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有什么影响

原因: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者是蒙古族,其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不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元朝的统治政策与其他朝代“与众不同”之处。

元朝实行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由50万蒙古民族统治5800万人口的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维护政权,加强统治,于是采取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的政策,蒙古族统治者根据征服顺序的先后将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类。

影响:民族压迫令被统治阶级对元廷心生厌恶,最终导致各区域地区之间矛盾一路积累加剧,最终酿成元末大起义。

“四等人制”的看法

在大一统局面下的“四等人制”为各民族的相互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不仅在初期对于维护元朝的统一及强大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甚至从今天看这种政策的实施是元末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要用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一研究过程,方能得到正确的认知。



如果是应试,你直接这么答就可以了:

  1. 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统治民族增加,而蒙古本族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中原为低,人口数量也显著不占优势,必须额外创造本族特权

  2. 客观上划分等级,实现对异族压迫,利于封建统治社会秩序建立。

  3. 客观上华夷之辩为民族压迫创造了土壤(主要是外族对中原的统治模式不适应,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影响嘛……

  1. 民族压迫令被统治阶级对元廷心生厌恶,最终导致各区域地区之间矛盾一路积累加剧,最终酿成元末大起义。

  2. 客观上促成了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但需要注意这个功能和秦皇汉武的大一统有不一样的地方---无法常态化存在!

  3. 客观上促进北方民族南下,加强了与汉地汉族的融合,开启了之后百余年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元朝实行四级制度, 蒙古人高于色目人高于汉人高于南人,导致社会除了阶级矛盾外,还激化民族矛盾。

元朝时为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口分为四等,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汉人,地位最低的南人,主是南宋统治地区的人。这种政策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导致元的灭亡。

蒙元把民众分为四个等级,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蒙元施行的歧视与压迫政策,激化了元代后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轰轰烈烈的元末红巾起义爆发。

元朝对汉人的高压政策有何利弊?

利:
1、一定程度上稳定政局,巩固国家,维护统一。
2、军事化管理省、路、府、州、县、里、甲为后代奠定较为完备的地方行政管理系统。

弊:
总:这种严重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了元朝后期民族和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最终,引起汉人兵变而加速亡国。
1、政治上:强分民族等级政策激化民族矛盾,引起国家动荡不安。
2、经济上:掠夺民间财富,包括苛捐杂税等激化阶级矛盾,民不聊生。
3、阶级上:压抑士人地位不利于社会进步,甚至倒退。(专家认为元朝是奴隶制国家)
4、文化上:不利于蒙古族汉化,吸收汉族文化,不利于民族融合。
5、生态上:耕地改为牧场破坏生态环境,浪费环境资源。


补充说明:元朝对汉人实施的高压政策:
阶级上,强分民族等级:
元朝把全国人民分为四大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蒙古人——北方游牧民族
色目人——西域、中亚各族人和西夏人
汉人——北方曾受辽金统治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
南人——原来南宋境内的汉人及其他部族

政治上,规定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必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
法律上,蒙古人无故杀死汉人、南人,只是罚钱了事;汉人或南人杀死蒙古人,
会受到灭族的处分。
经济上,掠夺民间财富:蒙古人习惯了游牧生活,在灭金亡宋初年,曾大量夺取农民耕地,改做牧场;民间的马匹,都被没收充作军用。统一中国后,对民众徵收的苛捐杂税更层出不穷。农具、盐、茶、酒、醋等日常用品,全部收归国营。
文化上,压抑士人地位:蒙古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鉴于汉族传统士人地位高、影响大,难以管理,便加以打击。据部分载籍所云,当时社会的职业有官、吏、僧、道、医、工、猎、倡、儒、丐十等,儒生的地位仅在乞丐之上。在他们眼中,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沦落到连娼妓都不如的地步。
军事上,元朝实行军事管制:元朝为了加强对汉人的防范,在全国各地置兵驻防。又立里甲制,以二十家为一甲,蒙古人为当然“甲主”,负责监视全甲居民。禁止汉人、南人打造和私藏武器,不得打猎、聚众、学习武艺,甚至不准夜行。”

“四等人制”,是元朝所建立的制度,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并认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元朝统治者为始终保持其最高统治权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竭力推行民族隔离和歧视政策,蒙古贵族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平民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辈分为名。

扩展资料:元朝统治者公开地、毫不掩饰地把各民族按照族别和地区划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享有不同的待遇,权利和义务都极不平等。
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拥有多种民族特权,从而保证了蒙古贵族优越的社会地位,防止了民族的被同化。元王朝也因此显示出比辽、金等王朝更为浓烈的民族色彩,对各族人民实行着残酷的民族压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等人制


七年级历史: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
答:元朝民族关系具有浓厚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色彩与急速的民族大融合并存的特点 原因:1、政治上“四等人制度”的形成使元朝法律有着其阶级性独具的特点,在军事征服过程中,根据征服的先后顺序和投降与否而给与被征服人民不同的政治地位。2、元朝少数民族属于游牧文化,生产力往往落后,面对农耕文化的先进...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民族分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三等汉人,四等南人。朝在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的同时,又对各民族上层进行了拉拢和联合,甚至给予他们许多特权,以扩大蒙古贵族的统治基础。元朝的双重民族政策,体现出其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核心、包括各族上层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联合专政。元朝社会的基本基本矛盾还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民族分化政策;这是一种民族什么和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
元朝把全国人分成四等,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这就是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蒙古族的统治地位。蒙古族列为第一等,其他等人的划分的依据是征服的先后。同时汉族人被划分在两个等级之中,正是要突出等级之间的对立,达到民族分化的目的。实质是民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元朝统治的主要特征及其实质。
当时全国共有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至于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等地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在军事方面,元世祖实行军民异籍、军民分治的政策,使军职不得干预民事。元朝军队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等。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元代民族的压迫政策的论点
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四等人制最早是由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的,虽然还没有发现有史料记载元代明确实行四等人制的法令,但是元朝时期蒙古贵族享有特权以及存在民族压迫是学术界公认的。

历史上元朝和清朝的民族政策
元朝统治者为了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采取了民族分化压迫政策,明清民族政策大同小异,多是以安抚为主。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实行民族政策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政策
蒙古统治中国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有两点:1,民族压迫。蒙古对蒙古人和对华人有完全不同的待遇。蒙古人有绝对的权利和地位,华人只能当牛做马,蒙古人杀了华人,只赔很少的钱就可以了解。由于华人经常反抗蒙古的统治。蒙古人处处防范华人,例如,华人十户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还被铁链子栓住。除此以外,...

元朝对台湾地区是如何进行有效管辖的?元朝对台湾地区是如何进行有效管辖...
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成分。如地方机构中的达鲁花赤掌握实权,而此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 元朝在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的同时,又对各族上层进行了拉拢和联合,甚至给予他们许多特权,以扩大蒙古贵族的统治基础。 元朝的双重民族政策,体现出其政权是以蒙古...

元朝法律如何体现民族歧视和压迫
从其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说:蒙古拒绝接受汉化,在法律内容上强规等级制度,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从高至低排列。各个等级拥有权利不同,南人即宋人遗民。 从形式上,蒙古法律保留了大量习惯法。由于蒙古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本身形成的习惯法也为奴隶制法律,可想而知,元建立之后,虽有改变,但...

元朝末年,为什么会动荡不安?
元朝末年之所以动荡不安,是因为元朝末年的时候,皇权已经开始腐朽,很多地方都接连起义,所以社会才会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