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太平天国虽然用宗教信仰笼络了一大批人为之浴血奋战,但在14年的征战过程中投降清军的将领也不在少数,其中甚至不乏封王封侯之辈,下面就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供大家参考。

军帅周锡能

1851年12月,太平军驻守永安期间,军帅周锡能叛变降清,可算是太平军降清之始。周锡能,广西博白人,参加金田起义后受封军帅之职。军帅是太平军中的高级将领,统领一万二千余人。

周锡能是在回博白招兵,返回永安时被清军劝降,赏六品顶戴。在潜入永安准备与清军里应外合时被杨秀清察觉,借“天父临凡”之名进行审讯,周锡能认罪之后被斩首示众。

国宗韦俊

韦俊又名韦志俊,是北王韦昌辉之弟,广西桂平人。天京事变爆发后,北王韦昌辉被杀,韦俊遭杨秀清义弟杨辅清处处挑衅,又遭洪秀全猜忌不受重用,走投无路的韦俊于1858年向湘军水师统领杨岳斌投降,被封为参将,直到1884年5月8日病逝于安徽宣城,是太平天国降将中少有的未死之人。

小将陈国瑞

陈国瑞,湖北应城人。十几岁投身太平军,后投降总兵黄开榜,被收为义子。陈国瑞早年在太平军中只是一员小将,投降清军后因作战勇猛,打仗时头戴红盔,身穿红甲,人称“红孩儿”。

先后归属于袁甲三、吴棠部,后归僧格林沁调遣,陈国瑞降清后一直战斗在剿捻前线,深受僧格林沁赏识,引为麾下第一大将。捻军平定后,寓居扬州,后因获罪发往宁古塔充军,1882年(光绪二年)卒。

监军程学启

程学启,安徽桐城人,为夺避仇敌而投身太平军,驻守安庆要隘集贤关,因作战勇猛,受封监军之职。1860年,湘军曾国荃部围攻安庆,程学启被劝降,转投湘军。

1862年,程学启率开字营调入淮军序列,归李鸿章调遣。此后程学启攻奉贤,下清浦,克昆山,成为淮军名将。1864年,在攻占嘉兴的战役中头部中弹,伤重毙命。

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

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等人都是苏州守将,是忠王李秀成的得力干将。1863年11月,李鸿章率节节胜利的淮军进逼苏州,李秀成接到洪秀全严诏,命其率军回援天京,把守城重任交给了慕王谭绍光。

郜永宽、伍贵文见大军压境,均有献城投降之意,秘密派人与李鸿章联络,狡猾的李鸿章让郜永宽等人先纳“投名状”,把慕王谭绍光的人头挂在齐门城楼便相信他们投降的诚意。1863年12月4日,郜永宽、伍贵文将谭绍光杀害。不久,李鸿章无视“杀降”的恶名,将郜永宽、伍贵文等八名降将统统杀害。

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初期,永安建制时受封的五王之一,也是太平天国最具威望之人。天京事变爆发后,回京主持政务的石达开遭洪秀全猜忌,一怒之下率部出走。

1863年6月,转战数千里的石达开率部来到大渡河畔,因河水暴涨,无法过河,遭到清军的围追堵截,形势危急之下,石达开为了留下数千将士的性命,“舍命以全三军”,向四川巡抚骆秉章投降。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受凌迟酷刑,至死未发一声。

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的擎天柱石,自陈玉成死后,李秀成独撑危局。1864年7月20日,在保护幼天王逃出天京后与之失散,在南京城外方山被俘。

李秀成被俘后写下7万余字的《李秀成自述》,颂扬湘军及曾国藩之外,还表达了愿意出面收服太平军余部的愿望,但史学界一直对李秀成是否真正投降存在争议。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曾国藩下令处死,时年42岁



清廷对太平军俘虏和投降者一般都不会手下留情,而是直接将其解决掉,典型代表就是翼王石达开,以及忠王李秀成。不过,韦俊、程学启、丁汝昌、冯子材等人则得到重用,并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


我们先来看韦俊,此人是太平天国的国宗,北王韦昌辉的弟弟,是天国高层投降清朝的第一位核心人物,负面影响很大。至于地位显赫的韦俊为何要投降清廷,而不是继续忠于自己的天国,原因就在于洪秀全、陈玉成、杨辅清等欺人太甚,屡次无故借机挑衅,甚至要谋害他性命,以致他不得不归顺曾国藩。韦俊本就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攻坚与防守能力不亚于翼王石达开,否则不可能镇守华中重镇武昌。

投降清廷后,韦俊自然要拿出点诚意,既是为了消除朝廷的疑虑,也是为了报复自己在天国所受到的屈辱。1861年夏,湘军与太平军对安庆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陈玉成、洪仁玕、林绍璋等几十万大军与曾国荃吉字营开展激战。此时,对安庆防务情况熟悉的韦俊向曾国荃提出攻击安庆北门户枞阳的建议,并主动担任前锋,陈玉成由此大败于集贤关,不久,安庆陷落!

正当攻打安庆的关键时刻,一位驻防安庆的小将投降了湘军,此人就是名震一时的骁将程学启。说到此人,估计大伙肯定不熟悉,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不过别急,待会你就知道他的威力有多大了。既然是投降者,那自然就得有点献礼才行,否则难以取得信任。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献搞穴地攻城之术,待安庆被攻陷后,带兵冲入缺口,手刃太平军。第二件事则是,做纳王郜永宽工作,引诱其投降,诛杀慕王谭绍光,将苏州城献上。第三件事,攻略江浙,大肆烧杀,但攻击嘉兴时,中散弹而死!

令人气愤的程学启虽然死了,但他部下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即是后来担任北洋舰队提督的丁汝昌。此人和程学启是老乡,都是安徽人,也一同在安庆争夺战期间投降曾国荃。丁汝昌最擅长的是骑兵作战,无论是在江苏、浙江剿灭太平军,还是北上追击捻军,他常常身先士卒,令敌军闻风丧胆。正是因为他在平定内乱中所立战功无数,所以左宗棠西征时就想把他纳入麾下效力,不过被李鸿章留在了天津,干水师这一行。很遗憾,外行指导内行,后果相当严重,甲午海战中,中日展开对决时,他指挥失误,以致黄海战败。

因为在甲午战争中表现不佳,丁汝昌深受后人诟病,说他是典型的投降主义者,丝毫没有民族血性。不过,另一位归顺清廷的将领就十分幸运了,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后人敬仰,他便是令法军闻风丧胆的老将冯子材。此人早年加入广西天地会,是凌十八麾下的一员悍将,不过在前往金田参加起义的中途被清军击溃,转而投向清军,先后隶属向荣、张国梁部。

冯子材作战勇猛,敢于身先士卒,但缺乏必要的大局观念,所以屡次被英王陈玉成吊打,搞得几乎全军覆没。不过,他非常善于防守作战,镇守镇江四年内,击退太平军百余次进攻。1885年4月,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击败法军,并乘胜南下追击,收复文渊、凉山,此为震惊世界的镇南关大捷。很遗憾,他的胜利果实被李鸿章葬送了!

总而言之,在这些归顺清朝的太平军将领中,冯子材最值得后人敬佩。他内战外行,外战内行,为中华赢得反对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胜利!



清廷通常不会对太平军的俘虏和投降表示仁慈,而是直接解决了他们。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王毅达凯和忠实的王立秀成。然而,魏军,程学奇,丁如昌,冯子才等人被重用,为清朝做出了巨大贡献。

保王童容海 ,翼王石达开 ,忠王李秀成 ,纳王郜永宽 ,安庆副守将程学启 ,天王洪秀全便不再信任韦俊,所以他投降实属无奈。

太平天国叛投清军的名将有:石达开,李昭寿 ,程学启 .这几位将领,早早看清战争的本质,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早早投降了清军。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呢?

太平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很多将领都投降清军,而且都是高级将领,甚至是天王的王爷!
1.翼王石达开。1863年6月,石达开引兵至大渡河畔,由于错失渡河最佳时期,河水暴涨之后,清兵便将其团团围住。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石达开自愿前往四川总督骆秉章处请降,受凌迟处死!石达开一生战功赫赫,而且革命信念十分坚定,但却晚节不保,投降敌人,真是遗憾!

2.忠王李秀成。1864年7月,曾国荃吉字营攻破天京,李秀成为了掩护幼天王突围而被湘军俘虏。在曾国藩的大营内,李秀成写成《自述书》,讲述太平天国建国以来之得与失,并大力赞颂曾国藩之品质,其求生之心十分强烈。同时,李秀成还力劝曾国藩在东南自立为帝,举起反清大旗,也算是降将一枚。

3.纳王郜永宽。1863年,在苏州勾结太平天国叛徒、时任淮军将领程学启,设计谋杀拒不投降的苏州守将慕王谭绍光,并将其首旗献给李鸿章。由于郜永宽的叛变,慕王被杀,导致苏州城陷落并被屠城,此乃罪大恶极。但是,李鸿章并不太欢迎此类人物,于是便以庆功宴为名召见郜永宽等八人,坐席满后,李鸿章便找借口退出,同时命令部下将这八人全部斩杀。

4.安庆副守将程学启。1860年10月,程学启率部投降湘军,并献计攻打集贤关,截断安庆粮道,不久安庆失陷,天京门户洞开。1863年,程学启勾结叛徒郜永宽,设计谋杀苏州守将谭绍光,于是苏州陷落,满城被屠杀。1864年春,程学启率部攻打嘉兴,独自带领敢死队冲入缺口,被太平军击毙。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人心惶惶,一度高歌猛进的事业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不断有人投降清军,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迅速瓦解的原因之一。

在投降的名将中,保王童容海的名声最臭,这是怎么回事呢?童容海是安徽无为人,原名洪容海,在加入太平天国后,为了避洪秀全的讳,故改姓“童”。童容海并未参加早期的金田起义,他是在太平天国攻下九江、安庆等地时,看其队伍壮大,前景可瞻,这才在太平天国招募兵勇时,积极加入的。起初,童容海见翼王石达开有“忠义”之名,在军中又颇得拥护,因此童容海便投靠在他的麾下,随之南征北战。由于童容海勇武有谋,很快就引起了石达开的注意,于是被提拔为军帅,统管数百兵力。
1856年,天京事变后,由于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再加上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早在革命时期就战死沙场。因此,根基最深的四大天王都已不复存在。再加上天京事变引发的内讧,导致天京城内被屠杀者数以万计,一时人心惶惶。因此军功显赫,资格最老,又最深得人心的石达开,显然应该得到洪秀全的重用。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偏偏他的功高震主,和他的深得人心,都使洪秀全对他忌惮不已,对他百般牵制,甚至想加害于他。洪秀全的做法,让石达开失望之极。为了避免再次引起内讧,石达开只得离开天京,转道安庆。石达开要走,一群誓死追随他的将领,自然也不愿意再留在天京,先后追随他而去,这其中就有童容海。
童容海认为石达开的出走,意味着与太平天国的分裂,也就是另起山头单干。对于童容海而言,本来入太平天国,就已经没赶上好机会,升官发财这样的事情都轮不到他。所以石达开的出走,在童容海看来,是搏取富贵的好机会。因此,他才毫不迟疑地再次追随了石达开。

只是让童容海没想到的是,石达开在这之后,居然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屡战屡败。并且石达开还愚忠于洪秀全,屡屡牺牲自己的兵力与清军迂回作战,帮助太平军夺取胜利。1859年,石达开在湖南发动“宝庆会战”。然而在战斗的过程中,他所统领的数十万大军居然被曾国藩的数万湘军打得落花流水。由于等不到太平军的援助,孤军作战的石达开,只得率领残军退回广西。
此时,那些曾誓死追随他石达开的将领们不干了。本来,像童容海这样的将领大有人在,大家也是希望能跟着石达开再创一片天地,同享荣华和富贵。现在,石达开不仅依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作战,不另立旗号。同时,洪秀全诏他回天京,他又屡次抗旨。这样一来,石达开的身份就很尴尬了。而追随他的人,心里都动摇了。在他们看来,就算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了功也没有机会得到嘉奖。因此,彭大顺、童容海等人纷纷劝谏,希望石达开能当断则断,自立山头。
要不然就带着大家返回天京,共扶天朝。但是,固执的石达开,却不肯听从大家的建议。于是,彭大顺和童容海等人认为再跟着石达开,已经没有前途。远在天京的洪秀全又许以高官与爵位,因此彭大顺和童容海等将领号召将士起义,与石达开划清界限,誓师回朝。虽然距天京千里迢迢,但是彭大顺和童容海却凭着优秀的指挥能力,多次率领将士们打败了清军。在福建连城,彭大顺与清军作战时,由于伤及心脏,血流而死。彭大顺去世后,童容海便动了歹意。
他先后诛杀了反对他的十几员猛将,吞并了他们统领的军队,并且还自封“燕爵”。在与忠王李秀成会合后,虽然有人将童容海的恶行告诉了李秀成,但是此时太平天国正是用人之时,所以李秀成也并未深究。待抵达天京后,20万将士起义的功劳,就成了童容海一个人的功劳。洪秀全大喜过望之余,不仅封童容海为“保王”,而且还赐名这20万将士为“扶朝天军”,对有功的将领多有赏赐。

随后,童容海作为主将,追随李秀成克复杭州。此时的童容海有如神助,在与清军作战中,其势极为勇猛,打了不少胜仗。不过,在收复杭州后,原本以为会留守杭州的他,却意外地发现,李秀成却另指定了陈炳文等人负责守城。暴怒之下的童容海为了发泄对李秀成的不满,率领部下劫掠杭州数日。由于童容海统有重兵,李秀成虽然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但为大局着想,依然没有上奏洪秀全。
不过,由于童容海残酷暴虐、作威作福,他手下的将士吉庆元等人,不甘受其压迫,联名上奏洪秀全,称“观其平日多行不义,动辄忘恩”。洪秀全本就对手握重兵的童容海多有猜疑。在看到吉庆元等人的奏折后,便将“扶朝天军”进行了调整,将吉庆元等人调到了其他将领的麾下,以削弱童容海的军权。洪秀全的举动,让童容海大为光火。再加上当时童容海与李秀成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而未得到重赏。因此,他在痛骂洪秀全昏庸之余,又极力怂恿李秀成带领大家前往天京“清君侧”。
不过,李秀成拒绝了童容海的怂恿。童容海一边感叹李秀成“愚忠”,一边带着他不到10万的人马离开了李秀成的军队。很快,童容海投降清军。他带着不到10万将士,偷袭了太平军的守城广德,并将之作为献礼献给了清军,他也因此得到了总兵官的职务。不过,还没有一个月,将士们就发生了哗变,幸好清军将领鲍超率军镇压,才算替他解了围。只是此时的童容海,手下连1万兵马都没有了。
清政府以此为借口,只给了他一个“五营统领”的职务。这样一来,他能管的也就只有3000亲兵了。此后,历史上就没有童容海的记载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吧。童容海反复叛变,无非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谁知道,多次折腾,他离荣华富贵反而越来越远了。(参考史料:《太平天国兴亡录》《实说太平天国》等)


投降清军的名将一览
4、安庆副守将程学启 1860年10月,程学启率部投降湘军,并献计攻打集贤关,截断安庆粮道,不久安庆失陷,天京门户洞开。1863年,程学启勾结叛徒郜永宽,设计谋杀苏州守将谭绍光,于是苏州陷落,满城被屠杀。1864年春,程学启率部攻打嘉兴,独自带领敢死队冲入缺口,被太平军击毙。5、国宗韦俊 说起韦俊,不由...

投降清军的名将一览
投降清军的名将有周锡能、苗沛霖、程学启、钱桂仁、邓光明等。首个投降清军的将领周锡能,他作为开起“叛清”先河,又被杨秀清当成了“天父显威”的例子,更是专门将此事雕刻成了书籍,他绝对算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了。苗沛霖曾三次反清,两次变节,可谓当时最反复无常的将领。虽然他曾叛出,投靠清军,但严格...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韦俊又名韦志俊,是北王韦昌辉之弟,广西桂平人。天京事变爆发后,北王韦昌辉被杀,韦俊遭杨秀清义弟杨辅清处处挑衅,又遭洪秀全猜忌不受重用,走投无路的韦俊于1858年向湘军水师统领杨岳斌投降,被封为参将,直到1884年5月8日病逝于安徽宣城,是太平天国降将中少有的未死之人。小将陈国瑞 陈国瑞,湖北应...

太平天国投降清朝的著名将领,谁的结局最令人唏嘘呢?
苗沛霖也是太平天国将领中最反复无常的一个。1861年他见太平天国得势便举兵抗清,被太平天囯封为奏王,1862年又暗中降清,并且诱捕英王陈玉成献胜保。过了不多久又举兵反清,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部下所杀。苗沛霖也曾经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军阀雏形。的首级取下,作...

太平天国各时期将领
1、韦志俊(1827-1884) 太平天国将领北王韦昌辉之弟,天京事变后因不容于太平天国而投靠清廷。广西桂平人。壮族。早年随哥哥韦昌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后,韦志俊先后曾经跟随秦日纲,石达开西征。参加过武昌 、 岳州、田家镇等战役,战功显著。天京变乱后,被封为右军主将转战于安徽、江西一带...

四位降清太平军将领,有着哪样的故事经历呢?
那些投降清军的将领到头来结局都是怎样的呢?韦俊投降清军之后,并没有解散他的人马,而是直接要求他们投入剿灭安徽太平军的一线中,韦俊则被封为都司。韦俊这个人也是有军事能力的,他曾在突袭安庆旁边的枞阳,在遭遇顽固抵抗后用水灌了枞阳城,太平军守将出降。如此战斗,韦俊参加了不少,然而当清军剿灭...

太平天国唯一逃脱的就是赖汉英吗?
不是。还有补王莫仕暌,节王覃瑞麒,赞王蒙时雍,何崇政,瑛王洪全福, 西捻军统帅张宗禹等人。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太平天国投降清朝的著名将领谁的结局最令人唏嘘
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第一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石达开在军事上屡立战功,取得过辉煌的胜利。在个人道德上,石达开体恤百姓疾苦,关照下级,也是难得一见的好人品。天京事变是石达开一生中最大的痛,但是和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不同,石达开对太平天国还是忠心耿耿的。面对天王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不得不...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人心惶惶,一度高歌猛进的事业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不断有人投降清军,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迅速瓦解的原因之一。在投降的名将中,保王童容海的名声最臭,这是怎么回事呢?童容海是安徽无为人,原名洪容海,在加入太平天国后,为了避洪秀全的讳,故...

唯一幸存的太平军高级将领韦俊,他最后是何结局?
韦俊是太平天国高级将领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一位,因为他叛变了。在天京变乱之后,由于他哥哥韦昌辉滥杀无辜,遭到了洪秀全的猜忌,之后韦俊又与杨秀清的弟弟杨辅清大打出手,被逼无奈投降了湘军胡林翼、杨载福等人。讽刺的是,当年被湘军死死围困在武昌城中的韦俊誓死不降,逃脱后的韦俊却在自己人的内斗中被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