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是誰發明的?求解答

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
火藥主要成分中的硝石、硫磺、木炭,在古代都是重要的藥材。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裏說:火藥能治瘡、殺蟲、避濕氣、去瘟疫。
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瞭解到木炭是比木柴更理想的燃料。
後來人們知道硫能和銅、鐵化合,可是硫容易著火飛升,性質活潑難以控制。於是人們想方設法緩和硫的藥性。
後來,研究煉丹術的術士開始實驗,把各種各樣的物質跟硫混合在一起加熱或燃燒,而當他們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放在一起燒煉時,有時會發生爆炸,這樣就發明了火藥。
其實,煉丹是一種化學反應的試驗,雖然煉不出什麽靈丹妙藥,但正是煉丹術為人類留下了早期化學研究的豐富遺產,成為近代化學的搖籃。
火藥就是煉丹家的偉大貢獻之一。他們在長期研究中發現,把硫磺、硝石、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就能製成可以爆炸的火藥。
火藥在軍事方面的早期運用就是在火箭杆上綁上一團火藥,點著引線扊用弓發射出去,殺傷敵人。後來又出現了火炮。由幾十個士兵扯動繩子,火炮包就被彈射出去,拋到敵陣地,造成大面積殺傷。
宋元時期出現了管形火器,即用竹筒製成的突火槍以及銅、鐵鑄成的筒式火炮。火藥應用的另一個突出成就,是具有推進和發射功能的火箭的發明。
現代社會中,火藥更是發揮了它的重要作用,比如在開礦山時可以用來炸山;在衛星發射時,可做送衛星上天的動力等等。
小結:火藥是煉丹家在無意中發明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木炭。火藥在軍事上有巨大的作用,像槍支、彈藥、飛機、大炮、火箭的發明都離不開火藥。(本文摘錄自e世紀十萬個為什麽?)

火車是誰發明的呢?

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是史蒂芬孙发明的。

笔由何人发明?自古就有蒙恬造笔之说,但查「史记」蒙恬传却没有造笔的事,只有张华的「博物志」有「蒙恬造笔」的记载。秦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天下,蒙恬因功被拜为内史,这个职位,与用笔有关,因为撰稿、撰述和抄写公文,乃是史官的职责,这也许是导致蒙恬改进书写工具的原因。博物志说「造」笔,但「造」的意义,不一定是发明,也可说是「制作」。 马缟的「中华古今注」有一段话,或许可说明世人认为蒙恬发明笔的误会,「牛享问曰:『古有书契,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拓木(亦作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非兔毫竹管也。』」也就是说,蒙恬只是用枯木及鹿、羊毛等,制造了他们秦国所用的笔。马缟的这一注解,与晋朝崔豹的「古今注」相似,注中也说「蒙恬始造即秦笔耳……」。 实际在蒙恬之前,古代的文献,早就有用笔的事,如「尔雅释器」有「不律谓之笔」。「礼记」「曲礼」有「史载笔,士载言」,「物原」有「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易以刀书,虞舜造笔,以漆书於方简」。「尚书中侯」有「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写之」。其他还有「战国策」上记载齐后将死时,叫她的儿子「取笔牍受言」的故事。徐坚根据尚书及曲礼的史实,在他的「初学记」中,较明白解释世传蒙恬造笔的原因:或者当时的许多国家没有笔的名称,只有秦国独得,蒙恬更将笔「损益」(改良)罢了。 笔究竟是何人发明,恐怕很难找到答案,只可说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人。从近年古代文物的发现,可以证明竹、帛上的文字图画,是使用毛笔的,并且还有用竹、木枝杆做的毛笔实物出土,如一九五四年,长沙古墓中发现的战国笔,笔管与笔套(整支笔装入套中),却是竹制,笔头是动物毛,可能是兔毫,笔全长二一公分,套长二三.五公分。商代及周朝的金器款识,很显然不是硬笔写了来翻铸的。殷商的甲骨文卜辞,看得出来是用毛笔写后再刻。中研院董作宾故院士,在他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还说到在公元前一四○○年-一二○○年间的牛骨上,有用毛笔和墨汁已写好文字还没有契刻的。同样情形,在陶器上,安阳出土的殷代陶片中,也有一个以笔墨书写的大字-「祀」。 更早一点,在史前时期,从河南仰韶及西安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彩陶,上面的花纹、卷企和符号,都必须用软的毛笔才能画成。又在甘肃辛店发现的彩陶,上面有人、鸟、大及车轮等图画,有些学者认为那是中国较原始的图画文字。近百年来陆续出土的古陶甚多,至秦时已汇集陶文八百余字,能辨识者不到半数。


火藥是誰發明的?求解答
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火藥主要成分中的硝石、硫磺、木炭,在古代都是重要的藥材。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裏說:火藥能治瘡、殺蟲、避濕氣、去瘟疫。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瞭解到木炭是比木柴更理想的燃料。後來人們知道硫能和銅、鐵化合,可是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