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讲“中和之美",首先得从“中和”这一范畴说起。
  “中和”,由“中"、“和”两字组成词组,“中",《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l,上下通也。”段玉裁《注》日:“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中庸》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谈到“中”这一范畴时说:“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日,何为天理?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日,天理何以谓之中?日,无所偏倚。"陆象山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可见“中"之涵义,是与两端相对而言的。从道德上说,“中",就是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之正道;从方法上说,“中"指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状态;从行为上说则是合理、合宜、恰如其分。总之,“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标准。
  “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和",相应也。《广雅》日:“和,谐也”。《辞源》中解释“和”有和顺、和谐之意。“和’’这一范畴早在西周末年就已出现。据《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把“和”与“同"加以区分。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后来齐国的晏婴又进一步对“和"之涵义加以解释,据《左传》召公二十年记载:“公日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日‘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日:‘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急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由此看来,“和”与“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是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事物不会得到质的飞跃,而“和"则是强调不同事物的有机组合与统一,与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及不同事物的简单拼合是有很大分别的。因为它是在保证各样事物同步发展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不会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
  儒家学派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和"之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讲:“孔子的整个美学就是强调‘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尚义,所以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和则固无乖戾之心,只以无乖戾之心为和,恐亦未尽。若无中正之气,专以无乖戾为心,亦与阿比之意相邻……中正而无乖戾,然后为和。”固实际上,孔子判定入的德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合于“和”的标准。
  老子也讲“和”。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音声相和”,都是讲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达到和谐的程度。这与儒家所讲之“和"有所不同。在这里,老子所讲之“和"应该有四层含义:“和”,和谐,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促成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或对立面的和合体;其二,“和",调和,不同的因素协调、和解,用之维系着事物从内到外的有序运转:其三,“和",则是此后本文将要涉及的“中和”之说,正是强调“适度”、“中节”,也是讲求“以他平他"的制衡功效;四,便是“和合”之意,即:“天人合一”、“阴阳有序’’之意,是矛盾双方此消彼长的变异,是矛盾双方运动转化的目标与归宿,既相反又相成,既相竞亦相用的结果,是矛盾双方合而归一的新的结果。
  在先秦典籍中,“中”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到好处、符合一定的标准;三是指人心、内心,泛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而“和",也有着四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整体中的平衡,二是差异中的协调,三是纷繁中的有序,四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中”与“和"是密切关联的。“尚中贵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其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用中”、“执两”来达到和谐之目的。这样看来,可以把“中”当做手段与方法,“和”则为目的,也是衡量“中"之标准所在。
  “中”、“和"二字的内涵源远流长,但二者首次结合却是在《中庸》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着,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谈到的中和思想,是针对人的情感来说的,喜怒哀乐未表现于外就是“中”,将感情抒发而符合一定的礼数,就称之为“和",假如能够保持住“中和"的态势,则会社会秩序井然,万事万物得以兴旺发展。从抒发感情的角度来说,儒家所倡导的“中和’’观反对极其极端的情绪,而是更为提倡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感情抒发。道家之中和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应自然之发展,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儒家讲“中和”,是“中庸"的一个分支范畴。“仁"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以“仁义"之心去爱人,“推己及人”以成“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总的目标;而“礼”,则是儒家规范各种思想、行为的手段。作为儒家学术的核心,“仁”包容了众多道德条目,并不仅仅局限于“爱人”这个狭义的范围内。引仁’就是要把遵守奴隶制等级制度的‘礼’作为内心自觉的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旨在说明要达到“仁”的境界所须做的努力。
  为了能行“仁”,让天下百姓都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通过艺术这一媒介,来感染人心,达到对人精神的影响,这就显示出儒家对于礼乐教化的重视。《礼记·乐记》里提到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敦和,礼者别宜”谈到了一个问题:艺术与礼教紧密相关。一定的艺术手段,赋予它道德内涵,传达给受众时,使大众的心灵接受到道德的洗礼,从而合乎儒家所倡导的“仁”的要求。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道:“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真正的美应该是和“善”相统一的。
  由此,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命题——“文质彬彬”。《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可以把它理解为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文”则可以理解为文饰,一个人缺乏文饰,那么这个人就粗野了,而外表的文饰超过了内在的道德品质,这个人会显得浅显。只有将“文"与“质"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此人方才能称为君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质",指的是质朴的品质,“文”,指的是文化修养的外在形式。真正的君子既有文化修养,又不会迷失本性,所以做人要“文质彬彬"。“文"与“质”的范畴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文质彬彬,是经由修业而达成的均衡和谐的状态,而内容与形式的均衡状态,“修业"取“中",均衡和谐达“和’’,正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当然,孔子也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里,孔子看到了“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到达最后“中和"的状态,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这正是“中和观"中平衡与协调的特征所在。
  儒家讲“中和",道家也讲“中和”,道家所谓“中和”与儒家之“中和"不同。对于“中”之含义的叙述,《老子》中就有“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说法。天地之间仿佛是一只大风箱,内中虚空,一旦鼓动起来气流生生不息,政令教化繁多,还不如静守无为。《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说道:“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朱谦之案:“大盈若冲,‘冲’虚也,此大盈若冲,即大盈若虚也。”“‘盈’,满也。大满若虚,实则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同样的道理,看似虚空,但“虚心无物,无所不包也。"以此形容“冲”之大德。
  道家所谓“和”与儒家之“和”是有区别的。“儒家所讲之‘和’谓‘中和’,系扣其两端,以求其中‘中行’思想。老子及庄子所说的‘和’,则是以‘至一’来泯灭差异。"
  《庄子·齐物论》中说道:“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何谓和之以天倪?日:是不是,然不然。"《庄子·山木》中记载:“一上一下,以和为量"《庄子·天道》中记载:“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所说之“和"是以顺任自然、与自然齐一为原则,讲求顺应天道的自然而然,忘掉生死年岁忘掉是非仁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邀游于无穷的境域。
  《老子》第四十二章:“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回万事万物都包涵着对立的两极,并在对立中求得统一。和是化异为同化矛盾为统一的力量,是矛盾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老子》中还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中充满了这种看似矛盾对立的因素,虽然它们性质不同,但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在这一点上与儒家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处理阴阳两极的矛盾中,道家更遵从于天地之间的自然生成之道,讲求顺应天道的自然。
  “中和之美”在儒家学说核心范畴“中庸”看来,与伦理道德是紧密联系的。孔子曾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先秦时候的中庸观实则是一个伦理性的概念。“中和之美"体现儒家之“仁”,并且在内容上也体现出“大德”,而这个“大德",正契合着中国古代美学另一个命题——“崇高”。
  《说文解字》解释“崇”字:“崇,山大而高也。"“高,崇也。“崇高"进入美学范畴,经历了从“崇拜”到“崇高”的演变过程。
  “崇拜”来源于对宗教的敬仰。宗教与艺术是紧密相关的。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表现出了对超人力量的信仰之情,人在神与天面前显得渺小,对于神和天的崇拜,其实是对于“德"之崇拜,包括对自然现象、自然事物的崇拜,便形成了敬天事神,先神后礼的文化,人们出于对神的敬仰与崇拜,想顺应神的“旨意"取悦于神,于是宗教应运而生。“宗教的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或再度丧失,是人格的廉价甚至无价出售,其表现方式是人对自己造出来的偶像的崇拜。在这种崇拜行为中,当宗教信仰的狂热取代理智的时候,或者说当人在精神上狂热地崇拜偶像的时候,也就是他自己在肉体上彻底消失或承受着巨大痛苦的时候。"于是崇拜当中也包含着崇高。
  “崇高”一词,在中国古代代表了一种审美思潮,“又与‘多’、‘盛’、‘厚’、‘尊’、‘敬’、‘尚’等相通??形容建筑物的高大、气派、宽阔则云‘崇厦’、‘崇城’……描绘壮观的自然景物为‘崇天’、‘崇云’……赞颂人品的高洁、尊贵则云‘崇正’、‘崇信’。”可见“崇"所包涵的审美之意,不仅涉及建筑物、自然景物还涉及到了人的精神领域。《孟子·尽心》说道:“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与“大"不仅表征了一种人格力量,而且它们与“崇高”之美的意思相近,表现的都是一种区别于一般平淡的美。中国的“崇高”,兼具本体论和形态论或范畴论的意义,不仅仅指对象在体积、数量、力量上的巨大和威严,还在于审美主体将主观意识与审美属性赋予对象。审美对象不再是客观存在的,它承载着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崇高”被注入伦理道德的含义。“在儒家看来,善就是崇高,崇高就是善。”在“美"之中又包涵着“善”。这样就把对“崇高”的认知从对自然事物的崇拜,上升到人的言行举止、精神领域的范畴。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和谐美的最高境界,其内涵包括了儒家“善”、“至大”、“至德"之道德范畴,蕴含着对浩然正气的大丈夫气概、乾健刚强不息之进取精神之精神美、人格美的赞扬。“一方面,作为北方美学思潮代表的‘崇高’,在传达对自然界高大俊美的事物产生力的恐惧和量的敬畏时,还传达对人格尊严、茂行美德的崇拜。”
  “中和”要“尽心”、“尽性”。“心性的基本规定是‘仁’,是善。一个人能尽仁,尽善,达到了‘践形’的境界,则其现于外的一言一行莫不是和,所谓‘一团和气’。因此中和这一审美形态的内层是仁,外层是和。"“在中和美的外层的后面,是深层的善——仁。孑L子说的‘尽善’是‘尽和’,‘尽善’是指‘尽仁’,尽善尽美就是尽仁尽和。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仁中有乐,乐中有仁一一人生人格皆审美化;而审美则道德化。”“美与善,和与仁的统一,就是审美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上,同时,也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所达到的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道德充实了审美的内容,审美加强、巩固了道德的力量。”道家之“中和观”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应自然之发展,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之“中和”具有“和而不同"之意,“从美学思想上看,要求对立因素在审美对象中应该和谐、统一。”讲求合适的节度,达到极处,毫无偏倚。“中和之美”作为美的最高境界,儒家之“中和"观符合儒家“礼”的标准,合乎“仁”的要求的,道家之中和观则反射出更多“顺其自然"的法则和“超然物外”精神实质,这对于民众的社会教化以及后世审美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千百年来,人们用“中和观’’作为审美的标尺,符合这种“中和"之美的艺术形式就得以盛行,不符合的则很难被人们所接受。

一句话。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是吸收了儒家和老庄思想而形成的一种特有典范,属于作者自身的境界修炼。儒家提倡诗以温柔敦厚为美,陆机提倡诗以艳丽华彩为妙,以言志而非言怨。诗乃是君子教化。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500字

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温柔敦厚地师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
沐浴小小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中和之美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也是中国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以及审美鉴赏和批评的重要标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也出于此。何谓中和之美?儒家、道家、墨家的先哲们都有精彩、详尽、深刻的阐述,这不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的重点。当代学者陈铭在阐述这一问题时说:“要体现中和之美是有其基本含义的,那便是儒家所倡导的温柔敦厚。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中和尺度要求和谐地、适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共同性。”

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温柔敦厚地师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
沐浴小小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1、音韵协调、对仗工整:中国古典诗词在音韵和对仗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过音韵的协调和对称,使得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律诗定型后,唐以后的诗人更加注重声律之美,要求诗歌在音韵和对仗方面更加严谨。2、声律的抑扬顿挫和叠字、叠词的运用:古典诗词在声律上有着抑扬顿挫的特点,通过平仄、...

中华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它有一些基本的特点:第一,从语言上来看,无论是诗还是词,它都有自身的格律,尤其是律诗,讲究平仄、粘对,讲究对称、对仗,也讲究声律和音律,由此,不仅突出了诗词的结构和节奏,还突出了诗词的韵律。这就使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中国古典文学精神:盛事不朽的异彩华章目录
四、弦诵之美 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精神璀璨夺目,以“诗言志”和“诗缘情”为核心,如杜甫的“体物得神”,揭示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伤春悲秋,情感的起伏,如“诗可以乐”般触动人心。中和之美,是文学追求的至高境界。五、虚实相生 文学形象中,既有创造者的神迹,如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选择至少一首中国古典诗词,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古典诗歌分析,言不及义,滔滔者天下皆也,原因在于得象忘意,即使偶尔得意,也是片断之意,而非贯穿整体之意脉。得象忘意的毛病,很普遍,原因,象是表层,显性的,一望而知的,而意是深层,隐性的,在文学上是不直接连贯的,潜在于空白之中。对一般读者来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中国古典诗...

急求唐诗与宋词的审美差异 以具体诗词为例 很急 谢谢!!
这首词上片写迷离之境借迷离之境,表现内心的凄迷;下片是深静之境,借以表现思念和孤独。宋词集中体现为上述三种审美意境。总的来看,宋词精美细腻的语言及其音乐美,形成了清新幽美、空灵蕴藉的园林意境美。(三)古典诗词的意境及差异古典诗与词有三大基本的审美特色:其一,中和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缓...

从语言层面看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
吴冠中画作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艺术家则在曲水...

闽江流域和太湖地区走向融合的一个结果是促成了哪一民族的形成
中国古典悲剧艺术,在这种“中和之美”的理想要求下,执意把握并成功创造出了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风格基调。 曹禺塑造了瑞珏、翠喜、愫方这样忍从型的悲剧女性,她们在含垢忍辱的悲剧生涯里永葆善良忠贞,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为他人而耗尽自己。她们“思而不贰”的情操,“勤而不怨”的秉性,“曲而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提问有哪些
(4)中和之美。《易》以世界的和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和”的美学观。孔子的“诗无邪”说、《礼记》的“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5)观民生民。《易》表达了通过观察民风以正君道的思想,它启发了后代文学家提出“观风”和“风化”的艺术规范,鼓励文学创作去讽谏社会政治得失,从而促进古典...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字
这是现场诗词的狂欢,有眼泪,有悲伤,有纯粹的欢喜,有凄凄的别离,有限文字背后是无数故事。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是文辞美,意境美,色彩美,心境美,更是每一个灵魂诗意的激发。白茹云的诗意是“前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武亦姝的诗意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陈更的诗意是“恰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回答:儒家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受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影响,儒家美学的政治色彩与伦理色彩比较浓厚,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功利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儒家主张“入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忧国忧民,正人正己,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