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不能写错字吗?北大教授因写错字遭抨击!

文/王呈祥

​这是王岳川先生写的一幅书法,内容为李白《赠汪伦》诗(见下图)。

想必大家一定看到了作品上米黄色的三个圈,这是热心网友圈出的错别字,也正是因为作品中的“圈”,王岳川遭到社会大众的抨击。

第一,圈出的是“白”字。虽说是草书,但草法不准,可以说就是个错字。

第二,圈出的是“岸”和“踏”字。“岸”底部是“干”,草法是——横竖横,而作品中却用的是“千”的草法——撇竖横;“踏”左部是“足”,草法类似简写的言字旁“讠”,而作品却用的是“氵”的草法。

第三,圈出的是“深”字。也是一个错字,“深”写成了“添”。

王岳川是谁?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岳川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哇塞!这么牛叉的身份,写错字怪不得会遭人抨击。

倘若他只是个普通人,即便是错字连篇也不会有人过问,问题就出在了“名不副实”上——身份与行为不符。而先入为主的思维又告诉我们,专家教授是学术的权威,每写一字,每说一句都是权威。如今写字的行家也写错字,必然令人愤慨,以至于群起而攻之。

至于王教授书法的好坏,我们不做过多评价,这里只说一句:这种风格,我个人不喜欢,当然不喜欢并不代表不好。

书法专家该不该犯这种错误呢?从汉字的实用角度来说,不该,且不能被原谅。写错字会让观者误解,本来是说这件事,可能被理解成另一件事,南辕北辙。

前段时间看到一张信息截图,女儿出门没有带伞,后来下雨发信息给妈妈,让她给自己送伞。女儿:“妈,我的命没带,我在某某处,给我送命,要么给我发点钱,我买命也行。”妈妈:“究竟是买命还是买伞?”

从汉字的书法艺术角度来说,虽错,但可以被原谅。艺术不是单纯地将汉字写对,而是要将汉字的美推向极致,如果写对就是书法,那我们岂不都是书法家。

再者,古代书法家也不是没写错过,颜真卿、米芾、苏轼无一例外,就连“书圣”王羲之也没有避免。《兰亭序》全篇三百余字,其中将“岭”写成了“领”,“快”写成了“怏”,“晤”写成了“悟”等,并且还有几处涂抹。

其实,无论书写者是什么身份,首先他是活生生的人,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是人就会犯错。

我觉得,在当代我们都把“书法家”太当回事了,一说是某某书法家,就感觉很了不起似的。事实上,今之家非昔之家也,更不要说是艺术家了。他们不过只是会写毛笔字的人而已,什么“文化”,什么“底蕴”,什么“修养”,早已被某些东西洗劫一空。

对于艺术家的理解,我很赞同郭德纲所说的观点,他说:“什么是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内要有独特的建树,要能承上启下,形成独特的风格,有大批的追随者,对本行业能够起到发展作用。”

他们不是艺术家,我们就不要用艺术家的标准去要求,因为一旦要求,最终只会大失所望。与其看着上火,倒不如用平常心看待,我们雅俗共赏岂不快哉,你说是与不是?


书法家不能写错字吗?北大教授因写错字遭抨击!
从汉字的书法艺术角度来说,虽错,但可以被原谅。艺术不是单纯地将汉字写对,而是要将汉字的美推向极致,如果写对就是书法,那我们岂不都是书法家。再者,古代书法家也不是没写错过,颜真卿、米芾、苏轼无一例外,就连“书圣”王羲之也没有避免。《兰亭序》全篇三百余字,其中将“岭”写成了“领”...

帖学大师沈尹默:他的灵魂似乎专属书法
据历史的大背景考察,清朝流行馆阁体,参加过数次科考者其书写水平通常不错。沈尹默或许临习过祖父和父亲的书法,但文字资料没有记述。其间有朋友赠他《爨宝子》碑拓本,因未到能鉴其书法意义而弃如废纸。1902年,沈尹默随家迁居西安,遇父执仇涞之先生,爱其书法流利遂心摹手追。字写得漂亮固然不错,但漂亮在书法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教育传统
季先生说:“学者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学者书法不仅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学者书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北京大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学者都是书法家。他们深厚的学养,使...

哪位书法大师在北京大学历史上题写匾额最多
是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法学泰斗,是引碑入草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曾任北京大学燕园书画会首任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主任。早年...

书法家王岳川是谁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55年9月生,四川安岳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4年列为“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

周作人晚年是种什么心态?
不错,周作人曾经多次帮助过李大钊的后人,那是属于私人情谊,而非对于主义的信仰。周作人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也有一面之缘,但那是多年前的往事了。那时,周作人是北京大学名教授、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一个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青年,所以毛泽东到八道湾拜访周作人,是表示仰慕之意。而现在,...

北大校训(学风)是由哪位大学者、大书家题写的?
是李志敏(1925-1994)先生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法学泰斗,是引碑入草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曾任北京大学燕园书画会首任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主任。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

李志敏的介绍
如果李老师今天还在,那他的名气一定大得很。”他还说,李志敏先生在世时,谈到名气时曾对人说过“生前不鸣,死后留名”。这八个字,正是老一辈书家一生淡泊、精于书艺的真情写照。赵朴初先生作为佛教界的领袖,也积极参与推动书法的繁荣。鉴于赵朴初先生年事已高,我和李志敏先生,及当时还是北大青年...

欧阳中石逝世
欧阳中石, 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最勤。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

李铎北大教授
以及古籍善本导航系统等,推动了古典文学研究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李铎的专业领域涵盖了古代文学、文艺学以及中文信息处理,他教授的课程包括编程与古籍整理、汉字数字化研究等,还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如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和全球华人寻根网等,这些都显示出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