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孰”字怎麼解释?

读音:[shú]

文言文中“孰”的释义:

  1. 谁,哪个:孰是孰非。 

  2.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3.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4. 古同“熟”,程度深。



文言文孰字怎麼解释


读音:[shú]
文言文中“孰”的释义:
谁,哪个:孰是孰非。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古同“熟”,程度深。
释义: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1)孰不可忍也。——《论语》
释义: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2)人非生而行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释义:人并非是天生的智者,谁能没有过错?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释义: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什么。(4)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释义: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5)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柳宗元《封建论》
释义:怎么知道这一点呢?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
缜密,仔细,周详。(6)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释义:我担心天下人议论您,希望您能认真了解、调查。(7)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释义:全面衡量,深思熟虑。(8)宁孰谏。——《礼记·内则》
释义: 宁愿尽力规劝。(9)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
释义:对事的算计要深思熟虑。
(1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只有大王您和大臣们全面成熟的商议计划议这个问题。(1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释义:第二天,徐公来,我看见后,自以为不如他好看。
通“熟”,成熟。(12)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释义:冷暖随着季节变化,五谷按规律的时间成熟。(13)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释义:生肉放在案板上,熟的可以享用。(14)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释义:五谷按规律的时间成熟。(15)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释义: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


拼音:
shú,
笔划:
8
部首:

部首笔划:
3
解释1:

shú
谁,哪个:孰是孰非。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古同“熟”,程度深。
笔画数:11;
部首:子;
笔顺编号:41251521354
解释2:

shú
【动】
(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jí),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
同本义。“熟”的古字〖cooked〗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孰烂
通“熟”。成熟〖ripe〗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harvest〗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墨子》

shú
【形】
通“熟”。缜密,仔细,周详〖careful〗
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宁孰谏。——《礼记·内则》
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注:“谓精审。”
思之未孰。——《周髀算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又如:孰复(反复思虑);孰虑(计虑周祥);孰视(细看);孰计(考虑缜密周到);孰论(仔细辨析);孰察(仔细观察)

shú
【代】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who〗
孰不可忍也。——《论语》
人非生而行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孰能当之;孰胜孰负;孰何(谁何);孰与(与谁);孰谁(何人)
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which〗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孰是孰非
什么〖what〗
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柳宗元《封建论》
--------------------------------------------------------------------------------
通“熟”
孰、熟----杜甫《垂老别》诗:“熟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熟即孰。(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语文知识:文言文翻译:《原君》
答:而自己又不享受利益,这必定不是天下人的常情所愿意去做的啊!所以古代的君主,思考之后而不愿意当君主的,像许由,务光等人就是;当了君主而又离去的,像唐尧,虞舜等人就是;起初不想当君主,而最后却不能离去的,像大禹就是.难道古人和现代人有什麼不一样的吗 好逸恶劳,这实在也是所有人的常情啊!后代...

看过文言文如何表达
答: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此话怎讲。 ’1.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关于文言文凿壁借光的问题
答: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

文言文各种题如何讲
答: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4:“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歧路亡羊文言文翻译
答: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掉了。”问:“怎么会呢?”杨子的脸色边得很忧郁,不说话有两个小时,没有笑容一整天。他的学生觉得奇怪,...

“之所以...者”在文言文中如何解释?
答:答:他(它)能够这样,是因为(‘者’不翻译)。具体解释:之所以,之是代词,表示这件事或这个人。所以,在这里有追述原因的的作用。后面的“者”,与“所”共同组成所字结构,对应“者”的,往往在全句后面有“也”。句子中的“者也”都可以不翻译。举例说明: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何分析?
答: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强调和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为什麼打出来的字又有简体又有繁体
答: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编辑本段]二、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

文言文《咏絮才女》的古文及译文。 拜托了!
答: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译文】 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後,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小的...

当遇到陌生的文言文时,如何去理解他的文言实词?
答:“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注意积累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