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个匈奴国,最后消失了,到哪儿去了呢?

匈奴从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之前就雄踞北方草原了,从秦始皇开始到汉武帝之前中原都一直被动防御,直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把匈奴打的分崩离析;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理由消灭掉了,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中反汉的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伊犁河流域
在公元91年北单于战败后,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137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北匈奴西迁的第二站:锡尔河流域
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流经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注入咸海。在汉时,这里是康居国。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大约在160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至于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动,因为缺乏史料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北匈奴西迁的第三站:顿河以东、里海以北
大约在公元290年,北匈奴出现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国,这段历史在我国《北史.西域传》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中,都有过记载。北匈奴杀死了阿兰国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
北匈奴西迁的第四站:顿河以西、多瑙河以东
凭借着在阿兰国的休整和补给,北匈奴彻底恢复了元气,掠夺、贪婪的本性让他们对顿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东哥特人哪里是匈奴人的对手,经过奋战,依然惨败,一部分东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窜,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西哥特人军阵背后,西哥特人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后经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东、西哥特人得以渡过多瑙河,进入到罗马帝国避难。此后,由于罗马帝国对哥特人残酷的压榨,逼迫哥特人又起兵反叛,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连斯亲征哥特人,结果被哥特人杀死,帝国遭受到沉重打击。而此时的匈奴,由于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暂时稳定了下来。
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确强悍,虽然被中国打跑了,但经历了在南俄罗斯大草原的休养生息之后,又日渐强大起来,匈奴帝国征服了北欧东欧,著名的阿提拉大单于把罗马帝国打的一败涂地,当时欧洲称呼他为“上帝之鞭”。453年,阿提拉大单于又娶了一名少女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阿提拉却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在瞬间瓦解崩溃了。匈奴帝国的内战,给了被奴役民族机会,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在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发动了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后来匈奴分裂为东匈奴与西匈奴,东匈奴最后演变为突厥归顺了唐朝;西匈奴在东汉的打击下被迫西迁到欧洲,一度入侵西欧,最后留在东欧,可能与欧洲当地人融合了。

匈奴国跟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国家版图是西伯利亚区域(现俄罗斯境内),但我一直认为跟蒙古是统一血统,同样的骁勇善战,同样对世界有深远影响

到魔兽争霸里面去了…

哈哈~唔乃神人也!

迁移到中原去了

中国以前的匈奴族后来到哪里去了?

  匈奴是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在不断吸纳或吞并周围部族的基础上迅速壮大,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游牧部族之一,建立了游牧民族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并在秦汉之际使西域诸国多臣服于己。但随后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分裂,使匈奴内部分化愈来愈复杂,便如“溢堤的洪水”影响着欧亚大草原的历史进程,而其西迁更是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影响了世界历史。
  关于匈奴族西迁的历史,中国史书语焉不详,多为“向西方跑了”。匈奴史专家、内蒙古大学教授林干说:“公元前1世纪时汉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创,部分匈奴或内服或西迁西域,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一个民族融入其他民族的进程是很快的。”
  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开始扮演着推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角色,对欧洲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如昙花般的匈奴王国在欧洲消失了,但是许多匈奴人很可能留了下来。许多学者认为匈牙利人就是其后裔。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地方人的长相有明显区别,匈牙利民歌很多与陕北、内蒙古的民歌在调上是一样的。陕北民歌如信天游的产生远比蒙古人早,很可能与匈奴有关。
  建立大夏国的赫连勃勃,父亲姓刘,其子孙也姓刘,只有赫连勃勃自号“赫连”。现在陕北姓刘的很多,或许是匈奴的后裔。匈奴的部族很多,进入中原后多以部落或氏族为姓,如姓呼延的、姓独孤的等,但不能说姓这几个姓的一定是匈奴后裔。
  自号“长安匈奴”并以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蜚声文坛的作家高建群说:“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很多匈牙利学者都认为这个国家与匈奴后裔有着密切的关系。”
  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消失了,但其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下来了。以现在主要流行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内蒙古与新疆的“胡笳”为例,胡笳虽为匈奴乐器,但其传播、继承却早已超出了匈奴

南匈奴于东汉到北魏时期融入汉族;
北匈奴在遭到汉朝的沉重打击后西迁欧洲,在迁徙过程中他们击败了哥特人,罗马人,日耳曼人导致了欧洲大迁徙以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匈奴王阿提拉在公元5世纪建立了一个东至里海西到多瑙河流域的庞大帝国,其首都在今天匈牙利布达佩斯附近,但可惜的是在阿提拉死后他的大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溃.

当然北匈奴西迁其实只是一种猜测———

公元前1世纪时汉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创,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北匈奴主力后来不知去向。从此,北匈奴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消失了。公元374年,一支号称匈人的强大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他们勇猛善战、所向披靡,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席卷了欧洲大部,并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是从中国北部西迁的匈奴人吗?近日,一些匈牙利人自称是“匈奴后裔”,他们要求官方承认其少数民族地位。那么,他们的先祖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匈奴人?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是否有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两派,一直争论不休。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外关系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太山告诉记者,关于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是否有关系,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术问题。因为当年匈人的沉重打击促使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所以西方人对此非常有兴趣。

18世纪后期,法国学者德·揆尼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指出匈人即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稍后,英国历史学家吉朋又把德·揆尼的说法写入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名著中。但是,他们都未能考证出匈奴人西迁的具体过程,因而,关于匈人即匈奴的说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英国学者伯利甚至说,德·揆尼和吉朋的这种说法“是凭借幻想,而不是根据历史事实”。此后,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两派,长期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仍有人坚持匈人是匈奴人,也有人主张匈人非匈奴,匈人的来源不可知。

西方史料中的Huns,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西迁去的?

1937年,中国学者何震亚先生曾写过一篇《匈奴和匈牙利》的文章。他认为匈奴与匈牙利其实没有关系,那么,现在为什么仍会有这么多的误解呢?

余太山说,匈奴在东汉被汉人打败后,据说有一批匈奴人西迁,甚至有学者提出,秦始皇长城的建成,就注定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是匈奴不能南下,只能往西去,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这种说法其实没有什么根据,打败西罗马帝国的人在西方史料中叫Huns,可以说这个名称是匈奴人,实际上是不是真正活动于中国北方的匈奴人则很难说。

游牧民族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像汉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他们往往经常改变自己的称呼。当年匈奴强盛起来之后,大家都愿意自称匈奴。

当时,在中国北方,到底什么是匈奴,可以说混淆不清。匈奴强盛时,它的疆土东面一直到东北亚,西面一直到西域,中国北方整个都是它的势力范围。在他们的统治下,民族千差万别,其中有白种人,也有黄种人,还包括抢去的许多汉人,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大杂烩,语言和风俗习惯其实都不尽相同。当时大家都称是匈奴,但其中真正的匈奴人其实并不多。匈奴灭亡后,这些游牧民族都又不再叫匈奴了。

余太山说,历史上确实有一支东方的游牧民族西迁到了欧洲,但从东方匈奴的灭亡到西方匈人兴盛。时间上差了好几百年。虽然匈人在名称上借用了匈奴的名称(可能是他们自称匈奴,也可能被别人称为匈奴),但到底是不是匈奴,则没有充分的证据。现在,有人试图证明北匈奴的西迁这个事件的存在,说它先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但文献上不存在。有些史学家还对此进行了论证,但都不可靠。

欧洲的匈奴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而中国北方的匈奴则可能是白种人。

余太山说,“匈奴”其实是西方人的一种泛称,凡东方去的人,他们都叫Huns。根据他的研究,西迁到欧洲的匈奴人应当是鲜卑人,但不排除有个别匈奴人混在里面。这些鲜卑人声称是匈奴人,或者被欧洲人称为是匈奴。当然,说这些人是鲜卑人,这也只是一种猜测,现在仍然没有过硬的证据,但比说是匈奴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中国历史上有个匈奴国,最后消失了,到哪儿去了呢?
直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把匈奴打的分崩离析;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理由消灭掉了,

匈奴为什么消失了 你知道原因吗
4、天灾人祸、部族分裂和汉族的同化瓦解。匈奴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的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争立,导致内乱,国力也因此削弱。加上汉宣帝刘询对匈作战策略得当,迫使匈奴降汉,换来了大约100年的汉匈和平共处;另一次是公元46年,适逢匈奴境内连年遭受旱蝗之灾,以致赤地千里,又受到...

匈奴那么有名,后来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中消失了?
匈奴并没有消失,只是融入国人的骨血之中。古中国的大地上, 汉匈本是同源,先民的迁移和探索,才逐渐使得他们彼此陌生,随后在不同的聚居地的人们,纷纷创造出了农耕、牧、渔、猎等各种文明。进而发展出了各类生机勃勃文化圈,但自然的承载力往往是有限,不断面对着天灾人祸的先民们,始终没有停止迁徙,...

匈奴危害了中国五百年之久,最后为什么神秘失踪了?
这一年匈奴遭受了天灾,大旱,蝗虫一个接一个的来,半数匈奴人都死在这场浩劫中,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匈奴雪上加霜。这场浩劫过后,匈奴开始分裂成几块,“南匈奴”受够了这种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逃离了草原戈壁,来到中原定居过日子,成为了东汉王朝的附庸国,逐渐被汉化。更大一部分&l...

匈奴为何在唐朝后消失在历史中?
在东汉末年,南匈奴逐渐恢复独立地位。西晋时,因八王之乱,南匈奴单于刘渊趁机独立,建立王朝,开启五胡十六国时期。在此后,突厥在中亚草原崛起,取代匈奴的地位。匈奴这个名称,在此后于历史上消失。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

历史上强盛一时的匈奴为何后来突然消失了,现在还有后裔吗?
那么,匈奴到底是如何称雄于北方又如何消失,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呢? 匈奴的起源与盛衰 我国史籍中最早记载匈奴的是《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后人根据《史记》这段记载解释匈奴的来源,得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

匈奴为什么在历史中消失了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公元前215年,...

为什么古代匈奴神秘消失了,匈奴后裔现在在哪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匈奴是北方草原上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筑长城以防止匈奴南侵,汉武帝更是和匈奴大干了三场,改变中原与匈奴对峙“敌强我弱”的局面。但到了东汉之后,匈奴被一代名将窦宪击败后,西逃后就突然神秘消失了!那么,匈奴人的后裔在哪里? 一、匈奴祖先从哪里来? 中国古籍《山海经》中说...

一代天骄的匈奴后来怎么消失了?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历史上一度十分强盛的匈奴,在中国北方、中亚乃至欧洲各地不断地进行征战、迁居、再征战、再迁居,经过几个世纪与当地居民的混杂、通婚和民族融合,作为民族的匈奴在公元6世纪后基本消失,渐渐同化到其他民族肌体之中,或者说其所经地区其他民族或多或少都带上了匈奴“因素”。匈奴是...

古代匈奴如此强悍,是从何时开始消失匿迹的?
就是被大量的杀掉的,因为,他们数量并不是很多的。所以,才会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