瓜果等耐旱农作物为主;其他三边是有一定起伏的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因为靠近湖泊,水源充足,农作物基本能旱涝保收。我们村(当时称为大队)有6个小队,我们家处在第6小队,有22户人家,130多口人,有120来亩地。当时农作物的种植是按照一年三熟制即一季小麦或油菜、两季水稻来安排的。由于我的家乡地理环境较好,土地也比较肥沃,农民的生活基本有保障。即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处于大饥荒的时期,我的家乡也同样处于严重缺粮状态,但由于湖里有莲藕,水里有水草,田间地头有野菜,乡亲们度过了艰难的冬季和春季之后,到夏季小麦成熟、秋季红薯和水稻收获时节,乡亲们的生活可以达到半温饱状况。据村里老人回忆,当时除了年岁大的老人和小孩由于体弱多病加之营养不良没有挺过那场饥荒外,我们家乡还没有真正饿死的农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虽然还处于“文革”年代,但是政府对农业生产还是抓的很紧,公社的干部们被下派到生产队“蹬点” ,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当时农民们的生产劳动很繁重,在冬季农闲时农民们还要组织起来挖水渠、修堤坝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为我们生产队只有四十多个劳动力,在春耕和夏收时节村里的初中和高中学生都要当作壮劳力来使用,特别是每年7月份的水稻收割、插秧的“双抢”时节,基本上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男人们忙着收割、耕地、扯秧、谷物脱粒等农活;女人们的负担很重,仅仅插秧这种农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插秧,腰肌劳损很严重,待秧苗全部栽种好,一双手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浸泡,皮肤也快要溃烂了;老人们则除了保证一家老小的吃喝外,每天还要烧开水几次送到田间供家人饮用。学生们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7岁左右的小学生帮生产队放牛,因为需要耕种的水稻田较多,为了保证耕牛吃饱喝足,放牛娃每天早晨4点左右就要起床放牧,6点半钟再把耕牛送到耕种的田间;10来岁的学生则帮着大人收割水稻、插秧;12岁以上的初高中生就是壮劳力了,干的是挑稻谷、挑秧等重活。
农民们除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外,在冬季农闲时候,有的年度公社组织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种劳动大多数属于生产队的义务劳动,公社组织者不负责解决劳动报酬,参加者在生产队记工分参与年终分配,1980年代这种劳动有一定的现金补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是建水渠、修水库、筑大堤,公社以大队为单位分配任务,大队就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生产队身上,这时候基本是每家都要派人去参加劳动。因为是野外作业,社员们白天在工地劳动,晚上就住在工地附近的帐篷里,劳动强度大,且远离家乡,生活非常难苦。但正是有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贡献,当时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高产水平,直到现在这些水利生产设施在农村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时农民的劳动采取记工分的形式进行计量,按照工分进行分配。每日工分的计算方法:农闲时节,一个30-40岁的男劳动力记1个工分,妇女记0.8个工分,学生按照年龄大小及劳动强度分别记0.3-0.7个工分;农忙时节(4月、6月、7月), 男劳动力记1.8个工分,妇女记1.5个工分,学生记0.6-1.3个工分。全年算下来,男劳力大概可挣420个工分,妇女挣320个工分,学生挣60-120个工分。
农民的收入情况。当时农村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生产队基本没有副业和加工业,因此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卖粮食作物获得的。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基本做法是:对农村的余粮户,在留足口粮、种籽、饲料和缴纳农业税后,政府统购农村绝大部分余粮;对城镇居民和缺粮农民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后,严禁私营粮商自由经营粮食,并对粮食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由政府定价。我在网上查到了青岛市当年的粮价,1978年几种主要粮食的收购价格为:议购价每斤小麦0.27元,大米0.34元,大豆0.40元,高粱0.18元,谷子0.19元,玉米0.19元,瓜干0.15元。其他农产品的统购价格,大豆每100斤20.00元、黑豆19.20元、茶豆18.70元、豆油90.00元;一等棉籽每100斤8.50元,二等棉籽为8.00元,三等棉籽为6.00元;芝麻为50.00元、原棉油为60.00元、芝麻油为100.00元、卫生油为69.00元。议销价每市斤标准粉0.35元,玉米面0.22元,玉米0.21元,大米0.35元,小米0.28元,瓜干0.17元,大豆面0.46元,大豆0.42元,高粱米0.27元,高粱0.20元。这个价格与武汉市当年的粮食收购价和议销价差不多。由于统购粮食价格过低,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分红也很少,不少人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入不敷出,还欠下生产队的一笔钱,即超支款。按照当时不同年度的农业收成情况,我的家乡农民的一个工分在0.3-0.5元左右,平均下来一个工分以0.4元计算,一个男劳动力年收入为170元,妇女为130元,学生为40元左右。
农村的生活状况。农民们都有自己的住房,且大部分是三间的土坯平房,只有大约10%的少数人家是祖辈传下来的青砖瓦房,面积基本在100平米以内。当时我们家乡已通电,不过只有每年的除夕夜和春节头三天电力有保障,平时农村白天基本没电,一般是每天凌晨三点左右才有电,因此农村需要用电的农机具这时候才能运转,如打谷、碾米、抽水等,这时候有少数农民是最忙碌的了。
农民们吃的都是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主粮以大米为主,劳动力多的人家分配的粮食较多,一年四季都是吃白米;人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平时在大米中要掺和红薯煮熟后一起吃,春末夏初时候吃用小麦做的面疙瘩,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有吃野菜团子的;由于每家都有自留地,农民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吃,农民们都很勤快,秋末在湖里挖的莲藕一般可吃到春天到来之际;此外,每家都有家畜养殖业,一般以养鸡、养鸭、养猪为主,所养的数量以家庭粮食状况而定, 鸡蛋和鸭蛋是换取日常生活所需的油盐酱醋钱的来源, 只有个别条件好的家庭在冬天杀一头猪过年,或者有子女结婚的人家养猪就是为了办酒席所用,绝大多数人家养猪主要是卖给国家换钱,这也是家庭挣现钱的主要合法方式。食用油有菜籽油、棉籽油,必须凭油票购买,每人每月二两油票。
农民们穿衣比较简单,当时衣服是棉布织成的,不耐磨,后裆和胳膊等部位很容易磨破,所以穿有补丁衣服的人比比皆是,农民干农活时一般穿破旧的衣服。买衣服要布票,一年的布票每人大概可以做一套服装。农民们的现金收入少,很少有人每年都能置新衣的,家庭条件好的人家穿戴要好一些,条件差的穿得就破破烂烂了,特别是子女多的人家,当时有个说法,“新老大,旧老二,破破烂烂是老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是当年人们穿衣的真实写照。我读高一的那一年,我家隔壁一位叔叔从武汉买了一条的确良草绿色长裤,因长裤短了一点到我家动员我奶奶帮我买下,用了11元钱买下来,我穿在身上很有些不安,因为我们家是缺粮户,买衣服的钱是我父亲从武汉邮寄回家的,占了我家当月买粮食的一半资金。
日用工业品因为价格昂贵且要凭票购买,农民们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当时的日用工业品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称为“三转一响”,许多条件好的家庭在儿子娶媳妇时倾尽多年的积蓄也难以购置齐全,条件差的根本就不用想了。我有一位叔叔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小学当民办老师,他们家三口人,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是生产队长,挣的工分在全队是最高的,他们家一年可挣1200个工分,每年可以分两千斤以上的谷物,每年有200元左右的年终分红,每年还养三头肥猪,这样的家庭在我们村算是殷实人家了,就是这样的家庭置办齐全“三转一响”也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当年这位叔叔托我在黄石大冶钢厂当生产车间主任的伯伯买了一块“上海”牌21钻全钢手表,花了120元人民币,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民全年的收入了。
再谈谈农村的出行情况。我们老家修建了一条铺设石头的简易乡村公路,是村民们自己修建的,公路直通汉沙公路,也就是现在的318国道。农民们出行基本靠步行,赶集如此,到公社供销社买化肥、交公粮都是靠人力肩挑背驮走3公里路程,劳动强度很大。1975年每个生产队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基本解决了农村日常买卖的运输问题。汉沙公路是一条武汉到沙市(现在的荆州)、宜昌的双车道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很多地方坑坑洼洼,当时的车辆虽然很少,但车速只能在每小时40公里以内。1982年我参加工作,有一次与省经委的两名干部出差到宜昌,我们早上8点坐长途公交汽车从武汉出发,11点半到潜江吃了中餐,前后约用了40分钟的时间,到达宜昌的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钟了,可见当年的出行是多么的不容易。
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当时大队有一个医疗点,医疗点有日常的医药品,并配有一到两个“赤脚”医生,农民们一般的小病如伤风感冒、手脚破皮出血、肚子疼痛等病症不用出村都能医治,但大一些的病症要到公社卫生院或县医院治疗,医药费个人自理。我的家乡湖泊没有血吸虫,但也有一些农民在外地劳动染上了血吸虫病,当时国家对农民的血吸虫病很重视,派出医疗专家给予免费治疗。197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当农忙结束后,大队把患有血吸虫病的四五十个农民集中起来,利用小学教室和借了村民的几间闲置的房屋,县里和公社派来了医生,大概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治愈了农民的血吸虫病。
精神文化生活情况。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很枯燥乏味,大队一年大概有三、四场露天电影,电影要么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个样板戏,要么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老影片。在1975年左右有《闪闪的红星》、《海霞》、《青松岭》等电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当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队的高音广播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节目中有电影录音剪集,有时也有广播剧,就是将一个文学作品由男女播音员对白,再配上音乐及解说,这也是农民在生产劳动时的一种娱乐方式。
干部的特权问题。总的来说当时的干部很清廉,经济案件和腐败行为很少,现在分析起来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政治高压,当时的运动很多,到了运动的时候,如果有人揭发某人有经济问题和腐败行为,处罚起来是很严厉的,如果受到党纪国法处理,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就基本结束了,今后很少有翻身的机会,所以干部一般是不敢以身试法的;二是当时的经济活动基本是公事公办,物价水平国家统一规定,没有如今拿回扣、中饱私瓤的操作空间;三是当时大家都很贫穷,也没有行贿的本钱。干部虽然很清廉,但特权还是有的,干部们利用特权为自己谋点私利,除非上级有人想整治你,一般的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当时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学招生不用考试,由地方推荐农家子女上大学,这些上大学的名额基本上由各级干部子女独占了。另外,当时经常有一些下乡知青的回城招工名额,也有一些干部将自己的子女顶替了招工指标。当时我们村有一位干部在邻乡当副乡长,他的两个女儿就是顶替别人的名额分别进入武汉和黄石当上工人的。

三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作文九百字

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变化真大呀!瞧,一条又长又宽阔平坦的马路,没有一丝灰尘,旁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我们生活在绿色的世界里。


不光绿色保护的很好,而且可科技也非常发达。又电子鞋、电子床、机器人、万能橡皮……把垃圾废物再次利用后变成非常实用的工具,家里都用机器人干家务……,在这里一切都是哪么井井有条、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


看到如此美丽的家园,让我回想到三十年前的这里:这里曾经也是高楼林立、马路宽阔,但是人们对环境的
保护一点也不重视,就说我们家门口的草地吧,人们天天路过时都会说:“草怎么变得越来越稀少呢?”原来由于我们这交通拥堵太过严重,车辆尾气排放的废气把
草坪都熏坏了,人们还在车窗口乱扔垃圾把草地污染了,造成这块草地很快就枯萎了并且露出了土地……;像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造成我们的城市环境非常不好,
尤其是生病小孩特别的多!但现在人们重视了保护环境,这里有恢复了青草依依的样子。


最后我倡导大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把保护环境进行到底!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经19岁了。 

想起十年前的情景:我的家乡是那样的脏,到处是“白色垃圾”,已经干涸的河里被别人当作垃圾场,废电池、塑料袋、农药瓶……都被扔到里面。 

九岁那年,我上网浏览了许多图片:有好多濒临灭绝的鸟类的尸体,有好多小鱼的尸体漂浮在海面上,有海归趴在沙滩上,看样子好像在求救……看到这些,我就下决心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现在,我的家乡有了很大的变化,我的家乡再也不像以前到处是垃圾,小河里也都是清清的河水,这些倒是因为科技的变化,村民还对钱买了一名环保机器人,只要把垃圾放到它肚子里,这些垃圾就会变为环保袋,这样就不会污染环境了。 

现在的网上再也没有那些动物的图片了,也没有了被乱砍滥伐的树木了,网上都是优美的环境。 

这些都是人们保护环境的成果,所以我们更应该爱护环境,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


十年后的家乡三年级作文二:十年后的家乡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我现在在外地生活得很好,但是非常想家。

今天我终于回家了。到了家乡,十年间的变化使我大吃一惊。

路边矗立着的高楼大厦,每一座足有三十层;十字路口的立交桥宏伟壮观;到处都是绿色的草坪和树木;街头花园和美丽的雕塑随处可见;天变得更蓝了,马路变得更宽阔更干净了。

我来到了和平小学。小时侯的教学楼已经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栋十层的综合大楼,旁边还有一个体育馆。绿树成荫,花香鸟鸣,同学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

十年后的家乡变得更美丽了。


三十年前的家乡环境
由于我的家乡地理环境较好,土地也比较肥沃,农民的生活基本有保障。即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处于大饥荒的时期,我的家乡也同样处于严重缺粮状态,但由于湖里有莲藕,水里有水草,田间地头有野菜,乡亲们度过了艰难的冬季和春季之后,到夏季小麦成熟、秋季红薯和水稻收获时节,乡亲们的生活可以达到半温饱状况。据村里老人回忆...

30年前长沙人的生活
30年以来居民储蓄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全部储蓄余额仅为1.14亿元,人均储蓄25元,2007年储蓄余额达1177亿元,人均储蓄18118元,作为居民实际拥有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储蓄的大幅增加体现出人民正大步走上富足之路。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57.07平方米,比...

关于我的家乡一片汤峪的作文三年级
汤峪,我的家乡 三十年前的家乡,称得上穷巷僻壤、穷山恶水。乡亲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寒暑不分,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填不饱肚子,尤其到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间,还得吃国家救济的红薯片,还得拄着讨饭棍远走他乡,沿街乞讨。饥饿,贫困,艰苦,...

家乡的变化作文中鹤新城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先从路说起吧:三十年前,妈妈才六岁据妈妈所说:三十年前的路都是泥巴,坑坑洼洼。晴天时就很难走,一到雨天那就别提了,一下完雨你想出去,穿着 鞋...

求一篇关于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的作文(小学阶段的,字数600+)_百度知 ...
②时间如飞箭,转眼间,我们的祖国、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听爷爷奶奶说,三十年前,人们还穿着布料粗糙的衣服,吃着既没有选择又难吃的供应粮。那时候,没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都烙印着巨变的痕迹。30年前的农村,拖拉机的引入曾引发惊叹,如今机械化已成为常态,农民的生活方式已从传统农耕转向现代化。城市里,轿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大街小巷满是名牌汽车,象征着生活水平的飞跃。住房条件的...

三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作文九百字
看到如此美丽的家园,让我回想到三十年前的这里:这里曾经也是高楼林立、马路宽阔,但是人们对环境的 保护一点也不重视,就说我们家门口的草地吧,人们天天路过时都会说:“草怎么变得越来越稀少呢?”原来由于我们这交通拥堵太过严重,车辆尾气排放的废气把 草坪都熏坏了,人们还在车窗口乱扔垃圾把草地...

盘锦以前的面貌我需要写作文
盘锦以前的面貌我需要写作文1. 盘锦家乡的变化作文三十年变化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

有关于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的作文
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依次类推,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

40年前的地球和现在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还不到四十岁,就说说三十年前吧。这地球有点太大,还是挑个局部说吧。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三十年前我六七岁,那时候生活在农村,河里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拿个罐头瓶放点饭粒就能钓到很多小鱼,草丛里都是蛤蟆,满天飞的蜻蜓和蝴蝶,夜晚坐在院子里数星星,听着姥姥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那时候东北的冬天是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