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有什么特征?

羚羊的外形特征
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
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
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
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
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
角尖尖锐、光滑,其余部分具有10多个横棱,数目与年龄相关,横棱之间有浅而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
雌兽的角稍细。
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
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
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
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之称。
中文学名斑羚门脊索动物门 拉丁学名Naemorhedusgoral纲 哺乳纲 别称青羊、山羊、野山羊、岩羊、青山羊目 偶蹄目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科 牛科 二名法Goral亚科羊亚科界动物界属斑羚属学名:Pantholopshodgsoni
属牛科、藏羚属,别名长角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
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
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
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
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它栖息在海拔4000~5300米的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
那几乎尽是些“不毛之地”,湖泊虽多,绝大部分却是咸水湖,稀疏的植被中仅有的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食粮。
它生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迁移现象。
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0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大群。
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
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仔,每胎1仔。
中文学名藏羚羊纲哺乳纲拉丁学名Pantholopshodgsoni亚纲真兽亚纲别称藏羚、长角羊目偶蹄目分布区域西藏、青海和新疆,西至中印度境内科牛科二名法TibetanAntelope亚科羚羊亚科界动物界属藏羚属门脊索动物门种藏羚羊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又叫滩原羚、滩黄羊等,体形比黄羊稍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体重约15千克。
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
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色,并略带储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臀斑为白色。
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
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动物,分布于青海、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等地。
它一般栖息在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
有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集群活动,冬季成群向南迁移,到植被较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方,夏季复又北返。
性喜群居,行动迅速而敏捷,疾驰如飞。
虽然嗅觉较差,但视觉和听觉却很发达,所以十分机警,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饮水,也能逃避敌害。
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为食,冬季则啃食干草茎和枯叶,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
中文学名普氏原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Procapraprzewalskii纲哺乳纲别称滩黄羊、滩原羚、对角羚目偶蹄目命名时间Buchner,1891科牛科英文名称Przewalski'sGazelle亚科羚羊亚科英文名称GazelleDePrzewalski属原羚属界动物界  为中型牛科动物。
体重约100~120千克,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95厘米,尾长9~11厘米。
头部似羊也似牛但头面部略短,耳宽大;颈背具长角,角微向后曲、圆形,角基部具有轮状横纹,角尖光滑而尖锐,雄兽角较大身体大部棕黑,背脊有黑色条纹。
体毛较粗硬,毛色较深,以黑为主,杂有灰褐色毛。
四肢长,略带红棕色从头部形状可与近缘种相分开。
足蹄短钝结实。
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雄性有角,角先向后弯,再向上弯。
属中型牛科动物。
雄性黑斑羚有像小竖琴一样的角中文学名高角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Aepycerosmelampus纲哺乳纲别称黑斑羚、飞羚目偶蹄目天敌非洲豺、蟒、猎豹、狮科牛科食性主要是灌木树叶亚科高角羚亚科界动物界属高角羚属狷羚头体长160~215厘米;尾长30~70厘米;体重116~218千克。
雄性较大。
雄性狷羚为深褐色,雌性则为黄褐色。
雄性及雌性狷羚的角的形状也是先向外曲,再向前,并且向后尖角的长度可达70厘米,中文学名狷羚亚纲真兽亚纲拉丁学名Alcelaphusbuselaphus目偶蹄目英文名RedHartebeest亚目反刍亚目界动物界科牛科门脊索动物门亚科狷羚亚科亚门脊椎动物亚门族狷羚属纲哺乳纲种狷羚白纹牛羚头体长140~160厘米;尾长30~45厘米;肩高73~94厘米;重量55~80千克。
雄性较大。
白纹牛羚体色为巧克力褐色,下腹部为白色,前额到鼻间有一道白色条纹。
白纹牛羚的尾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色斑白纹牛羚的角形似竖琴,呈环绕状,可达50厘米以上中文名白纹牛羚纲哺乳纲英文名Bontebok目偶蹄目学名Damaliscuspygargus科牛科分布南非、莱索托亚科狷羚亚科界动物界属转角牛羚属门脊索动物门种白纹牛羚转角牛羚头体长150~205厘米;肩高100~130厘米;尾长40~60厘米;重量75~160千克。
转角牛羚的毛皮一般都是锈红色,黑色的脚部及胸部,并在前额至鼻尖有一黑带。
角呈竖琴形,并且明显是环状角雄性及雌性的角都长达70厘米,中文学名转角牛羚纲哺乳纲拉丁学名Damaliscuslunatus目偶蹄目分布区域非洲东部和南部科牛科又名塔比羚羊亚科狷羚亚科界动物界属转角牛羚属门脊索动物门种转角牛羚眼大似瞪羚,常被误认为瞪羚,但体形较大,肩高120厘米,体重40千克。
身上有一道黑条,常被误认为黑斑羚(即高角羚)。
体型纤瘦,跑得很快。
除了身体侧部的黑斑外,其余的地方都是白色的。
天生善跑跳,时速可达94公里,仅次叉角羚和猎豹。
可以说是跳栏冠军,最高可跳3.5米,最远可跳10米。
它们就是利用这方式来应付它们的头号天敌——猎豹,以跳跃闪避猎豹的攻击或扰乱其视线中文学名跳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文名Antidorcasmarsupialis亚门脊椎动物亚门英文名Springbok纲哺乳纲俗名南非小羚羊目偶蹄目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immermann,1780科牛科分布非洲南部属跳羚属界动物界

羚羊有什么特点?

羚羊(chiru),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 雌性藏羚羊没有角。 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约75厘米(30英寸)、体重约25-30公斤(55-66磅)。 雄性身高约80-85厘米(32-33英寸)、体重约35-40公斤(77-88磅)。

  形 态: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
  特殊性:每个鼻孔内还有1个小囊,其作用是为了帮助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进行呼吸。
  毛 色:雄羊头、颈、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浅,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
  角 长:成年雄性角长笔直,角尖微内弯,50—60厘米(雌性无角)
  寿 命:一般不超过8岁

生活习性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 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 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 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 乌兰乌拉湖、 卓乃湖、 可可西里湖, 太阳湖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子,然后母羚又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
  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觅食,善奔跑。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分布范围
藏羚羊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的栖息地海拔3,250-5,500米(10,662-18,045英尺),更适应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零度,生长季节短。

  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羚羊双腿纤细,体形似鹿,善于奔跑。从蒙古向西到非洲北部,大西洋沿岸以及整个非洲东部和中部赤道地区都有羚羊的分布。栖息在开阔的平原和半沙漠地区,对于没有爪子和尖牙作为自卫手段的羚羊来说,这种几乎没有提供任何防护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安全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因此,羚羊必须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嗅觉、超常的速度和群居生活来使自己摆脱危险。它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总是数百只结成一大群,依靠群体的力量一边寻找食物,一边不断地警惕着四周的动静,时刻提防着远处的豹、狮子等肉食动物。
羚羊角
和每年换角的鹿不一样,牛和羚羊一辈子都不换角。由于种类不同,角的形状、大小各异。在大多数种类中,雄羚羊为了确立其统治地位,常常用角来和对手争斗。


羚羊有什么特征?
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之称。藏羚羊是羚羊的一种,它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至60千克...

羚羊的特点和特性?
2. 形态特征:羚羊四肢匀称强健,尾巴短小尖锐。全身被毛丰厚且绒密,毛发直立。3. 生理特性:羚羊的每个鼻孔内有一个小囊,有助于在高原缺氧环境中呼吸。4. 毛色与性别差异:雄性羚羊头颈上部呈淡棕褐色,腹部白色,面部和四肢有黑色斑点;雌性羚羊整体呈黄褐色,腹部也是白色。5. 角的长度与性别:成...

藏羚羊与一般羚羊的区别
一、外观不同 1、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2、一般羚羊: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

羚羊有什么特点?
藏羚羊的四肢匀称强健,尾巴短小而尖端尖锐。它们的身体被覆盖着厚厚的毛发,非常密集,毛发直立。藏羚羊的每个鼻孔内都有一个辅助呼吸的小囊,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更好地呼吸。就毛色而言,成年雄性藏羚羊的头部、颈部和上部呈现淡棕褐色,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腹部为白色,额面和四条腿...

羚羊角原生动物
羚羊,一种陆栖的中等体型动物,属于兽类。雄性羚羊的身长可达100~140厘米,肩高约70~83厘米,体重37~60公斤;雌性稍小,身长63~74厘米,体重29~37公斤。它们头大,鼻子显著膨胀,因此有“高鼻羚羊”的美誉,鼻孔宽大且灵活可动。面部特征包括大眼睛、短耳和皱褶状鼻上皮,额前部分隆起,皮毛颜色...

羚羊有什么特征?
羚羊的外形特征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角尖尖锐、...

是真的有云羚羊这种动物吗?
云羚羊数量稀少,被认为是濒危珍稀保护动物。云羚羊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云羚羊也属于羚羊的一种。形态特征 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

鹿和羚羊有什么不同
鹿和羚羊的主要区别如下:科属不同:鹿属于鹿科动物。羚羊则属于牛科动物。犄角特征:鹿的犄角明显分叉,所有犄角分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鹿科动物。羚羊的犄角不分叉,无论卷曲成什么样,都是单一形态。综上所述,鹿和羚羊在科属分类和犄角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最大的羚羊是什么羊?体重可达1吨体长3米非洲巨羚
非洲大羚羊的外貌特征与牛相似,除了头部,身体其他部位都类似。它们的喉咙下方有松弛的喉带,肩胛骨高高突起,显得十分魁梧。体色大多为黄褐色,头顶有黑色鬃毛,角上分布着螺旋状纹路。非洲大羚羊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部,以灌木、种子和多汁果实为食,偶尔也会挖掘地下的植物根茎。如果靠近水源,它们会频繁...

藏羚羊和羚羊的区别
1. 体型特征的差异:根据搜狐新闻网的报道,藏羚羊的体形相较于黄羊更为粗壮,体型较为肥大。藏羚羊的体长通常在117至146厘米之间,尾长约为15至20厘米,肩高在75至91厘米之间,体重大约在45至60千克范围内。而羚羊的体长介于110至131厘米,肩高大约为71厘米,体重在41至51千克之间,大小与山羊相近。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