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公祏怎么念

fǔ gōng shí
辅 【拼音】:[fǔ]
公 【拼音】:[gōng]
祏 【拼音】:[shí]

FU GONG?

辅公祏的主要成就

隋朝末年,辅公祏跟随杜伏威起兵反隋,攻略江淮地区,势力非常强盛。后来与杜伏威归顺唐朝,授任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趁杜伏威入朝之际,起兵叛唐,装备武器,运粮储备。不久在丹阳称帝,建国号为宋,设置百官,任命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并与张善安联合,以张善安为西南道大行台。

623年7月,原投降唐朝的起义军将领杜伏威、辅公祏二人不和,辅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际,占据丹阳,举兵反唐。李渊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帅,率李绩等七总管东下讨伐。辅公祏派大将冯惠亮率3万水师驻守当涂,陈正道率2万步骑驻守青林,从梁山用铁索横亘长江,以阻断水路。同时,筑造建月城,绵延十余里,以为掎角之势,李靖精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他对众人说:“如果我军直奔丹阳,旬月之间都不能攻下而滞留在那里,前面的辅公祏没有平定,后边的冯惠亮也是一大隐患,这样我们就会腹背受敌。而如果我们进攻冯惠亮、陈正通的城栅,就可以打他个出其不意,消灭敌贼的机会,只在此一举。”李靖运筹帷幄,判断准确,很快地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李渊十分钦佩李靖的军事才干,赞叹说:“李靖乃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将韩信、白起、霍去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李靖!”


辅公祏史籍记载
辅公祏,齐州临济人。隋末,与乡人杜伏威共为盗贼,转掠淮南。伏威兵势渐大,自号总管,任命公祏为长史。当时,贼人李子通占据江都,伏威派遣公祏率领数千精兵渡江攻击李子通。李子通率众数万应战,兵锋凌厉。公祏挑选千名甲士,皆持长刀居前,另外千人随后,下令:“后退者斩!”公祏自领余众,居于...

唐朝是如何消灭辅公祏军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经过 武德二年九月 活动于淮南、江东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农民起义军降唐。唐高祖李渊以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封楚王。三年六月,李渊为集中兵力削平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等割据势力(参见洛阳、虎牢之战),以特殊优宠进一步拉拢在江南举足轻重的杜伏威,下诏授其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州军事、...

战溧水,子通败,公祏乘胜追之,反为所挤,士皆走壁。翻译
雄诞因前后战功被授歙州总管,封为宜春郡公。伏威入朝时,将兵权交付雄诞。辅公祏将要反叛朝廷,顾虑雄诞异己,纵其反间,扬言得到伏威指示,责备雄诞怀有二心。雄诞素来率直,信其谎言,称病卧床休养。公祏趁机夺其兵权,派遣西门君仪谕以反叛朝廷之计,雄诞这才后悔,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说:“方...

辅姓名人
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上,辅姓名人活跃于三国和宋代时期。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巴郡太守名为辅匡,而在宋代则有莱州团练使辅超,他们的事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官僚体系。更引人注目的是辅公祏,这位来自齐州临济(今山东济南东南)的人物。公元611年,他与杜伏威共同起义,他们的势力逐渐在淮南地区壮大。他们成功...

杜伏威简介:隋末唐初时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
据《新唐书》记载是杜伏威好长生药,误服云母中毒而死,只怕中毒是有的,但如何中的毒就很难说了。武德七年(624年)春,唐军以赵郡王李孝恭为帅,李靖、李勣、阚陵为将对辅公祏发起总攻。这个阚陵也是杜伏威的义子,与王雄诞并称双雄,杜伏威入朝时与杜同去长安,因而逃过辅公祏的兵变。阚陵在江淮军中以勇武著称,...

隋末人士杜伏威,他是如何从强盗变成起义军首领的
杜伏威生于齐州漳丘,从小家境贫寒,为了养活自己早期靠偷东西为生。杜伏威有一位生死之交叫辅公祏,辅公祏曾多次把姑姑家的羊偷送给杜伏威,后来他们被告发,只能被迫出逃。此后杜伏威在当地聚集了一些同样无谋生之业的人,组成了一个强盗团队。这便是杜伏威早期的一部分经历,那他究竟是怎么从强盗变成...

唐军击破辅公_平定江南
辅公祏初从杜伏威,后杜伏威猜忌辅公祏并削弱其兵权,令辅公祏非常不满,唐高祖武德五年(六二二),杜伏威入长安,留辅公祏镇守丹阳。次年辅公祏诈称接杜信函,令其起兵,又诈称唐扣留杜伏威,不能回江南,继而大修仪仗,储运兵粮。不久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八月辅公祏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寿阳(...

李靖是如何平定辅公祏反叛的?
623年7月,原投降唐朝的起义军将领杜伏威、辅公祏二人不和,辅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际,占据丹阳,举兵反唐。李渊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帅,率李绩等七总管东下讨伐。辅公祏派大将冯惠亮率3万水师驻守当涂,陈正道率2万步骑驻守青林,从梁山用铁索横亘长江,以阻断水路。同时,筑造建月城,绵延十余...

乾德的唐初辅公祏的年号
王应麟《玉海》载有乾德年号。《廿二史考异》引《杨文公谈苑》,江南曾发现有石志,刻有“大宋乾德四年”字,称是辅公祏年号。《中国历代年号考》认为辅公祏起兵到被杀,前后只有8个月,不会有乾德四年,因之认为乾德非辅公祏年号。

自晦什么意思
晦:晦 huì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 夜晚:晦明。风雨如晦。 昏暗不明:晦暝。晦暗。晦。出处 《旧唐书·韩滉传》:“﹝ 滉 ﹞尤工书,兼善丹青,以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新唐书·辅公祏传》:“ 公祏 内怏怏不平,乃与故人 左游仙 伪学辟谷以自晦。” ...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