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用词汇

知识点解说]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等.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 zuo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 zhi 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返 fan 回来 寒暑易节.始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汇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2)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23)两股战战(《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2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
(25)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无须,不要。今: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26)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27)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愁什么。今: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28)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2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3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对......说话。今: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3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3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34)年已蹉跎(《周处》)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35)令名不彰(《周处》) 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36)何坐(《晏子故事两篇》)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37)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其实:古:其:它的;实:果实。今:一个词,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
(3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小青年,后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9)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40)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
(41)请献十金(《公输》)金:古: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金银的金。
(42)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大约。今: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4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44)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45)盖为不识者(《荔枝图序》)盖:古: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今:盖住、盖子。
(46)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47)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48)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指暂用别人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表次序。
(4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50)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
(5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古:读wū,怎么,表疑问。今:罪恶,厌恶。)
(52)为我谢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古义:致谢。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53)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54)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治理,筹画。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55)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5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池:古: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58)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
(59)子何恃而往(《为学》) 子:古义: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60)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61)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
(62)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63)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
(6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6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6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
(67)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68)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69)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形)
(70)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并,尚且,连......都......。今:曾经。
(7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72)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73)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74)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75)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 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76)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钟:古: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7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78)引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7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80)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合词。今:不同与相同。)
(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8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今:感谢。)
(8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84)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85)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今:鼻涕。)
(86)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精力:(古:精神与毅力。今:精神和体力。)
(87)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88)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89)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90)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91)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92)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9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情:(古:实情。今:感情。)
(94)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9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9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jiǎ):(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 [知识要点]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 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此外, 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第二, 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 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 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 文心雕龙》)。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 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第五, 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 的作品。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 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大致说来, 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 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 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 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 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此外, 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因此,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而要达到这一要求, 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 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 “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 或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 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 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 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 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 等。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 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 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 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 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 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 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 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 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 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 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 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 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 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 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 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 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 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 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 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 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 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 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假字 读音 意义例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 zuo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 zhi 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返 fan 回来 寒暑易节,始


初中文言文词汇的意思必记的有哪些 包括课外的 谢谢
初中文言文词汇的意思必记的有哪些 包括课外的 谢谢 2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bfsnail 2011-01-18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09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6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三部分 文言文[考试目标一]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文言文实词300
4. 上海高考古文词汇300个实词和20个虚词,请列出来 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

初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动词:这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动词经常作谓语,其中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主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的,在文言文中,动词如果处在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又有“其”字或“之”字,这样的动词常常活用为名词。例如:“盖其又深,则...

文言文褒义字
2. 文言文古今译义的词 不知您需要的是什么文章或教材里的,下面是初中教材中常见的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文 字总汇 (1) ( 十则) 识:( :记 今义:知道,认识) (2) 居十日,复见(《》)居:( :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3) 不治将益深(《》)益:( :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

初中课本上没学过的文言文,但必须掌握的简单的有哪些
简析 “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

文言文120个实词12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具体、完整。 18个高考文言虚词、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高中文言虚词、初中文言虚词、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出处...

初一经常考的的文言文
1. 初一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常考的,普遍的 我就是初一的 告诉你哦 《驱蚊》 《画蛇添足》《自护其短》《郁离子·步数》《西湖二》《以羊易牛》《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都会考的.多看多读.自己就会翻译了! 驱蚊 一道士自夸法术高强,撇得好驱蚊符。或请得以贴室中, 至夜蚊虫...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
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

文言文书意思
1. 文言文中“书”是什么意思 书 【读音】:shū 【字义及举例】:1、书写,记录,记载。书,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2、画 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3、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凡载籍谓之书...

文言文阅读方法?
有时,中考题中也涉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虚词虽然很多,但是常用的不外乎“之”“其”“而”等,这就需要我们熟记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比如说“之”字,初中阶段常见的义项有“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人或事物”、“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去”、“调节音节的作用”,课外文言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