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有了名字还要有字?那有什么意义?

字一般指表字,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

现代除了知识界和文化界的大家仍然使用外,普通老百姓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有些喜爱历史学的人拥有表字,比如李浩然字子檀,周启星字承启,张策字竹朿。

举个例子来讲一下字的作用:我们平时称谓他人之时,常用姓+职务,如,张大夫,李老师,王主任,赵师傅等等,但同姓者甚多,如一个学校可能有多位李老师,一个医院可能有好几位张大夫,若是呼其姓名则太过无礼,又使人感觉太过正式。若是两人关系较近,直呼其名则使人觉得关系疏远。

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字





你看过京剧诸葛亮出场时的自报姓名吗?他是这样报的:
山人复姓诸葛 名亮 字孔明 道号卧龙。(你可能会吃惊的说 啊 这么长!其实不长,按说他还没有报完,没有报他的小名)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这么长?听我一一道来: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爷爷和父亲都有名,也有字。爷爷回答说:“名是祖辈给取的(留的)也是祖辈叫的,你长大成人以后(用现在的话来说,等于说我们参加工作以后)一般人那能乱呼你自己的名讳。所以说人就得有个字”。当时我看到爷爷和父亲的名片正中三个大字就是姓和字。名只是用小点的字后赘在下边所在地名的前边。(据我所知“字”都是自己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
名和小名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名是按家谱取的,非常郑重其事的。而小名是孩子刚出生后随意给取的。为了表示亲切,小名可以用“猫娃”“狗娃”……这些很俗的字眼。名就绝对不能这样乱取乱叫了。
因而一个人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小名(也可叫乳名)。可以随意取个亲切的、顺口的名字;有的按属象取叫“虎娃”“龙儿”……等;有的人讲迷信、觉得小名越难听,孩子的生命就越旺盛,还有取“瘸子”“尿罐”的……等。
(二)名,是要登入家谱的,是最尊贵的,是长辈和老师取的,也是长辈和老师(包括以后的上级)叫的。为了显示其尊贵,在一般公众场合是不能使用的。
(三)字,是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也有请名人或博学的人给取的)字是在公众场合用的,也是成人后用途最广的。字不只是古人有,近代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包括许多普通人都是有名有字的。蒋介石称呼他部下的高级将领时一般就不称字,而是直呼其名来显示他的父辈的身份。(电影上经常能看到)你看过《三国演义》上的那些人物都是“字”。如刘备(名玄德)关云长(名羽)张飞(名翼德)赵云(名子龙)……等。
(四)号,是外界(或皇帝)依其才能、智慧、成就等加给的封号,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就号称其为“卧龙”先生。《水浒》上的“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这智多星、拼命三郎都是号。
(五)笔名。如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仁。鲁迅就是他的笔名。
(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人的名字又有所变化:封建社会姓刘的姑娘嫁给了姓赵的人家,出嫁后。她的姓名就成了“赵刘氏”。现代人也有用这种办法取名的,所不同的只是把那个“氏”字换成了她自己的名字,如“张凤英”嫁给了一个姓陈的丈夫后名字就改成了“陈张凤英”了。(香港妇女结婚后这样取名的人很多)

古人于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可简单地概括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





古时不能直呼大名所以有字

古人为什么有了姓名还有字呢?‘字’是什么意思?

古人呼名,是有许多忌讳的。《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自谦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如果他人是平辈,关系好,必称字而不用名,以示亲切。生疏的人之间称名,长辈或者高者对下称名。但用字称呼某人,则表现了特别的关系。

拓展资料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常见的有:
1.长幼排序: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长兄,字孟跛;
2.意义相同: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
3.意义相近: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表字

严格来说,名和字在来源上是不同的。
名,是出生后,父亲给取的。字,是成年礼上,嘉宾给取的。
所以,一个来源于老爹,一个来源于嘉宾。
后来,名字还是由父亲取,但不是不能改,遇到牛一点儿的嘉宾,不仅可以给取字,甚至给你改名字。
比如,曾国藩原名曾子城,科举取第后,就被主考官改成曾国藩。


但,不管怎么取名取字,名和字之间一般都要有相关性。简单说,就是得玩文字游戏。
这种相关性的文字游戏可以玩出很多花样。随着汉语发展的越来越丰富,名和字之间的可以玩出的花样就越来越多。
怎么理解这种相关性呢?还是通过举例子来讲吧。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字居武。子城和居武,有啥相关性?出自《孟子》的一句话,“曾子居武城”,意思是曾子住在武城这个地方。而曾国藩一家的族谱正好能够追溯到曾子,所以曾子城字居武,就把“曾子居武城”全给用上了。


曹操,字孟德。出处大体是《荀子》,“夫是之谓德操”,道德和操行全都有了。至于曹孟德以后是不是这样,那就不能怪在名字上了。
苏轼,字子瞻。出处应该耳熟能详,是《左传》的“曹刿论战”一篇: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其中登轼的轼是车前横木,望之的望与瞻意思一样。那这个子是干什么用的?而且好像很多古人中的名字里都有子。春秋战国时候,子是姓,之后就成了虚词,但老被用。


杜甫,字子美。甫、子,都是取名常用的虚词,算是对男人的美称。杜甫这个名字就牛了,把这些好词全给用了一遍。名甫,就是美男子了;而字子美,还要再说一遍就是美。


当然古人取名字也会比来比去,人不见得能比过你,但名字一定要压你一头。比如关于韩愈的一个故事:韩愈的大哥名“会”、二哥名“介”。韩会和韩介,这俩名字牛吗?会和介都是人字头,所以有出人头地的意思。但韩愈的愈就更牛了,“愈”也是人字头,却有超过的意思,出人头地不够,还要更上一层楼。后来韩愈科举屡屡不顺。这时候就开始怪名字了,认为这名字过犹不及了。于是,他就从自己媳妇卢氏的一首诗中取了一个字“退之”。原诗是: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字,还有这个警醒的作用啊。当然有,而且这类作用的例子还不少。比如文学家朱自清字佩弦,但可能是觉得自清太柔了,而自己本人又性子慢,所以取字佩弦,让自己做事干练一点儿。
同时,名和字的关系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名字的读音和意义。
比如明末清初的藏书家董说,他的名字里的这个“说”,到底是读yuè还是读shuō呢?应该读yuè,因为他字雨若。这个名,与商朝的傅说相关联。其中《尚书》“说命”一篇中,商王武丁,就把傅说对自己的意义比作雨水对干旱的意义,就有若雨一说。
还有,曾参的参应该怎么读?现在我们一般都读shen。但实际上,应该读can。因为曾参字子舆。在古代“舆”是车的意思。而一辆车应该有几匹马拉是有讲究的,其中大夫一级是用三匹马拉,称“参舆”,这里就读can。所以,曾参字子舆,就是把“参舆”这个词给拆了,应该读can。


名和字要呼应、要有相关性,是个一般规律。
但可能因为典故用得太深奥,所以有时候不太好找。还有就是有些人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取字,于是不按规矩出牌自己改字玩。这就让人挠头了。
仔细品味名和字的联系,还是很有意思的,权可看作一种文字游戏。但现在就没有取字一说了,一名走遍天下,这也倒省事了。


古人为什么又要取名字又有字有号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

古人已经有了名字,为何还要取字和号呢,这样岂不是很麻烦?
再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乐天,他也有个号是香山居士。古人的名字确切地说,应该是分为名、字、号这三种。名就是对自己的正式称呼,字就是对这个称呼的延续,号则表示自己的志向。那么为什么古代人要这么麻烦,不光有名,还要有个呢?原来这都要从古代的一本书说...

为什么古代人除了本名,还要额外取一个字号?
现代的名字通常是指人的姓名,但是在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大部分人除了名,还有字,甚至有些人还会有号。名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称号;字是名的解释或者补充衍生出来的,又称表字;号是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名字以外的自称。古代长辈对小辈是称名不称字,平辈和尊辈是称字不称名。在古代,...

为什么古人除了名字还有字还有号什么的
号是有一定的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古代人为什么名字后都有个字什么什么的
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

古时人们为什么已经有姓有名字,还要起“字”和“号”?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为什么要起完名还说字什么,号什么,总之不知道过去人的名字怎么有这么多的叫法 解析:古人的字和号 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年纪,就要行冠礼,取表字。《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中的“冠字”就是这个意思。《史记·老子列传》:“姓李氏,名耳,字伯阳。”...

古代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名与字之间有什么必要联系吗?
对于现代人而言,名字这就是我们的称谓,两者之间并无区别。而古代人的名与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古代,名是在出生时起的名字,在家中供长辈称呼。而字是成年之后才有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是供他人称呼自己的。要说名与字之间的联系,有以下几种:一是意义相同。即名与字...

为什么古人既有名了,还要再来个字?
字,是一个人名的注解、补充和延伸,便于区分兄弟几个的不同。古代中国人认为直呼姓名是不礼貌的,所以把名叫做“名讳”。字,也叫做“表字”,表就是表示、表达的意思。字一般是自己起的,须与名相对应。号,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一般失意文人、贬谪官员都有号。普通百姓也可以有字的。比如刘邦在布衣...

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还要带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名字之所以要带字,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在一个人成年之后,需要有一个字来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名字,这第二个名字就是用来在平辈之间相互称呼。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古人的字并不是像名字一样,从刚出生就会获得的。“字”是我国独特的命名系统的产物。在古人的一生中通常会获得两个名字,...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那么,古人既然已经有了“名”,为什么还要特意取一个“字”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按照古代的礼仪,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字,或者晚辈称呼自己,地位高的人也可以称呼地位低的人的名字。但如果同辈之间或者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直呼其名,那就是不礼貌的,会显得尊卑不分。因此,孩子成年后,为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