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太子有多悲催?

唐朝的太子不好当,而且还是高危职业,一不小心就没有命了,大唐第一位太子的命运就已经定下了后来太子们命运的基调。李渊建国后,嫡长子李建成成为大唐的第一任太子,但是很不幸的,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硬是除掉了李建成而自己做了太子以及后来的皇帝。李世民不想做悲催的太子,于是仅仅两个月就登基自己做了皇帝,而接下来的太子就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这同样是一个悲剧人物,做到后来和魏王李泰争储被废了。

李治上位后,他有五个儿子都曾做过太子,无一例外的都很悲催,死的死,被软禁的被软禁。唐玄宗时期的太子同样没有好结果,唐玄宗在位时间长而且对太子防范的很厉害,因此第一个太子李瑛最终被处死,而第二个太子李亨同样在做太子的时候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等等,无不在说明大唐的太子不好当。即便最终终于熬成了皇帝,但是在做太子的时候也是九死一生,本文就两起离婚事件来讲一讲大唐太子的艰难处境。

这第一位离婚的太子就是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第二位离婚的太子就是李诵,即后来的唐顺宗。

李亨能成为太子,还有赖于武惠妃的一番筹谋,说起来,武惠妃完全是用命在为他人做嫁衣。她原本想扶持儿子李瑁成为太子,因此构陷原太子李瑛谋反,结果除掉了李瑛,她自己也因为坏事做尽而吓死了,然后李瑁也没有成为太子,而李亨成为太子,杨贵妃也取代了武惠妃在唐玄宗身边的位置,这样的得不偿失怕是武惠妃在另一个世界心也不甘。

李瑛被废杀,虽然是武惠妃一手造成的,但是也离不开唐玄宗对太子的打压和不信任。唐玄宗经历过数次政变,对手中的权力极为看重,因此太子就格外的小心谨慎,一个不慎就会被唐玄宗打压,后来的李亨太子就相当的憋屈,虽然贵为太子,却一天天提心吊胆的过。在唐玄宗打压之余,还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在为难李亨,《旧唐书》中是这么记载的:

及立上为太子,林甫惧不利己,乃起韦坚、柳勣之狱,上几危者数四。后又杨国忠依倚妃家,恣为亵秽,惧上英武,潜谋不利,为患久之。

李林甫和杨国忠在做宰相的时候都和李亨作对,而唐玄宗却始终没有心向太子。李林甫之所以和李亨作对是因为他在原先站错了队,原本李林甫看重的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也在极力促成李瑁做太子之事,但是最终唐玄宗害怕太子有宰相支持会对己不利,遂让没有人支持的李亨做了太子。李林甫自然害怕李亨继位后会对自己动手,遂先下手为强,一直致力于将李亨拉下太子之位。而后来的“韦坚、柳勣之狱”就是李林甫用来废太子而扩大化的事件。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746年,李亨做太子的第九年。这一年,陇右和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进京面圣,他不喜欢李林甫,而又和李亨曾是好友,于是在唐玄宗面前进谏撤掉李林甫,这件事被李林甫知晓而派人跟踪他。

正月十五的时候,李亨与韦坚(太子妃韦氏的兄长)见过面,而皇甫惟明又和韦坚相约景龙观。李林甫授意杨慎矜告发韦坚和皇甫惟明谋反,准备为太子继位做谋划。唐玄宗彻查此事,最终韦坚被和皇甫惟明都被贬,其中皇甫惟明身上的节度使之职都被王忠嗣取代。李林甫想将太子牵扯进去的谋划被打乱,但是很快他的机会再次降临,《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的秋天:

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为其兄坚讼冤,且引太子为言;上益怒。太子惧,表请与妃离婚,乞不以亲废法。

韦兰和韦芝为兄长韦坚鸣冤,竟让太子出来作证,这正好给了李林甫将太子牵扯进来的机会,李亨这次是真的怕了,为了从中脱身,他想了一个办法,即和韦氏离婚,以表示自己的清白以及“不以亲废法”。最终韦坚案使得韦坚的数十名亲戚朋友受牵连,而李亨安然度过了这一劫。

还是在同一年的冬天,他的杜良娣之父杜有邻又出事,李林甫再次出击,李亨不得不将杜良娣废为庶人。

堂堂大唐的太子,却被宰相逼得失去了一妻一妾,这实在是太子的耻辱,但是李亨不得不接受,他没有能力或者说不敢显露能力来和李林甫硬碰硬,毕竟还有唐玄宗在看着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弱化自己,低调低调再低调,最好顺从到让唐玄宗对他放下戒心。

在朝中近乎孤立无援的李亨压力很大,时时刻刻不敢放松警惕。因此老的很快,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肃宗在东宫,为李林甫所构,势几危者数矣。无何,鬓发斑白。常早朝,上见之,愀然曰:"汝第归院,吾当幸汝。"

长期压抑紧张的生活让他很快就两鬓斑白。即便唐玄宗对他起了恻隐之心,但他仍然不敢松懈,《唐语林·德行》记载:

肃宗为太子,尝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需。上顾太子,使太子割。肃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肃宗徐举饼啖之,上大悦,谓太子曰:"福当如是爱惜。"

长期的太子生涯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可以说,近二十年的太子生涯改变了李亨,让他骨子里根植了懦弱和压抑,这种性格又在后来他成为皇帝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一生做的最大最果敢的一件事大约就是马嵬兵变之后在灵武僭越称帝了。正是他在关键时刻放弃和唐玄宗出逃入蜀的机会,而选择留下来复国,在灵武的那段日子里,君臣同心,合力抗敌,倒也是给了大唐复兴的可能。但收复长安之后并回到长安之后,唐肃宗性格中的弱点显现出来,他懦弱无主见,让宦官李林甫和皇后张皇后干涉朝政,而自己躲在深宫里。大唐失去了一举平定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

这样的机会在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以至于最终安史之乱只是被压下去了,但并没有真正被平定,紧接着藩镇问题、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就在撕扯着帝国的未来。

唐肃宗李亨与韦氏离婚四十年后的788年,他的曾孙李诵也与太子妃离婚,《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主女为太子妃,始者上恩礼甚厚,主常直乘肩舆抵东宫。宗戚皆疾之。或告主淫乱,且为厌祷。上大怒,幽主于禁中,切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请与萧妃离婚。

这里的“主”指的是郜国公主,郜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在第二任丈夫萧升去世后,作风豪放,与外廷官员多有接触,想要为太子拉拢势力,她的女儿萧氏当时是太子李诵的太子妃,郜国公主既是唐德宗的姑姑,又是太子李诵的岳母,因此排场很大,她可以自由出入东宫,但她和李万、萧鼎等四人委实太过亲密,以至于“或告主淫乱,且为厌祷”,有人告发她和四人有私情,并且还行厌蛊之术,并且为太子谋私利。

唐德宗自然是非常生气,将郜国公主幽禁,而太子和太子妃萧氏也被猜忌。李诵害怕,遂与萧氏离婚,但这并没有打消唐德宗对李诵的猜忌,因为唐德宗直接找到李泌,说了这样一句话:“舒王近已长立,孝友温仁。”

唐德宗想废太子而立侄子舒王李谊为太子,这遭到了李泌的强烈反对,君臣二人为此近乎大吵了一架最终唐德宗才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但是郜国公主去世后,唐德宗立即处死了萧氏。此后,李诵更加小心谨慎,在唐德宗面前轻易不发表意见,唯有顺从甚至些许的懦弱才能保住他的太子之位甚至生命。

李诵的悲剧从他26年的太子生涯开始就已经注定,后来即便顺利登基,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又因为想要改变现状而发起的“永贞革新”都加剧了李诵的悲剧,在皇帝位子上仅待了七个月就被宦官俱文珍赶下了台成为太上皇,而太上皇也没有做久,就在五个月之后“病逝”。

太子这个职位,看起来尊贵无比,实则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非死即伤,即便“多年媳妇熬成婆”,但其中的艰辛也不是外人能够体会的,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充斥着与父亲、兄弟和大臣斗智斗勇的无奈和狼狈。

从太子到皇帝,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则脚下是刀山火海。能不能迈不过,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端看个人的造化了。

参考文献:《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宋朝王谠 《唐语林》;

唐朝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在大唐当太子是一个窝囊又危险的职业,从开国皇帝李渊开始,他们所有的太子要么是被废被杀,被污蔑,要么就逼得谋反。


大唐太子李建成有后人么?
唐太子李建成是真的可怜,辛辛苦苦把弟弟们拉扯大,结果弟弟反水把李建成给做了!李建成的综合实力完全比不上李世民,心狠手辣的程度也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为此输得是心服口服。李世民号称是天可汗,开创贞观之治的明君。那么这哥们是怎么对待他哥哥弟弟的家眷的呢?说起来就比较无耻了。首先李世民先把弟弟...

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李柷活得有多窝囊?
八月,昭宗正在皇宫内安歇,朱温手下的蒋玄晖和史太带着一百多人逼宫。到了殿内,昭宗起身。尽管他的昭仪李渐荣拦护,但无济于事,昭宗和李渐荣命归西天。第二日,蒋玄晖按朱温意思假传圣旨,立辉王也就是李柷为皇太子。李柷这皇太子当了一个上午,中午就又有了变化。宰相柳璨、独孤损打着皇太后的名号...

唐玄宗和太子李亨的关系如何?李亨继位之路为何异常艰辛呢?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压下安史之乱,倒是助长了宦官专政的气焰,临死之前眼睁睁看着一场政变发生,这一生没有一刻是消停的。李亨还在娘胎的时候就是一个多事之秋,当时唐隆政变刚刚过去,李旦继位,李隆基成为帝国的太子,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才刚刚开始。当时的李隆基论实力是比不过太平公主的,他...

唐肃宗李亨,大唐王朝历史上命运最多舛的皇帝
唐肃宗一生颇为曲折,还没出生就险些被打胎,后来做了太子也是在心惊肉跳的环境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他于乱世中登上了皇位。当上皇帝主要就为了两件事奔忙:一个是北集戎事即平叛,一个是南奉圣皇就是处理和唐玄宗的关系。他对于大唐帝国的延续是有功的,不过却也从此开创了后宫、宦官专权的恶例,...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呢?
某种程度上说,李承乾的悲剧是封建时代所有皇太子的悲剧。在那个皇帝乾纲独断的时代,皇权是远远高于法权的,更是高于伦理道德的。虽然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的伦理秩序,李承乾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子。在唐太宗驾鹤西去后,他将是大唐帝国名副其实的天子。但是只要李世民没有明确将“李承乾是下一代大唐...

唐顺宗李诵简介:历史上做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帝
李诵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快熬出头时偏偏得了病,当皇帝不足八个月就被搞下台,可谓人生悲催,命运多舛。然而,李诵却是一个既有雄心又有才干的皇帝,在短短的八个月中,他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对唐朝影响巨大,其政绩可圈可点,其胆略可歌可泣。韩愈...

唐朝太子李忠最后是怎么死的?李忠真实死因介绍
囚禁在以前李成乾的故居。武后的政治欲望及不检行为,逐渐被群臣看清,宦官王伏胜发现武后召道士出入宫中,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武后。由于王伏胜曾经侍奉过李忠,许敬宗便向武后进谗说这次废后谋反之事李忠也有参与,武后遂将李忠赐死于黔州。大唐皇太子李忠,年仅二十二岁就损落,不免让人惋惜。

为什么很多人说李建成比李世民强
不管多么伟大的民族,都有深刻反思的地方。《大唐太子李建成》(天津人民出版社)带给中华民族每个人的思考是非常沉重的! 历史已经发生的,是不可能改变的。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我们应当从胜利者写的史卷的字里行间,却解读、去深思,这才是现代人成熟的表现!作为史学研究者,我认为应当改变“胜者王侯,败者寇”的直线...

唐玄宗为什么一天时间里连杀三个儿子 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办法总是有的,他看到了武惠妃的野望,他感觉这是自己的机会。大唐皇宫,就是个到处撒风漏气的这么一个地方,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么多政变。李林甫很方便地就传话给武惠妃,我帮您!我帮寿王争太子!各取所需,武惠妃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是,还缺个人,缺一个能一直盯着太子李瑛的人,缺个等着他犯错的这么个人!武则天...

李承乾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大唐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所有这些对李承乾打击太大,因此他想放弃,于是,终日不求上进,在自己家里样了一些男宠和武士,在家里玩胡戏取乐,这被李世民知道后很生气,于是李世民有了废掉李承乾的想法。当然他知道后很害怕,原因是历史上的废太子下场都不好。恰好这时候,李承乾的岳父,征西大将军侯君集因为征高昌时私吞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