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该如何看待?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中国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日均使用手机超5小时,18点以后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高峰期。此外,79%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如同前些年的“网瘾”一词,“手机依赖”近年来也成为一个热词,并且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的“佐证”,呼吁警惕“手机依赖”的声音也似乎越来越大。这种呼吁的初衷不难理解,但“手机依赖”真的有那么可怖,值得如此忧心忡忡吗?

其实,到底何谓“手机依赖”,从来就缺乏一种准确的定义。像这次调查所指的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其判断依据,似乎就是被调查的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而早在2013年,就有相关调查显示,“八成白领泡手机成瘾,北京白领日均使用近7小时居首”。那么5小时和7小时的差别到底在哪?是否由此就能说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比白领低?这显然是个问题。

说到底,手机只是一款工具,如果承认这种工具在现实生活中的必要性,谈“依赖”也就未尝不是个伪命题。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像支付、打车、社交、工作、信息接收等等,远不只是过去单纯的通讯作用那么简单,手机对日常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与人的紧密性越来越强。所以,有调侃称“手机已成为人的一个器官”,一定程度上看其实不算夸张,大部分人确实已经越来越难离开手机。就这个角度而言,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对手机产生了依赖。那么,仅以使用手机的时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就难言科学,就像不会有人谈“洗衣机依赖”、“冰箱依赖”一样。

当然,当“手机依赖”被作为一种问题看待时,它往往被默认为是一种需要干预的“心理疾病”,比如使用手机在一些人那里成了下意识的行为,空闲时间被完全用手机来打发。这种倾向倒确实不值得提倡,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要防“沉迷”。它对应的可能是时间的浪费,甚至是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异化”。

应该说,现实生活真的到了完全“沉迷”于手机状态的人,终究只是少数极端,大部分人虽然用手机的时间长,要么可能与工作需要有关,要么或者是带有娱乐休闲目的的,从行为结果看,并不具有明显的外部伤害性,总体还是能够维持在理性范畴。这起调查就显示,虽然每名大学生每天玩手机的平均时间达到5.2小时,但18点以后,也即课程基本上结束了的时间段,才是他们使用手机的高峰期。这说明,对于何时用手机,大学生们还是有着相对的时间区分的,并非如“手机依赖”所形容的那般非理性模样。

几乎任何一种工具的产生和运用,都会带来相应生活方式的重塑乃至社会文化的改变。在电视机兴起的时代,也有人把那些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称为“沙发土豆”。但现在来看,“沙发土豆”并没有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辨识性的群体,或者说,电视并没有对他们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就这个“前车之鉴”而言,我们似乎也没有必要对“手机依赖”抱以过多的担忧。

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手机对生活的介入或只是越来越强,对此的最好态度,与其说是杞人忧天般的“怀疑”,不如思考到底怎样才是比较科学的、理想的与手机打交道的方式。所以,一方面,不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所谓的“手机依赖”,特别是像学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不能只拿着“手机依赖”这样的大词,将学生玩手机当成洪水猛兽,进行过度干预。另一方面,较之于泛泛而谈的讨论“手机依赖”,确立和完善一些手机使用的“规则”,如学生在课堂上到底能不能使用手机,如果能使用,又该如何使用之类,或许更为重要和必要。



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越发严重?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手机产品的发展也日渐加快,这同样也使手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惊人变化,作为手机也早已不是以前那样仅限于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那样简单,而是更加智能化。正是由于这种发展使得手机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早已彻底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资料报道称,当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早已突破6亿。而针对于大学生群体,手机占有率为100%,几乎每个大学生至少有1台手机,部分学生甚至拥有多个手机。在大学生们的手里,手机的各种智能功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当代的大学生们具有适应能力强、蓬勃朝气以及追求时尚等特点,但仍然缺少自我的管理能力以及满足能力,难以抵挡新手机对他们的诱惑,部分学生深陷其中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生离开了家里,开始在大学独立生活,然而由于不懂安排时间,加之网络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手机,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首先,整理清楚自己对于手机的基本需求。哪些手机功能是自己不能失去的。例如,打电话,qq、微信等基本联系是必要的。还有背单词等学习用途。划出纯属消磨时间的功能,例如,起床前赖被窝玩手机,果断去掉。
2
其次,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大学是一个人进社会的重要知识技能储备阶段,怎么可以浪费呢?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学习。或者制定自己的目标,学业或者生活都可以,然后努力靠近目标。
3
多与家人朋友一起相处。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不必担心戒掉手机瘾会让你朋友圈疏远。一生受益的朋友不是拿手机聊出来的,和部门的人一起工作,与朋友一起活动,聚餐,郊游,等等,这些,都帮助你把时间放在生活也不是手机上。
4
安排好独处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充实自己,或者看看杂志小说娱乐。在学校跑步,边跑边呼吸新鲜空气看风景。运动场挥洒汗水,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健体,提智,修美,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也普遍了的各个地方个行业,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也让人们对它形成了依赖。尤其是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高。那手机上的什么东西吸引了大学生呢,让他们那么依赖手机。一、游戏 手机是一个电脑的缩影,手机里面的功能很齐全,以前的学生上网都要去到网吧,但是...

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没有之一。2.今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越来越多地利用一些互动平台让学生参与和互动,而这些平台基本都需要学生用手机来完成这些活动。3.手机的存在为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及习题答案提供参考资料。4.很多学生课堂上依赖手机其实是日常手机依赖的延续。影响:有利有弊。

你怎么看待手机重度依赖症这一现象?
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减低人与现实世界的人际互动沟通的能力,会使人变得孤独。我们要适当的减小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为什么大学生被称为依赖的一代
这个时代依赖着他们,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他们新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当今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不是像以前靠着兢兢业业的耕种农作物就能发展起来的,科技的发展需要知识的铺垫,然而他们正在学习知识,为科技发展做着准备。

如何看待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
很多人说大学的老师一点也不管事,上课不管学生只顾着自己上课。但是我认为上大学的人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如果什么事都要老师去监管的话,那么他们以后的路也会走得很困难。身为成年人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应该有自控能力,应该懂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如果大学生玩手机是为了查找资料或者...

如何看待上课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
总之,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一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和广泛,既有外界环境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效果,为社会输出高端人才,学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健全考核制度,改革教学模式,增加必须设施,促使大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彻底解决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同时,大学生自身也需要努力,要树立远大...

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学业压力巨大,一些学生通过玩手游来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失去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3. 许多大学生为了打发时间而沉迷于手机娱乐。长时间的轻松消遣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并逐渐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最终,这种习惯可能发展为手机依赖症。

大学生用手机的利弊有哪些?
注意力分散: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社交媒体和游戏等往往令人上瘾,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到注意力集中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隐私泄露:手机中存储了大量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一旦手机被盗或数据泄露,可能会对个人隐私安全造成威胁。生活依赖:过度依赖手机可能导致对现实生活的依赖减少,...

如何看待大学生手机综合征,你认为应该怎样干预?
而早在2013年,就有相关调查显示,“八成白领泡手机成瘾,北京白领日均使用近7小时居首”。那么5小时和7小时的差别到底在哪?是否由此就能说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比白领低?这显然是个问题。说到底,手机只是一款工具,如果承认这种工具在现实生活中的必要性,谈“依赖”也就未尝不是个伪命题。在今天...

如何看待大学生手机综合征?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社会调查。而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不仅仅是大学生,目前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些过分依赖手机的行为,这恐怕也就是我们口中的手机综合症吧!其实所谓的手机综合症,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过分依赖手机的一种行为,比如大家可以在地铁上观察一下,十个人里至少有九个半都在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