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怎么分?怎么用?

相关内容如下:


要了解平仄须知“四声”。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shǎng)、去、入。

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人的四声,跟今天的普通话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并不等同,要区别对待。具体对照如下:

古代“平声”→普通话的阴平及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第三声),古代“去声”→普通话去声(第四声)。古代“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如云“关”与“贯”不能通押。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我们之前已经介绍。下面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

如果你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字,该如何用普通话辨别呢?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

用新韵即《中华新韵》,完全不用考虑入声字,因为新韵中没有入声字,只须记住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就行了。

如果你用古韵即《平水韵》(诗)、《词林正韵》(词),就必须小心那些普通话读一二声的字,因为它们可能是古入声字。



平仄是韵律诗的技法之一,按现代汉语汉字的发音方式及发音方法,古时平仄大致相当于:一声二声大部分属于平,上声(三声)和四声多半属于仄声。比如: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当然,这里对应的字,有的属于古入声字,大部分一二声属于平,三四声属于仄。
其实,汉字本身也具备高低顿挫抑扬有致的音乐感,再加上古人把平仄规律的排列起来,使之读起来更能朗朗上口……

诗词格律十讲 第十讲 词韵和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怎样快速区分平仄?

区分平仄: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音;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音。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中古汉语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统称为仄声。
古“平声”的字,声音高而平且长,从头至尾保持一致,不升不降;“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或升或降,或拐弯,或短促(如入声字)。平仄声的字在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中交替使用,可使句子产生抑扬顿挫的 音乐效果,吟诵时在声音上给人以美感。

扩展资料:
1、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2、四种声调: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仄

1、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2、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3、古汉语中的平仄: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扩展资料:
1、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2、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参考资料:平仄-百度百科


如何快速的分辨古诗中一个字的平仄?
4、韵部规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汉字所属的韵部来区分平仄。通常,韵母是a、o、e等拼音字母开头的字属于平声,而韵母是i、u、ü等拼音字母开头的字则属于仄声。例如,华、罗是平声,计、拒是仄声。平仄的使用技巧:1、了解平仄的规则:平仄是针对汉字的发音而言的,平声为长音,仄声为短音。在古...

平仄音怎么区分
平仄音的重要性:1、构建韵律和节奏:平仄音的区分是构建古诗词韵律和节奏的基础。平声调悠长、浑厚,仄声调短促、抑扬,这种区分使得古诗词在朗读时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平仄音的交替使用,古诗词在听觉上产生了优美的旋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2、表达情感:平仄音的区分对于...

对联的平仄是怎么分的?
平仄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声调的差异。在对联中,平仄的配对是有严格规定的,通常要求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这种平仄的配对规则,不仅使对联在发音上更加和谐,同时也体现了汉语诗歌的韵律之美。具体来说,平声字在发音时,声调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而仄声字则包括上、...

平仄是怎么区分的?
简单的说,一、二声字是平声,三、四声字是仄声。入声字是仄声。古诗所讲平仄是声调问题。魏晋南北朝至宋末期间汉字字音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四声”。古诗所讲的“平仄”就是针对这古“四声”而归类的: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仍称“...

对联的平仄怎么分?
8、八言联和格律。平仄要求:奇位字可心活用,偶位字要分明。格律为:A:上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例如:帝子长洲仙人会馆===将军开库学士词宗 B: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例如:左图右史书香永代===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八言联,可以是四...

对联平仄怎么分啊?
对联的平仄区分主要依据字音的平直与逼仄。在古代汉语中,平声是指读音平直的字,如“悄”、“轮”、“晌”等;仄声是指读音逼仄的字。由于对联起源于古代,其平仄区分依据的是古代的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下面分别介绍新韵和旧韵两种平仄标准的应用:1. 依新韵: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将...

对联平仄如何分?
春联用平仄来分上联和下联的方法是:联句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是上联,联句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情况下,对联要求“仄起平收”:仄(声调第三声、第四声)起,平(声调第一声、第二声)收,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如果两联同平或同仄,不算完美的...

对联怎样分平仄?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对联要求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对联中的平仄如何分辨?
对对子如果忽视用词的平仄,其他再好,仍会被行家笑话为“对联盲”。其实对联平仄很容易掌握。 一,什么是平仄 平仄以普通话的四声为标准。就是:阴[—]、阳[ \/ ]为平,上[ ˇ ]去[、]为仄。 二,基本规则简说 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汉语中双音节词占很大比重,因此就有了...

对联的平仄怎么分辨?
对联的平仄是指对联中每个字的声调,用于表现对仗关系。平仄的分辨有以下几点:平声(平):声调平坦,不升不降。如“天地”中的“天”和“地”都是平声。仄声(仄):声调升降,不平。仄声分为上声和去声。上声(仄):声调上扬。如“山水”中的“山”和“水”都是上声。去声(仄):声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