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典故/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
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
育子女。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
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钱大昕《恒言录》)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蕉窗日记》)
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古德《家庭》)
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得胜《小儿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
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舒适,是一个家庭的自我标榜。
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
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
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
体。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
的危机。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 ——英国谚语 每个人的精神上都有几根感情的支柱对父母的、对信仰的、对理想的、对知友和爱情的感情支柱。无论哪一根断了,都要心痛的—— 柳青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 ——沃·蒙塔古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比彻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 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 ——萦福克勒斯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犹太人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英国谚语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意大利 谚语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伊拉克 谚语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 阿尔科特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 ——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 ——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萨克雷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 ——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 英国 谚语

关于亲情故事和名言

一、描写亲情的名言
舒适,是一个家庭的自我标榜。  ——英国

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所罗门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二、古代亲情故事三则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一门争死
东汉末期,张俭因得罪宦官侯览遭到通缉。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张俭的好友,于是张俭便去投奔他。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张俭因孔融年纪太小,没有把实情告诉他。孔融见张俭形色慌张,于是便把张俭留下。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却被逮捕下狱。孔融说人是他留下的,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坚持要由他负责;孔母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郡县官吏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实上报朝廷。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


古代十大父爱典故
古代十大父爱典故 一、孝子顺孙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孝子顺孙的人,因他的孝顺和父爱被传为佳话。他对待父亲极为尊重,无论寒冬酷暑,都亲自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当父亲生病时,他更是日夜守护在床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父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帮助父亲劳作、与父亲分享食物等。二、...

有关於亲情的古代典故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

血肉相连历史典故
"血肉相连"是指关系亲密、紧密相连,特指亲人亲属之间的关系。这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那时北方是北魏和北周两个朝代,南方则是南梁和南陈两个朝代。南梁的梁武帝萧衍有个兄弟名叫萧统,他们兄弟情深,感情十分要好。然而,北魏朝廷想要攻打南梁,准备派兵南下。北魏派来的...

舐犊之情的典故...
舐犊之情是一个源于古代故事的成语,其典故如下:舐犊之情,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意。这个典故源于《后汉书·杨彪传》中的记载。传说杨修是三国时期杨彪的儿子,曹操因为嫉妒杨修的才华而设计陷害他。一日曹操质问杨彪为何见到自己的儿子入狱而毫不担忧,杨彪“舐犊之情,人之常情;虎狼犹有此心,何...

关于亲情的典型事例素材
亲情的小故事 1.爸妈只会简单地操作电脑,女儿在另一个城市上班,忙得发昏,很少回去,所以就在电脑上弄了个360。父母不会杀毒,每次女儿回去体检一下电脑,升一下级。有一天,母亲突然打电话给女儿:“360已经提示187天没有体检了!”父母需要你,依赖你,总是记挂着在外奔波的你,用最笨拙的...

关于亲情的典故\/名言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大义灭亲的典故
于是,官员决定不追究孟尝君的母亲的罪行,还将孟尝君提拔为高级官员,让他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百姓服务。这个典故表达了大义凌然,即在面对正义和公平时,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被放过。它强调了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个人的亲情必须迎合大义,为正确和公正的目标而牺牲。

棠棣之情的典故
兄弟之间往往会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总之,“棠棣之情”这个典故代表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家族团结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用真诚和善意去维护那些难得的友谊和亲情。当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份情谊时,我们会发现它如同棠棣之花一样红艳、美丽,带给我们无尽的温馨与和谐。

埋儿奉母的典故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中的关键点是埋儿与奉母之间的关系。郭巨选择埋藏自己的儿子是为了节省粮食,从而更好地供养母亲。虽然行为看似极端,但却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于孝顺的重视与崇尚。同时,该典故也传递出亲情、孝顺以及为人子女的责任与担当。在古代社会,这样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成为教育子女孝顺父母的重要教材。此外,...

血浓于水的典故
血浓于水的典故 古时候亲人走失,往往采用滴血认亲的方式:若有血缘关系,滴入的血就会冲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人们之间所有的感情比做水,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则为血。血比水浓,故父母之情,世间无与伦比。另一种解释:“血浓于水”是由“君子之交淡如水”引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