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双眸”的出处是哪里
“千里双眸”出自宋代陈坦之的《沁园春》。“千里双眸”全诗 《沁园春》宋代 陈坦之 睡起闻莺,卷帘微雨,黄昏递愁。正青翰音断,离怀几折,碧云暮合,千里双眸。思发花前,人归雁後,误记归帆天际舟。浑无据,但余香绕梦,频到西楼。风流。翻是花仇。谩长遣眉山翠不流。想哀筝绕指,鸿移凤咽...
“双眸千里”的出处是哪里
“双眸千里”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 至顺癸酉九日秋与亭赋》。“双眸千里”全诗《水龙吟 至顺癸酉九日秋与亭赋》元代 许有壬一亭飞出层霄,昔人似为登高办。双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汉。一片秋光,青山红树,断云斜雁。想人生尘世,难逢开口,但酬节、何多汉。细数年年今日,误清欢、半因...
“马傍松边立”的出处是哪里
“马傍松边立”出自宋代方恬的《遇昱岭》。“马傍松边立”全诗 《遇昱岭》宋代 方恬 直上最高头,无人独少留。万山皆在下,千里入双眸。马傍松边立,云从脚底浮。倚天一长啸,红日满沧洲。《遇昱岭》方恬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遇昱岭》直上最高头,无人独少留。万山皆在下,千里入双眸。
带里的诗句
400、千里双眸[宋] 陈坦之 《沁园春·睡起闻莺》401、千里家山入梦频[宋] 刘黻 《寄西弟六首》402、千里出山云有色[宋] 释文准 《十二时颂》403、楚泽云迷千里目[宋] 刘筠 《泪二首》404、师在千里外[宋] 陆文圭 《读史》405、明月人千里[宋] 黄彦平 《感事寄怀王彦舟侍郎苏景谟大夫》406、千里相民...
“尘鞅自束缚”的出处是哪里
艰然小羊额,喘若料虎头。甓石访岁期,负樵歌道周。百折快一眺,千里森双眸。峰峦何绵聊,脉络相缠缪。化钧妙融结,神工巧雕锼。长风动溟渤,洪涛簸瀛洲。居鳌出贔屭,游龙绕蚴醪。鲸鹏恣摩汤,虫鱼纷叠稠。万怪各起伏,千帆递行留。或坦若几席,或峨若冠旒。或排若剑戟,或剡若戈矛。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意思是:千里茫茫一片如梦一般,双眼璀璨如星光一般。出自金庸的《破阵子》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
“千里共襟期”的出处是哪里
“千里共襟期”出自宋代李公昴的《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千里共襟期”全诗 《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拾遗词至)》宋代 李公昴 云山叠叠双眸短。梦魂夜趁行人远。千里共襟期。吟风饮月时。碧溪穿翠峡。雪意蓬萧飒。安得翅飞来。冲寒同访梅。《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
“白雪架郢中”的出处是哪里
谢守镇宣城,叠嶂名有由。东阳敞八咏,吾闻沈隐侯。白雪架郢中,调高难和酬。黄鹤倚鄂渚,仙去事悠悠。赞皇谪滁上,作赋怀嵩丘。楼居出俗态,泽国多胜游。好景不遇人,安得名存留。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兹楼最轩豁,旷望西北陬。武昌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平...
双眸的引证解释 双眸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宋王禹_《月波楼咏怀》:“武昌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__,知他不是庸流。”。 双眸的引证解释是:⒈两颗眼珠。引南朝宋谢惠连《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宋王禹_《月波楼咏怀》:“武昌地如掌,天末入双眸。”《...
“风月不消钱可买”的出处是哪里
阑干徙倚豁双眸。插天万仞黄山耸,绕郭千寻练水流。风月不消钱可买,主宾须要味相投。四时景物俱疏敛,引得诗人竞唱酬。诗意:这座百尺高的楼阁,它的层层叠叠的梁柱显得非常雄伟壮观,楼檐上的扶栏使人可以倚靠并且放眼眺望。黄山巍峨耸立,高插云霄,绕过城郭的练水流淌千里。楼中的风景和月色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