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

意思:

1、孝顺:~子。尽~。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丧服:穿~。戴~。

读音:xiào

笔划:

引证: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翻译: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引用:《礼记·祭义》: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解释: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扩展资料

组词:孝衣 、守孝、 热孝 、吊孝 、孝女 、孝道 、孝顺 、谢孝、 孝子 、孝服、孝敬 、穿孝、 不孝 、孝心。

1、孝衣[xiào yī] 旧俗在死了尊长后的一段时间穿的白色布衣或麻衣。

2、热孝[rè xiào] 祖父母、父母或丈夫去世不久身穿孝服,叫热孝在身。

3、吊孝[diào xiào] 吊丧。

4、孝女[xiào nǚ] 对父母孝顺的女儿。

5、孝道[xiào dào] 〈名〉孝敬老人的品德;奉养父母的准则。

6、谢孝[xiè xiào] 旧俗指孝子等向吊唁的亲友行礼,特指服满后拜访吊唁的亲友表示感谢。

7、孝子[xiào zǐ] 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8、穿孝[chuān xiào] 旧俗,人死后亲属和亲戚中的晚辈或平辈穿孝服,表示哀悼。

9、尽孝[jìn xiào] (对父母和长辈)努力履行孝道。



孝字是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融成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孩子念念背负着父母,就是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圆满。 古代的孝子,确实都能时时刻刻念着父母。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孝子叫曾参。有一次曾参上山砍柴,正好朋友来找他。曾参的母亲为人忠厚,想到朋友远道而来,一定要让他见到曾参,否则对朋友会过意不去,所以急得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下去,曾参顿感心痛,心想一定是母亲出事了,于是立刻快步赶回家去。回家见到母亲,马上跪下来说: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何我的心一阵痛?母亲解释说:因为有朋友自远方来,想叫你赶快回来,迫于无奈才这么做。所以,古代为人子女者,确实是念念想着父母。 我们对父母有没有这样的态度?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没有人教我们要孝顺,每天脑子里想的可能都是自己。我常问小朋友:小朋友,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东西吗?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再问他们:妈妈知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他们说:当然知道!还说了好几样。我就告诉他们:妈妈念念为你着想,都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妈妈这样照顾你,你是怎样反馈他*的?居然连妈妈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借此对比,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这么爱护我们,而我们却连父母基本的生活都不了解。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奉养父母。所以,我跟小朋友说: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先买什么?先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 古人有这样的孝心,是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所做出的好榜样,再加上教育是以孝为本,从小就教孝道,邻里乡党见到孝子,都非常佩服、尊敬,甚至于效仿,所以社会风气很好。现在社会上要听到孝子很不容易,因为圣贤教诲已经断了两三代,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感恩老师!

孝的意义是什么??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把孟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不是大众所谬传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认为最不孝的,是对长辈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孟子原话中并没有说其它的两种不孝是什么。 
后来汉代赵岐写了《十三经注》。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翻译成现代文: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可见赵歧也不是说断绝后代为最不孝。他认为最不孝的就是容忍父母去干不义之事,而作为后代不劝说。后又经过不明真像的群众以讹传讹,就有了如今的这种错误解释。翻看原文可以得知,我们的理解如同“秀才认字认半边”。
正因为这种误传,而使得封建社会中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曲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老百姓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的便有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儒家学者赵歧所说的不孝的第一条,即最不孝——“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而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不管父母说的对与错,都要全盘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对人伦(人权)的压制。从现代的眼光看,儒家对孔子的修正、补充是一种进步。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与当时的政治利用也不无关系。所以现代社会看待孝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意思:
1、孝顺:~子。尽~。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丧服:穿~。戴~。
4、姓。
读音:xiào
笔划:

引用: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解释: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扩展资料组词:孝衣 、守孝 、热孝、 吊孝 、孝女 、孝道 、孝顺 、谢孝、 孝子、 孝服、孝敬、 穿孝、 不孝 、孝心。
1、孝子[xiào zǐ] 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2、穿孝[chuān xiào] 旧俗,人死后亲属和亲戚中的晚辈或平辈穿孝服,表示哀悼。
3、挂孝[guà xiào] 戴孝。
4、重孝[zhòng xiào] 最重的孝服(一般是子女为亡父亡母所穿的孝服)。
5、孝经[xiào jīng]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
6、昭孝[zhāo xiào] 宣扬孝道。
7、含孝[hán xiào] 所怀的孝心。
8、行孝[xíng xiào] 遵行孝道。
9、孝孙[xiào sūn]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10、出孝[chū xiào] 既葬后除丧。孝,居丧之谓。
11、孝武[xiào wǔ] 即汉武帝刘彻,西汉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什么是孝
孝,即孝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孝的基本含义 孝,简而言之,就是对父母的尊敬与赡养。它涵盖了尊敬父母、关爱父母、照顾父母直至死后安葬等多个方面。在传统文化中,孝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二、孝道的深层内涵 孝不仅仅...

孝是什么意思?
意思:1、孝顺:孝子。尽孝。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3、丧服:穿孝。戴孝。4、姓。拼音 :xiào

孝是什么 孝的意思
1、“孝”,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xiào,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孝”的基本含义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如孝敬、孝廉;引申含义为居丧的事,如守孝、吊孝。2、在日常使用中,“孝”也常做名词,表示丧服,孝服,如穿孝,带孝。

什么是孝如何做到孝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

什么是孝
孝,是尊敬和关爱父母的行为。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和照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尊重和关爱。孝的本质是亲情的表达和传递,是对父母无私付出的一种回报和感恩。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爱与责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孝的具体表现有很多方面。首...

孝的含义是什么呀?!?!?!?!
孝释义:1.孝顺。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 3.丧服。 4.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

孝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孝字是老字省去右下角,和子字组合而成,因而,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篆体孝字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是解释孝这个字的由来,孝是会意字,是由老省略了匕,和子两部分组成的。

孝是什么意思
孝的意思: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孝(拼音:xiào)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孝的造句:1、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国家。人无小孝无爱,人无大孝不忠。2、孝顺,孝顺,越孝越顺。3、儿孝不...

孝是什么,什么才是孝?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汉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

“孝”是什么?
意思:1、孝顺:~子。尽~。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3、丧服:穿~。戴~。4、姓。读音:xiào 笔划:引用: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解释: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