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桃柳争春瓷器]民国瓷器
在我国的南北古玩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一种白釉地上用红绿黄白黑等彩料绘有桃花、翠柳和黄鸟图案的民国瓷器,这就是所谓的“桃柳争春”瓷器,也有人称之为“柳树黄莺”或“绿树黄莺”瓷器。这类瓷器在民国时期的各类瓷器中,如果说“居仁堂制”、“静远堂制”等款瓷器代表了民国名贵的宫廷瓷器,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等瓷画名家的新粉彩瓷代表了当时最具艺术魅力的观赏瓷,那么桃柳争春瓷器就属于当时普通百姓广泛使用的民间生活瓷器。
桃柳争春瓷器的制作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存世的数量较大,品种也很多。大件的有双耳大瓶(掸瓶、嫁妆瓶)、将军罐、冬瓜罐、帽筒、花觚等,主要用于陈设;中小件的有各种大小茶壶、撇口折肩铺首耳瓶、撇口溜肩鼓腹瓶、糖缸、盖杯、盖碗、小碗、咖啡(奶)杯、盘、渣斗、粉桩(节盒)、油盒(扣盒)、肥皂盒、小罐、水仙盆等,多为生活日用瓷。无论大件还是小件,存世的多成双成对,如成对的大瓶、帽筒、盖缸、粉桩、盖碗等,实用与观赏并重。为避免单调,成对的器物造型虽然两两相同,但图案的布局稍有变化。如果其中一件绘翠柳的枝叶于画面左侧,桃花在右侧,另一件桃柳的位置则相反:同时黄鸟的方位和朝向也作相应的调整。构图上的变化,使得这类瓷器在陈设时图案左右对称,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在图案的绘制上,这类瓷器有比较固定的格式。通常是在器物的主要部位绘桃树和柳树各一株,桃树的主干较细,而柳树相对粗大,二者作相交状。桃树主枝上大都绘三朵盛开的桃花,通常两朵粉红,一朵色白,也有绘一红一白两朵的。花很少有俯仰倚侧的变化,大都呈正视形,中间是花蕊,其外环列一到两轮花瓣。一般较小的器物花瓣为一轮,五个花瓣,看上去类似梅花。较大的器物常常绘两轮花瓣。粉红色的花,花瓣的根部颜色较浓,而上半部较淡;也有瓣尖色浓而根部浅淡的。每一朵花之外,都衬托数片绿叶,叶尖大多向上,似朝天的小刀。在桃树的细枝上,绘有几个花蕾,也衬托几片绿叶,有时也见绽开的花朵,但个头要比主枝上的小一些。花蕾也有粉红和白色两种。叶片大都狭长而端尖,类似豆荚,外形和叶脉用黑色细线勾出,再染以绿色。柳树不仅主干画得相对粗大,而且颜色略重,多呈黑色或蓝灰色,有别于棕色的桃树树干。树干上往往绘出几个树瘤,以显其粗糙的纹理。细的柳条柳叶用若干黑色的细短弧线或直线,并涂染数笔绿色表现,指猛显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在树冠顶部,露出些许黑褐色柳枝,绿色的枝条便有下垂之感。有的柳枝微微飘向一侧,显出柳枝柔软春风吹拂之意。
桃柳之外,绘一到两只黄色的鸟雀。鸟身大部呈淡黄色,翅和尾的末端为黑色,喙为珊瑚红色,从这些特征看,很像是一种鸣声悦耳的食虫益鸟黄鹂,即黄莺。绘一只的通常立在柳树上,与桃花相对。两只的其中一只在柳树上,多作昂首鸣叫状,另一只则在空中飞舞,二者相互呼应;或两只黄鸟分别绘在桃柳两树的枝干上,姿态各不相同;也有两只黄鸟都画在柳树上的。整个画面看上去,颇有“黄鹂鸣翠柳”之诗意。为了突出桃花和黄鸟,在构图上不拘泥于比例,往往将其画得较大,显得很醒目。在桃柳之间,有时点缀一两个小小的彩蝶。主要画面之外的大片空白处,也大都点缀这样的彩蝶,视器大小,彩蝶的数量不一,有三只呈品字布局作上下翻飞状,也有仅绘一只的。在施彩上,无论粉红或白色的花瓣还是花蕾,彩料都比较厚,尤其是白色,用手抚摩,有明显的凸起之感。而树的绿色和鸟的黄色则不明显。
有盖的器物,盖上也绘有图案。像盖碗、盖杯、茶壶、糖缸之类,主要图案绘在器身腹外,盖上绘辅助图案。至于粉桩、油盒、肥皂盒之类,器腹面积较小,盖面是人们的主要视点所在,主要图案便绘在盖面上,有树有花有鸟,其他部位则绘辅助图案。辅助图案有时将黄鸟省略不画,有时黄鸟和柳树均省。以四层的粉桩为例,由于其每一层垂直的外壁面积都比较小,不宜安排较多的内容,因而只绘出向两侧伸展的桃花花枝,而无柳树和黄鸟;肥皂盒的盒身侧面也往往如此。至于扁矮的油盒,侧面面积更小,往往仅点缀三个小小的彩蝶而已。
这类瓷器的图案,绝大多数是手工绘制的,但有的图案是用瓷用花纸贴出来的,人称“贴花瓷器”。在放大镜下观察,很容易看出这种图案中的枝干、花鸟都是由密集的小点构成。瓷用花纸的采用,增强了产品图案一致性,缩短了制作工时,节省了绘瓷成本,但图案品种变化少,看上去也不如手绘的那么自然生动。
有的器物除有图案之外,还题有词语或诗句,如“桃柳争春”、“春风桃柳”、“桃红含宿雨,绿柳带朝烟”。在图案之外,或书有商铺字号,如笔者所见的一件渣斗上,图案的另一面有墨书“天津德聚永出品”行书款,自右至左单行横书。另一件糖缸上,在图案和“春风桃柳”题字之间,有墨书“济南恒兴顺出品”楷书款,“济南”二字在上,自右至左横书,“品”在下,作双行竖书。天津、济南皆大都市,但没有瓷窑,看来这类瓷器是商铺以自身的名义在外地瓷厂定做的。晚清以来,浅绛彩及部分粉彩瓷器,无论是画山水,还是画人物或花卉,很多都落有作者的名款和干支年款,颇有文人瓷的气息,也便于产地和绝对年代的确定。这种桃柳争春瓷器也有落绘瓷人名款和干支款的,通常是形体较大的一类。如一件兽耳瓶画面的另一侧,题有“桃红柳绿燕子忙句丁卯之冬月仿六如之法李福兴作”字样,“丁卯”是1927年。底款落瓷业公司的在这类瓷器上比较罕见,有底款的多为红彩印章人名款。曾见一胎釉俱佳画工也好的盖杯,底有“罗惠昌造”红彩印章款。另见“喻丰厚造”红彩底款,器形有大瓶、糖缸等,胎白釉润,似南方产品,其中大瓶题字可见“辛酉”字样,可知为1921年产品。北方窑的产品大多数没有款,器底为白釉底。
综观这种瓷器的制作,胎质粗细不一,胎体厚薄也有不同。白釉有的较白且润,有的略微泛黄;在成型方面,同样一种器形,如瓶或糖缸,有采用手拉坯工艺的,这从器内一圈圈旋纹并且器底略厚的特点就可看出。但也有的瓶或糖缸两侧白器口向下直至器足,可见相对的凸棱——模具的接缝痕,可知是用模具“印坯成型”或“灌浆成型”的;在色料的运用上,同样表现一种颜色在呈色效果上也不完全相同,如有的柳树所用的绿色颜色较浓,有的则淡而偏黄,出现这些差别的原因,往往和不同的烧制地区所用的色料成分不同有关。
一直以来,玩瓷的人对民国瓷向来更偏爱绘有人物或山水图案的,因为这类图案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绘画技巧。桃柳争春的瓷器因属民间生活瓷,存世量既大,图案又多出无名工匠之手,构图上也有固定的模式,缺少变化,所以不怎么被重视,市场价往往较低。近年来,陶瓷仿古造假成风,不仅仿六朝青瓷、唐三彩、宋代名窑以及元青花、明清官窑等,而且这种桃柳争春的普通民国瓷居然也成了仿制的对象,出现了不少新作,并流入到古
[民国桃柳争春瓷器]民国瓷器
在我国的南北古玩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一种白釉地上用红绿黄白黑等彩料绘有桃花、翠柳和黄鸟图案的民国瓷器,这就是所谓的“桃柳争春”瓷器,也有人称之为“柳树黄莺”或“绿树黄莺”瓷器。这类瓷器在民国时期的各类瓷器中,如果说“居仁堂制”、“静远堂制”等款瓷器代表了民国名贵的宫廷瓷器,珠山...
价值上亿的瓷器都长什么样?
成交价:约1.2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件民国仿乾隆时期的瓷器,属于民国瓷。近年来,民国瓷交易价格不断攀升,拍场上的表现也颇为亮眼。瓷器品相略有残缺,瓶身和底足有断裂痕迹,瓶口及双耳部位有些许磨损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拍卖时间:201年;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成交价:1.4066亿港元。清朝皇帝...
瓷器最早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所以,白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其中,...
历史上中国瓷器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在2014年4月8日中午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玫茵堂珍藏成化鸡缸杯”专场上,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1.6亿港元起拍,最终以2.5亿港元落槌,281,240,000港元成交,一举超过2011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推出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创下中国瓷器在香港拍卖的成交记录。据媒体报道,该拍品拍前估价为2亿至3亿港元。 清乾隆粉彩“万...
汝瓷 的详细历史
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唐代时期就有瓷器 从盛唐时期,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从蟒川坡上的严和店到东 汝窑青釉碗南的罗圈、桃沟、清凉寺直到鲁山断店,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
民国时期,有哪些精致的女子?
宋氏姐妹美玲唐瑛、陆小曼、白薇、孟小冬、徐谟佳、陈波儿、袁美云、白虹、白光、白云、姚莉、李丽华、陈娟娟、陈燕燕、陈云裳、黎莉莉、徐来、王莹、黄柳霜、严幼韵、严仁美、郭婉莹、陈绮霞、张充和、张兆和、王映霞、余美颜、黄惠兰、潘素、潘柳黛、黄曼梨、许美苏、叶秋心、林楚楚、宣景琳、杨耐梅、龚秋霞...
清朝瓷器六角帽筒?
切不要小看帽筒,它同样也有极品、精品、官窑器。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所出,帅茨平、周晓亚编著《中国清代瓷器鉴赏图录》下卷316页就刊出一件清代嘉庆官款粉彩黄地云龙纹帽筒,器内施松石绿釉,器外黄釉地上饰6条粉彩穿云赶珠龙,器腹开有6个海棠式镂孔,其图案精美、制作精细,是一件帽筒极品。“...
颐和园为谁建造的
慈禧太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风筝在我国已有几年历史?
北京风筝艺人哈长英、天津风筝艺人魏元泰所制作的风筝,分别获金牌奖和银牌奖,与我国参展的翡翠、象牙、白玉制品、雕漆、珐琅、嵌银、瓷器、地毯、顾绣等各类民间艺术品和土特产品一样,为我国争得了荣誉。我国参展品种之多仅次于美国四十州之总和,并得到大量奖杯、奖牌,这使得我国古老文明的艺术品,广泛地传扬于世界。
龙泉名字的来历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诏天下县镇凡有龙字者皆避,因改名为剑川县。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宋庆元三年(1197)年,析龙泉之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明洪武三年(1370),庆元县并入,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庆元县。1949年5月13日龙泉解放。1958年11月,庆元县并入。197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