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基本内涵及其含义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扩展资料: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亦不改变对父母的孝道,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道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孝为家风之本
  甲骨文里的“孝”字,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的形状,《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中国人将“孝”作为家庭伦理的起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并在父母的养育之下成长起来,对这种生命和养育的报答,便是人伦道德的基础。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大学》中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总结了孝的责任和义务:作孩子时,孝顺是第一美德;做父亲时,慈爱是第一美德。父母慈爱孩子,孩子才会孝顺。

  什么中国人以及儒家文化圈把孝道看得如此重要?
  一是源于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在周秦时期的人看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定的,而不是人定的。既然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那么人的全部道德,包括优点缺点,甚至禀赋,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父母。所以,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必须竭力报答父母。《诗经·小雅·蓼莪》中感慨父母的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说这德行比天都高,值得终生铭记。
  二是作为良好的家风传承。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家庭作为劳动的基本单元,不仅决定了生产的模式,也决定了社会道德的特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下去,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元代陈天祥在《四书辨疑》认为这是建立家风的基础:“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故其治道相承至于累世数百年不坏,非后世能及也,此可见孝弟功用之大,有子之合,可谓得王道为治之本矣。”从正面阐释孝道在国家政治文化、社会观念、道德伦理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成为道德自省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孝并指对父母、对老人一味顺从。《庄子·天地》中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把孝看成一种社会责任,真正的孝子,应该劝善惩恶,长辈做了不好的事,要么就劝他,要么就想办法让他改正。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孝,不在于奉迎长辈;真正意义上的忠,不在于奉迎国君,而是要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扩展资料: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亦不改变对父母的孝道,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

简述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 《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孝道最权威的说法来自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原文里能看出,这里的“无后”,指的是没有后代之意(此处为误译,正确愿意为:不孝有多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诉父母差不多。“不守后代之责”即没有将结婚的事告诉父母,并不是“没有后代”)。本来娶妻是应当告知父母的,但是舜帝娶妻却没有告知,舜帝是古代的圣人,他这样做对不对呢?孟子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因为他娶妻的目的是传后,而传后是最大的孝。所以尽管没有告知父母,但是在贤明的君子眼中,那是犹如告诉了一般。现代有人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诉父母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这是一种凭空想象,无中生有的曲解,所谓的“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完全没有出处,没有依据可言,并且为什么尧主动要嫁女儿舜就可以不告知父母了?这是什么理由和逻辑呢?而把无后解释成“不尽后代责任”也逻辑不通,因为孝的意思本来就是对长辈“尽后辈的责任”,怎么最大的孝却又是“尽后辈责任”?同义反复?这是很荒谬的。事实上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早已有完备的权威性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绝先祖祀”四个字,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娶无子是最大的不孝。因为早在西周,汉族人民就确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为核心的信仰,也即所谓“敬天法祖”。在传统汉族人看来,人的生命是在子孙身上得到延续的,通过后代对祖先的祭祀,祖先的灵魂可以得到安息,血脉代代相连,永远传承,一代代祖先的牌位存在于宗祠之中,香火不灭,这就是汉族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在传统汉族人看来,无人祭祀的人死后会成为孤魂野鬼,在地下也不得安宁,处境是非常悲惨的。因此,不娶无子是最大的不孝。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复兴周礼为宗旨。孟子作为儒家学派巨擎,坚持儒家敬天法祖的基本立场,强调敬奉祖先,进而强调传后的重要性,也就自然而然了。孟子论孝一般认为,孔门以曾子最能传孝道,而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又是就学于子思的门人,所以孟子对孝的重视程度也自然超过了其他儒者。他对孝道的继承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出性善论,进一步完善儒家孝道的哲学基础。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人都能达到“仁”的主观因素,“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提出人的本质是性善的理论。人性是天赋的,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的 ,人人都是生而具备的。2、亲亲原则的建立,使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事亲、尊亲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现。正因为孝成了人生最高 的 道德,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这五伦中,孟子认为父子、君臣两伦最重要,“仁之实,事亲是也;父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离娄上》,孝悌成了五伦的 中心,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孟子·滕文公下》,都将孝悌作为德性的 最高表现。因此,孟子所最为推崇的圣人是尧舜,“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总之,孟子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的中心,是对孔子孝悌合一的思想的直接继承与发展。使孝道进一步政治化。孝治是孟子为君主设计的一种理想境界,他不厌其烦的向梁惠王反复宣扬孝治,“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使儒家孝道进一步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孔子论孝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孔子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具体如下: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4、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5、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总之,孔子提出的孝实际上是一种家庭伦理,这就使孝从宗族伦理转化为家庭伦理。曾子论孝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可以说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孔门中曾子不仅以其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曾子思想以孝为核心,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具体如下:1、对孝道的全面泛化。孝在孔子那里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而曾子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在传统的儒家中,仁义忠信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曾子将这些内容都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在这里,孝完全统摄了一切社会准则,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曾子还说:“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将孝置于至尊的地位。这样,孝已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曾子认为:“忠”可以是作为家庭伦理观念的孝的组成部分,而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的孝又适用于事君,成为政治原则。“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在这里,表示忠君的忠已成为孝的一部分,不忠君就是不孝,这就意味着在曾子的理论中,忠已经被纳入孝的范畴,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孝已经变成社会中的人对于君主的忠诚。2、强调实践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曾子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参悟,不断地开阔心灵的领域。这便是曾子突出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讲求用内心的反省来检验自己的举止是否合乎道德的原则。荀子论孝荀子并不以孝道而著名,由于他坚持性恶论的人性说,其思想以“隆礼”为核心,因此,他把孝道仅仅看做表现家庭伦理的一般道德。但其论孝言论中的 君重于父的观点却影响深远。《孝经》《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面完备,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它是对孔、曾、孟孝道思想的全面继承发展,标志着儒家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在以后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是对上述孝道理论的社会、政治方面的实践,而很少有理论的创新,最多是修修补补而已。《孝经》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其作者有说是孔子、曾子、曾子的门人所作,至今无定论。《孝经》思想的主题或最大特点是孝的泛化、政治化,甚至神秘化。《孝经》将以孝治天下描绘成一副诱人的图景,“先王又治理德之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开宗明义》.指出,假若能够以孝治天下,便会得到“万国之欢心”、“百姓之欢心”、达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地步。一部《孝经》,不足两千字,却多次讲到“治”、“顺”,行孝道,就能“治天下”“顺天下”。《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它十分明确地将行孝与“事君”结合在一起,把“事亲”与“事君”混同起来,“事君”成了孝道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孝进一步政治化的表现。《孝经》把孝分为“五等之孝”,“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分五章讨论,体现了孝道的不同层次。《孝经》还有一些独特的内容,用刑罚来维护孝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孝经·五刑》认为不孝之人与要挟君主者和非议圣人者一样,都是大乱的祸根。总之,《孝经》作为儒家专论孝道的一部经典,以其孝道理论的全面性、浓厚的政治化色彩,使儒家的孝道理论创造达到了顶峰。秦以武力统一六国之后,一反西周奴隶制下的礼乐文明,在统治思想上推行法家学说,企图以法的精神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其结果却导致了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很快走向了灭亡之路。西汉统治者总结秦亡的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酝酿,终于选择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兼采各家思想的适用部分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其中“以孝治天下”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孝就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这时的孝已越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成为传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道德意识。西汉以后,封建孝道并无太大变化。从孝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孝经历了从祭祀祖先的宗教伦理到家庭伦理,再到政治伦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孝观念的内容在不断蜕变,其中的合理因素愈来愈少、消极因素被引向极端。


: 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道德不容侵犯的底线。是什么意思?
孝道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视的传统美德,其基本意思是对父母的孝敬和关爱。在中华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道德不容侵犯的底线。孝道关乎家庭伦理,教育从小就应成为人类的本性、本能。统治阶级在这方面也有责任,他们的行为如何受到人民的评价,也是需要在这方面作出表率的。孝敬父母是中国历史上...

孝道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孝子的奉养,是要使他们从心里感到愉悦和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这一句话源自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内则》。原文是: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译文是:孝子对父母奉养,要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使...

孝道的含义是什么?
我国主要传统美德之一,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孝”在我国古代时期被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孝的含义主要有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这两个方面。我国传统孝道也包括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

孝道是什么意思
孝文化的核心意义就是从理论构建到现在时间的一种层面都是一直在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的基本涵义,孝道本身的意思就是善待父母,而这一点是从古至今到现在都是没有改变的,而孔子对于孝进行了基本的定义,而这一定义也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孝道文化基本内涵也穿成了传统文化中从生殖层面引申出来...

请阐述出传统文化当中孝道的含义,在现代社会里你将如何继承发扬“孝...
含义:孝道不是美德,而是自然的本性,一句话:知恩报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国主恩;报众生恩。方法:省心——别让父母担心、难过;开心——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高兴;安心——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你做什么,父母都能放心。最后,把这三心延伸到老师和尊长、领导和政府、以及每一个生命个体。这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包括哪些内容?
3、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

何为孝?何为顺?孝顺的含义到底是怎样的?
孝与顺,是两个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中的美德,其核心在于对长辈的爱与尊重。孝的本质并非由特定的准则衡量,而是儿女内心深处的自发情感流露。孝心的真正含义在于让父母感到快乐、安心和舒适,这是最高境界的孝,因为父母的爱无私且不求回报。尽管孝和顺字面上看似相近,实则有所区别。顺从父母是指遵从他们...

什么是“孝心”
传统孝道精华部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将就此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奠基于传统孝道之上的社会,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传统孝道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传统孝道及其精华部分的现代价值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传统孝道的内容、本质、特点的辨证分析,指出...

什么是孝道思想?
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

怎么理解孝道的含义?
关于孝道的理解和感悟如下:1、我们必须孝顺父母,不仅要尊重我们家中的老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们必须尊重和照顾其他家庭的老人和孩子。2、孝顺是一个阳光的词,温暖父母疲惫的心。孝顺是一种责任,分担父母的痛苦。孝顺是一首温暖的小歌,解释了父母的感受。3、孝顺,也许是一个吻,或者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