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教材中找出三个用典的古诗文语句,探究典故由来,说明用典意图和作用

李白《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拓展】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

备注:由于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有三个用典故地地方,所以都列出来了。

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①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巫山·巫峡》)引用朴实的民歌,通过这高度精华的语言,表现出长江三峡的险要以及行舟人的心酸。

②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庄子引用俗语,使河神改变自骄自大的情态,自嘲自讽,来摆脱目前尴尬的境界。

③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引用谚语形象地说明了虞虢之间的关系就像嘴唇与牙齿一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用典的话一般就是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性。我是这么认为的。典故之类的一般都是有据可依,有证可访的,所以,如果用典的话就让人读来比较能够容易相信,并且能从所用的典故上看出一个人相对而言的素养和作文水平。当然,典故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用了就好,切记要精而不滥。

1、囊萤映雪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请从教材中找出三个用典的诗句,探究典故的由来,说明用典意图和作用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由来:“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由来:“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在那里下棋,他就在一旁观看。一局棋刚完,儿童对他说,“你的斧柄(柯)已经烂了。”王质回到家乡,见同代的人都已死了,原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2.《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由来:用吕尚故事。传说吕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钓鱼。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诗人用这两个故事表示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对不起,只找到2首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请从教材中找出三个用典的古诗文语句,探究典故由来,说明用典意图和作用...
李白《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

请从教材中找出三个用典的诗句,探究典故的由来,说明用典意图和作用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由来:“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

...语文课本中用典的语句 请从教材中找出三个用典的语句,探究典故由来...
1.簟瓢屡空---“箪”,盛饭的笸箩,“瓢”,舀水的瓜瓢,“屡空”指经常是空的。“箪瓢屡空”形容五柳先生家境贫寒,难以吃饱。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引用战国时齐国的隐士黔娄妻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3.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那时...

请你从教材九年级上册中找出几个用典的古诗文领会其意图和作用_百度知 ...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看孙郎\\“意思是:雄雌英发就像英雄孙权一样。”遣冯唐\\“意思是:什么时候派人来招我入伍。借以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找出3个用典的语句,探究典故由来,说明用典意图和作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哪些古文是重点
择善而从 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 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

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
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其次,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还要力求做到“三多”: 一、要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

朱自清的《春》第五六段调动了多方面的感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

九上语文古诗文言文重点句子
1. 求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必考重点句子 1.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劳动艰辛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刘方平《月夜》中描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歌颂梅花即使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播散芳香的诗句是:无...

语文的状语后置句(请从初中语文教材中找出5个例句)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状语后置句的例子有很多。例如:“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出自《愚公移山》,通过“汝之不惠”修饰语后置,强调了愚公的智慧和决心,使句子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另外,还有一句:“子何恃而往?”出自《岳阳楼记》,这里的“何恃”修饰语后置,突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