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总该万有而名法界,此法界悉为自己一心变造,叫法界唯心。 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 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是自心的分别和妄执,如“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唐·窥基《成唯实论述记》卷三)唯心还是“心外有法”成了区分佛教与其他学说的主要标志之一。经中多把心喻为“画师”,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在法相宗那里,称为“唯识”,注重于心的了别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对心有精细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还指出,在本质上,“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

修行人身不自在心要自在,中华五千年,你投胎在那个朝代,有那个你才满意,是春秋战国,秦汉劳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想在这肉身上自在很难,生老病死,心上自在容易,不怕死了,也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了,修行就修心,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无眼耳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生所以无死,这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因为无生,没有分别执着、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念出的佛号,出来的都是阿弥陀佛,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心造出来的,
华严经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相由心生!心不变,万物不变,心不动,万物皆不动!

放下 顺其自然 平常心 理智面对

出自《华严经》第四会—『觉林菩萨偈』最后一句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

佛法认为法界即是妙明真心,一切事物完全是自心的显现,然后安立一个假名。迷人把自己的思维意识当做自己心,把肉体当自己身。才导致轮回不已。打个比方,一根绳子,在某些人的眼中是行凶的工具,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救人的工具,在某些人的眼里什么都不是,在某些人的眼里可以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救命的稻草。绳子只是绳子,是每一个众生自己内心的变化让绳子成为了不同的代言,一切现象也因为心中的想法不同而成为内心错误幻想的投影。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因此,如能真实现观法界本为真心所造,能现观此真心出生万法的微妙运作;则是了知“三世一切佛”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明心见性具足,乃至进入初地的菩萨。而这个“真心”,是“三世一切佛”赖以成佛的根本,是佛法第一义。若无此真心,三藏十二部经典就要重写。一切佛经,都是在不同层次上围绕这个真心而宣说。不同根器的人,不同阶位的菩萨,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利益。
然而,这一句普遍被误解,绝大多数人将这个“心”理解为“意识觉知心”;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一切凡夫无始劫以来从未触证过这个能造万法的“真心”(若触证,则已是悟后菩萨)。日常所知,乃至打坐入定,定中的“离念灵知心”,皆是意识心,一切凡夫以此妄心为“我”,所以不知此一句所指为何物。
但是,如果是高坐法座,为人说法的“大师”,就不能这样说。因为,就算没有触证真心,身为凡夫,但是,因为信受佛说,而知道这一句所说的“心”是指一切有情个个具足的“真心”。又名:心,如,佛,法,唯心,唯识,诸法,实际,自性,如来,法身,涅磐,如来藏,非心心,涅磐本际,阿赖耶识,诸法实相...... 等等名,绝非“意识觉知心”
唯有此心能造万法,意识觉知心无有出生万法的功能。若意识心有此功能,则是“气功大师”所说,诸如“意念搬运”等;或者是“催眠师”所说,是“心理暗示”。并非佛说。
真心种种体性“唯证乃知”,而未悟凡夫却可以熏习“真心”的种种体性,种种功德;大乘诸经,处处弘扬;难以言说。末学不昧浅陋,略举《心经》、“六祖见性偈”说此“真心”如下:
一 .《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真心的一部分体性:
“不生不灭”:是说真心从来没有出生过,因而永不坏灭;我们知道,凡有生者,必然断灭;世间万法,莫不如此;唯有真心有此体性(不生不灭性);因而往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也是成佛之本。愚迷不知此义,以能见闻觉知之“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心”等等为往来三世之主体,以此妄心不灭;是为“常见外道”;或是以为真心妄心皆是虚妄,则死后一切断灭,无有前身,亦无后世;是为“断见外道”
“不垢不净”:是说真心“本来自在清净”,却能含藏无始劫以来一切善不善业种。若是断除一切种子的污染性,则究竟成佛。比如墨水与水,水性无二,净染有别。其次,若含藏业种之心有生灭,则无始劫以来所作业因即随此心断灭而断灭,“如是因,如是果”即成虚妄;必有一永不坏灭之心携带业种,才可能在因缘聚会时现起而受报;愚迷不知此义而责难:“既是污染,云何名为真心?”
“不增不减”:是说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切众生之自性与诸佛无二无别,不因修行而有所增加,亦不因任何恶法而减少。但是,所含藏之种子却有差别,悟后实修,一一断除种子所含污染性,却不损真心本身一分一毫。若是有“增减”之心,必有变易,即有变易,必定生灭无常,有何“真”可言?,求之何益?
二 .六祖见性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包含了真心的一部分体性和功能:
“本自清净”,如上“不净不垢”义,自性本身不可能污染,所含业种才有污染。
“本不生灭”,同于《心经》“不生不灭”义,若有生灭,则是虚妄;不名“真实”“实相”。
“本自具足”,是说自性非修而得,本来自在,本来圆满;前无今有谓之“得”,自性无始劫以来就存在,所以不可名为“得”;所以《金刚经》云:“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心经》云:“无智亦无得”。愚迷不知此意,以为“得法”,其实凡能“得”之法,必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偈)。无所得法,才是“诸法实相”。依此无所得法,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无动摇”,是说自性“如如不动”,远离见闻觉知,永不触六尘外境;你入地狱他不会悲伤,你生天界他也不会欢喜;只是默默地储存着你无始以来的一切善不善业种。
“能生万法”:即是本文“一切唯心造”之义,真心本体,如如不动,应是没有作用,然而,如无此真心常住,不仅一切有情顿成死尸,而且亦无世间万象之出生。因此,真心有大用,有大功德;因此说为“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山河大地器世间是由众生“共业所造”,是自性的功能;其次,能见闻觉知的种种心,也是由此自性出生。六祖明心见性后,如实现观此真心的微妙,故有此言。
复有人因误会“一切法空”而否定这个本来自在的,真实不虚的“真心”,以为此真心也是“因缘生灭”。十八界一切万法皆是“因缘而生”,缘尽则必定坏灭。但是,真心却非“缘起法”。是永不坏灭之法,必不在十八界法之中。有经为证: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故知“法身”不在“一切法”之内。

楼主 您好

后学浅漏,就自己所知分享师兄。

略解:

如果众生想要真的明白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已成佛、当成佛、未成佛者)的真实法身,应该观察诸法的功能差别(界即是种子,种子就是诸法的功能差别)中,虽然诸法显现的过程都是生灭无常相,然而此生灭相却同时也有不生不灭的法性如如显现,因为这些生灭的诸法都是源自于此不生不灭的法性--真如心假藉诸缘而直接、间接、辗转的出生。

后学举个公案(虽然在网路上不适合举禅宗公案,然而为了能让师兄更明白,必须举出一下)

某僧人在某位禅师座下多年,每次僧人请问佛法大意,请禅师开示时,禅师每每说:打扫去!,不然就是田里种田去!,或是山上砍材去!等等劳动。

经过了几年,此僧人终于忍不住了,疑情也正浓了,于是请问禅师:学生每次请老师开示,为何都是做杂事,而老师都不为学生开示呢? 禅师就说:我哪一次没给你开示?(禅师够老婆,已将自家宝藏显露出来,无奈此僧此时依然) 僧人反问:难道这就是佛法?(注:依旧如瞎如聋,还要第二杓水!) 禅师大喝:你这样是诽谤我、诽谤诸佛!无奈此僧依旧不懂,问:师父生气瞋骂也是佛法吗? 禅师老婆心切,见他疑情正浓,再度为他:你懂什么是瞋骂吗?嗄? 此僧言下大悟,便知禅师几年以来日日露法身,从来不欺他。

若欲了知此真实义,必须勤修六度万行,还要发起菩萨种性,因缘成熟时,必能一念相应!!

愿 亲证本心 大悟成片


如何理解“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_百度知...
1. 如果您希望深入理解“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佛学哲理,首先需明白这句话的含义。2. 它告诉我们,想要洞察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陀的本质,就必须审视法界的本质,认识到万事万物实际上是由心所造。3. 换句话说,三世诸佛的存在和教义,并非独立于众生的心意识之外...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
这是华严经里的一段偈子,如果翻译成白话的话,可以这么说:如果凡夫想真正了解和知道三世十方一切佛陀的真实境界。那么应该用心的去观察:法界之中的一切法,都是由心识显现出来的。本经句的重点在于“应观法界性”,华严宗称法界为"一真法界”,一即是独一无二,即是不二法门;真,即是真实无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此句的前一句是什麽?
此偈出自《地藏经》觉林菩萨偈。前头的内容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做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
1. 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指的是想要深入了解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陀的境界和教义。2. 应观法界性,意味着应当用心去观察和理解法界的真实本质。3. 一切唯心造,表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由自己的心灵所创造和显现的。4. 这句经文的核心在于认识到,通过深入了解法界的本性和真实面貌,我们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总该万有而名法界,此法界悉为自己一心变造,叫法界唯心。 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 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此,如能真实现观法界本为真心所造,能现观此真心出生万法的微妙运作;则是了知“三世一切佛”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明心见性具足,乃至进入初地的菩萨。而这个“真心”,是“三世一切佛”赖以成佛的根本,是佛法第一义。若无此...

经书上的“觉林菩萨偈”是什么意思呢?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现在讲个公案,在唐朝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有位出家人,名叫王明干,是洛阳人。虽然出家修行,但无戒行,又不修善。有一天,因病...

如何理解“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_百度知...
略解:如果众生想要真的明白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已成佛、当成佛、未成佛者)的真实法身,应该观察诸法的功能差别(界即是种子,种子就是诸法的功能差别)中,虽然诸法显现的过程都是生灭无常相,然而此生灭相却同时也有不生不灭的法性如如显现,因为这些生灭的诸法都是源自于此不生不灭的...

如何理解“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_百度知...
这句话的意识是:如果众生想了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诸法要义,就是观照世间一切万法之本性、本质,皆是众生心所感召、造就的业相,是心性作用的影现。简单的说,就是让众生不要执着世间虚妄不实的妄相,如果执着五欲六尘,就会起贪嗔痴,进而造诸业行,后随业受报,起烦恼痛苦。若放下执着...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意思?
三世是三个过程。 人是在五行之中-五行是相克的-(年纪大了头发花白-体力衰竭等-是正常现象)这个阶段为-过去。觉悟了开始步入修行之道-水火既济-修的是五行相顺-(五行相顺-顺天道-不再受天的谴责了也就是在消业)这个阶段为-现在。见性就是见到了自性--前世直到初衷--再修回原始也称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