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欲供?

佛学大词典 对“五欲”解释如下:

【五欲】 梵语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ru^pa -ka^ma ),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二)声欲(梵s/abda -ka^ma ),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三)香欲(梵gandha-ka^ma ),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四)味欲(梵rasa -ka^ma ),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五)触欲(梵spras!t!avya -ka^ma ),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
三藏法数 对“五欲”解释如下:

【五欲】 [出天台四教仪] 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须欲之心。故言五欲。常能牵人入诸魔境故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一色欲谓男女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种种妙色。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色欲。二声欲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声欲。三香欲谓男女身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香欲。四味欲谓种种饮食肴饍等美味。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味欲。五触欲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是名触欲。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五欲”解释如下: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五欲”解释如下: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为污真理者,故名尘。止观四曰:‘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论十七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欲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囗@又]一财欲,二色欲,三饮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五欲”解释如下:

【五欲】

(梵pan~ca ka^ma^h!,巴pan~ca ka^ma^,藏h!dod-pa ln%a)

指染着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五种情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佛遗教经》云(大正12·1111a)∶‘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1)色欲(ru^pa-ka^ma)∶指爱着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

(2)声欲(s/abda-ka^ma)∶指爱着于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铃佩等声。

(3)香欲(gandha-ka^ma)∶指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

(4)味欲(rasa-ka^ma)∶指爱着于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

(5)触欲(spras!t!avya-ka^ma)∶指爱着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此五欲能破种种佛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喻之。又,《大智度论》卷十七云(大正25·181a)∶
‘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999a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摩诃止观》卷四(下)立呵五欲一项为止观二十五方便之一。另《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别称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为五欲。

〔参考资料〕 《中阿含经》卷三十八;《杂阿含经》卷八;《增一阿含经》卷七、卷二十五;《摩诃僧只律》卷十;《集异门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三。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五欲”解释如下:

【五欲】 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味觉;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2.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色、声、香、味、触;总集为五欲。供这些可供享受的,可以被称为五欲供。
五欲供:

内五欲:

观五欲天女皆颜貌秀丽婀娜,具色艳声妙香馥唇舌甘而触软,此为内五欲供。

外五欲:

五欲天女彼等皆持五欲供品(外五欲供)而献:

① 色

殊胜宝王碧琉璃 青等显色及形色

行相三色金刚女 奉献上师诸圣目

显色:美妙之色,赏心悦目,色彩鲜明以供

行色:殊妙,山河大地一切行色妙胜者为供

碧琉璃,摩尼宝等,显形色俱佳

供时观想,色金刚母白色,双手持能照三千大千一切色之红色双面镜,放出无数,于诸佛目中围而献色供

② 声

执非执受等类声 离言说界心音韵

行相三声金刚女 奉献上师本尊耳

供时观想声金刚母,黄色,双手拨弄琵琶,所出妙音能满三千世界,化身无数而供

离言说界心音韵谓说无自性之声韵

③香

冰片沈水香多种 善巧和合众香气

行相三香金刚女 奉献上师本尊鼻

供时观想香金刚母红色,手持能遍三千世界之法螺盈满妙香,化身无数而供

有谓五妙香者:旃檀,沉香,丁子香,郁金香,龙脑香

④ 味

和悦身心甘露食 甜酸浓淡众妙味

行相三味金刚女 奉献上师本尊舌

供时观想味金刚母绿色,手持宝器盈满各种百味甘露妙食,能遍三千世界,化身无数而供,所谓百味者,以味根本六味:甘酸苦辛咸涩,各各和合为36种,再以舌识受用时,于根有益36,食甫消化,于身无害36,消化时,于身有益36,是故共108种,简称百味也。

⑤ 触

略触于体大乐生 如意衣等诸触品

行相三触金刚女 奉献上师本尊身

以受随触生,故乐受亦随乐触也,供时观想触金刚母杂色,持胜妙衣,化身无数而供,所谓妙衣者,谓触著能使安乐,具轻,柔,薄如蝉翼,叠之于甲,放之须弥。

五欲供为明镜、琵琶、涤香、水果。天衣五件物品,寓意只要戒除五欲,即可进入西方乐土。

藏传佛教的五欲供是指什么

五欲供又叫五妙欲、妙五欲,是指分别以铜镜、琴、海螺中的香水、水果和绫罗为代表物,放于神祗的莲花座或宝座下,来供养神佛。在藏传佛教中,这五个代表物分别代表不同的深刻含义。
五欲供与五佛有关,是五蕴和五官的感官器官。大日如来代表“色”(识),即视觉,镜子是其象征物;宝生如来代表“声”,即听觉,象征物为琴或铙钹;阿弥陀佛代表代表“香”,即味觉,象征物为琴或盈满香料的海螺;不空成就如来代表“味”,即味觉,象征物为水果;不动如来代表“触”(或“色”),即触觉,象征物为丝绸。
在传统上,它们被放在神祗的莲花座或宝座下,与供碗组合在一起。但它们也可画成单独的象征物或是云生天神的手持器物。
五欲供或其他成组的吉祥符号也可画在许多仪式中象征性使用的长方形“扎嘎里”(绘有象征天神、坛城、八瑞相等图案的小画片)上。此外,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的酥油花,也是由五欲供及其他各组供物组成,用于一些独特的仪式或节日。
在藏传佛教中,五欲供是跟其他供物一起放置于莲花座下,用以供养神佛。除此之外,在众多的佛教仪式中,这五种象征性供物经常作为供品敬献给住持喇嘛。此时,一般是一面镜子或一个小金轮、一对铙钹、香或一个海螺、一盘新鲜水果或糖果及一块丝绸。

香炉一只、烛台与花觚各一对。

“五供”又称泰山五供、佛前五供。由香炉一只、烛台与花觚各一对,五件器皿成一套,合称五供。
“五供”用来安放香、花、灯、水、果等供品。
1.五供的摆放:

(1) 中间为香炉。
佛教认为香为信使,佛前点香,皈依佛的诚心可达佛前,故此又名信香。
(2)两蜡台分别放于香炉两侧。
蜡台小盘口的尖细顶端是安放“藏蜡”的,拜佛、念经时焚香燃烛,以示光明。
(3)蜡台的两侧为花觚。
花表示芳香清洁,但在蜡台两侧的花觚内一般则插放灵芝和孔雀翎,僧侣念经时,用孔雀翎蘸水向四周摔洒,名叫“散崇”或“弹法水”,以示吉祥。佛前五供亦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之意。



2.五供内涵: 佛教五供是随佛教礼仪制度的形成逐渐演化而来的,人们用香炉、烛台和花觚来敬佛、礼佛的一种礼仪形式。
佛教里讲究“三”这个数字,而“香炉、烛台、花觚”代表了“三具足”,三者缺一不可。
(供养佛、菩萨的物品有六种:花、涂香、水、烧香、饭食、灯明,依次代表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佛教“六度”。后来,供品演化为香、花、灯、水、果五种物品,是为“五供”:既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和礼拜,也象征着“六度”。)



3.五供材质: 玉石、铜、锡、瓷、珐琅等各种材质的五供均可见到,大多工艺考究、造型古朴。


藏传佛教的五欲供是指什么
五欲供又叫五妙欲、妙五欲,是指分别以铜镜、琴、海螺中的香水、水果和绫罗为代表物,放于神祗的莲花座或宝座下,来供养神佛。在藏传佛教中,这五个代表物分别代表不同的深刻含义。五欲供与五佛有关,是五蕴和五官的感官器官。大日如来代表“色”(识),即视觉,镜子是其象征物;宝生如来代表“...

家里供汉佛像 藏传佛教的五欲供 转变轮等能放在供桌上做供器使用吗
五欲供是佛前的供养品,包括明镜、琵琶、涂香、水果、天衣5种物品。其寓意是:眼睛从明镜中可以看到颜色,耳朵可以听到琵琶的弹奏声,鼻子可以闻到涂香发出的香气;舌头可以品尝到水果的滋味,衣服穿在身上会有触觉。由此可知,这5种物品分别代表色、声、香、味、触,即“五境”。转变轮是藏传佛教常...

什么是五欲供?
指染着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五种情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佛遗教经》云(大正12·1111a)∶‘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1)色欲(ru^pa-ka^ma)∶指爱着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2)声欲(s\/abda-ka^ma)∶指爱着于娇媚妖词、...

家里供佛 可摆放五欲供吗
当然可以。不过五欲供是藏传佛教对供品的定义(五欲供是佛前的供养品,包括明镜、琵琶、涂香、水果、天衣5种物品),和汉传佛教的十供养不一样。我给你普及一下供品的知识吧!——供品千万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荤腥之物,否则不仅损坏神佛修为,还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养解释给你听:...

佛教五供是什么
2.五供内涵: 佛教五供是随佛教礼仪制度的形成逐渐演化而来的,人们用香炉、烛台和花觚来敬佛、礼佛的一种礼仪形式。佛教里讲究“三”这个数字,而“香炉、烛台、花觚”代表了“三具足”,三者缺一不可。(供养佛、菩萨的物品有六种:花、涂香、水、烧香、饭食、灯明,依次代表了布施、持戒、忍...

普贤七支供是什么?如何在修行中落实?
菩提心的修行当中,必须以觉悟为本,于念念中保持觉醒,观察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梦幻泡影,对贪嗔痴和种种凡夫心的显现了了分明,这就叫觉悟,不随着它转,控制自己的心行,调伏自己的心行。《大集经》云:“云何名为发菩提心?了知贪性则名发心,若复了知瞋、痴、悭、妒阴入诸界,无明行识...

做居士每天必须要做的是什么?
同时,佛教所谓的解脱,是重于心──精神的自在,不受五欲(粗)的烦恼的束缚,便是心解脱,便可离欲界而生色、无色界,乃至出离生死;若能不受无明(细)的习业及无知的束缚,便是慧解脱,便可超脱生死,乃至成佛。因此,解脱了的人,固然不受生死的束缚,但也并不就是不受生死,为了度众生,他们仍须生死。不过,他们的...

佛堂最圆满的佛前供物是什么
香炉+香(天然香,不能用化学香)。水杯+水(一杯、三杯、七杯等等...)。灯,或酥油灯(一盏、两盏、七盏等等...)。八吉祥。八物供。七政宝。五欲供。百宝座(总集摩尼宝)七宝曼扎(要仪轨,不知道你有传承没)。朵玛(给护法的,前提是要修法)鲜花。水果。饭菜(最好是素的,通常供两...

揭秘 藏传佛教的五欲供是指什么
藏传非佛教,这是千年来最大之骗局!因为藏传密宗教义,是受后期印度教性力派诸外道的影响而产生(参见藏传双身“佛”),已是变质后的假佛教,根本不是纯正的佛教。无上密续全然是渗入后期佛教中的外道所编造的,根本不是什么“佛菩萨经典”,全都是密宗祖师集体编造出来的,内容荒腔走板;密教化以后...

五欲六尘是什么意思?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六、法尘 法尘指...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