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当庭认罪伏法的意思诠释是什么?

在行政案件的办理中, 犯罪嫌疑人 为了让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减小而会前来公安机关 自首 ,以要求公安机关从轻处理。在刑事案件中,也有犯罪嫌疑人为了要求法院从轻处理而认罪伏法的。那么犯罪嫌疑人当庭认罪伏法的意思诠释? 一、犯罪嫌疑人当庭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 第九条 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所谓当庭认罪,指犯罪嫌疑人当庭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认罪须在当庭。当庭自愿认罪与其他量刑情节不同,其主要来源程序法。由于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简化了法庭审理的程序,提高了 诉讼 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因此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不认罪而当庭认罪的不影响对该量刑情节的适用。犯罪嫌疑人当庭不认罪,庭审结束后自愿认罪的由于没有简化审理程序、节约司法资源,一般不能认定当庭自愿认罪。 第二,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嫌疑人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好非常准确地记住案发的详细经过,有的甚至会对鉴定结论等 证据 提出异议,但只要能够对指控的犯罪后果、手段、对象等基本事实没有异议,就不会影响对此的认定。 第三,认罪的内容只要犯罪嫌疑人承认指控的事实,不要求承认指控的 罪名 。 二、影响量刑的酌定情形有哪些 1、是被害人过错。 什么是被害人过错,学界说法不一,实践中争论不止。但“事出有因”是民众的一贯认识,只是这个“因”应当具有 刑法 上的评价意义。这个“因”应当是指在刑事案件的发生及过程中,基于被害人对犯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被害人的行为表现对刑事案件的发生或恶化所起的负面作用。 2、是激情犯罪。 所谓激情犯罪,是指人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而在瞬间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被告人实施犯罪以后极度的后悔,有的甚至不相信是自己所为;还有的人犯罪后其家人、朋友、同事根本不相信犯罪行为是被告人所为。而这些犯罪的行为往往是在被告人爆发式的、强烈的情绪状态下所实施的。其犯罪过程具有时间短暂,迅猛激烈、难以控制的特点。 3、是真诚悔罪。 悔罪被告犯罪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心态,这种主观心态无疑是正面和积极的。这种主观心态客观上反映了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而行为人将来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人身危险性)和对自己行为及社会危害性所抱的心理态度(主观恶性)将在法官量刑起到重要作用。 4、是犯罪动机。 人的行动总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引起和推动个体去从事某种犯罪活动以满足一些不合理需要的意念和愿望,就是犯罪动机。任何犯罪行为都是由犯罪动机所驱使的。因此,所谓犯罪动机,就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5、是犯罪手段。 犯罪人实施犯罪都是通过一定的犯罪行为将其主观方面的犯罪意图表现出来,方法和手段的不同,不仅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可能不同,体现出来的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也不尽相同。有些犯罪刑法将一定的犯罪方式和手段规定为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手段首先应在 犯罪构成 的要件内进行考量,而在刑法中没有将犯罪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下,犯罪手段的具体差别虽然不影响定罪,却是量刑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犯罪嫌疑人当庭 认罪伏法的意思 诠释其实很简单,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当庭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对犯罪嫌疑人量刑的情形的酌情规定的。认罪伏法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是一种对受害人的补偿,也是为自己争取更宽大的处理的一种良好的诠释。

认罪伏法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认罪伏法是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过,任从法律的制裁。而第一种说法是说承认自己所犯得罪过,从内心中服从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认罪伏法的读音:rèn zuì fú fǎ
认罪伏法的意思:罪犯承认了罪行,受到了法律惩处。
例句:昨天,那几名罪犯已经认罪伏法了。
注意区别:
认罪服法:是罪犯对自己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承认犯罪事实、判决之后,心甘情愿地服从法律的裁判,承认法律的惩罚。
认罪的意思:承认自己的罪行。
伏法的意思:罪犯被执行死刑。


认罪伏法与认罪服法的区别
法律分析:认罪伏法是罪犯承认了罪行,受到了法律惩处。区别:1、意识:服法是主观上承认、接受法律的裁决,伏法是不论主观是否情愿,都被动地承受法律裁决。2、使用场景:服法通常使用在犯罪人态度,比如:交待犯罪事实、积极劳动改造等,伏法通常用在判处极刑的时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

认罪伏法是什么的必然要求
2. 在许多国家,认罪伏法可以作为对犯罪者的一种刑罚减轻情节,尤其是在犯罪事实明确、证据充分的情况下。3. 犯罪者自觉认罪、自愿接受惩罚的态度,显示出其悔罪之情,并对社会治安的维护起到正面作用。4. 然而,认罪伏法的实施过程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为了获得缓刑或减轻刑期,部分犯罪者可能会...

认罪伏法与认罪服法的区别
1. 伏法指罪犯承认了罪行,受到法律的惩处。这种承认可能是被动的,无论罪犯主观上是否情愿,都必须承受法律的裁决。伏法意味着依法受到刑罚,服从法院的判决。2. 服法是犯罪主体在供认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承认犯罪事实后,自愿接受法律的裁判和惩罚。服法体现了犯罪主体主观上的承认和接受法律的裁决。3. ...

什么叫伏法
伏法和服法的区别 一、表达意思不同 1、伏法:指罪犯被执行死刑。往往有许多人误认为是罪犯服刑的意思,其实这是错误的。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是服法,应注意区分。2、服法:大众通常所说的“认罪伏法”即“认罪服法”,是罪犯承认了罪行,受到了法律惩处。是不论主观是否情愿,都被动地...

在我国关于认罪伏法是指什么
第一,认罪须在当庭。当庭自愿认罪与其他量刑情节不同,其主要来源程序法。由于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简化了法庭审理的程序,提高了 诉讼 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因此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不认罪而当庭认罪的不影响对该量刑情节的适用。犯罪嫌疑人当庭不认罪,庭...

认罪伏法与认罪服法的区别
三、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须考虑因素: 1.犯罪的性质; 2.罪行的轻重; 3.认罪程度; 4.悔罪表现等情况。 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比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已经知道认罪伏法是什么意思?认罪伏法的意思就是已经认罪开始服刑了,对于认罪服法是指罪犯在...

认罪伏法是什么意思
认罪伏法的读音:rèn zuìfú fǎ认罪伏法的意思:罪犯承认了罪行,受到了法律惩处。例句:昨天,那几名罪犯已经认罪伏法了。注意区别:认罪服法:是罪犯对自己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承认犯罪事实、判决之后,心甘情愿地服从法律的裁判,承认法律的惩罚。 认罪的意思:承认自己的罪行。伏法的意思:罪犯被...

认罪伏法和认罪服法哪个正确
一、认罪伏法指罪犯承认自己的罪行,并接受法律的惩处。而认罪服法是罪犯在主观上承认并接受法律的裁决。二、二者的区别在于,服法是罪犯主观上承认并接受法律的裁决,而伏法则是罪犯被动地接受法律的惩处,不论其主观是否情愿。三、当庭自愿认罪的量刑情节包括:罪犯在当庭自愿认罪、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

“伏法”与“服法”的区别?
服法是主观承认,心甘情愿的接受法律判决。三、是否有强制性 伏法是指被官方抓住后,叫伏法,带有强制性。服法: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从内心里自觉的认罪,是自己自愿的觉得自已的行为已经犯罪了,而且自愿的为自己的行为接受处罚。

认罪伏法还是认罪服法?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