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 年即帝位,在位54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杰出的英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屡次派兵进击匈奴,一直把匈奴追赶到漠北的地方去,解除了自殷、周以来威胁中原的祸患。又派使臣出使西域,使汉家声威震慑欧亚大陆。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人们仍叫我们为“汉人”,称普通话为“汉语”,叫中文为“汉文”,在某种意义上,“汉”就代表中国。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创建了历史上文治武功、非常灿烂的一个朝代。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大经学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大农学家赵过;大探险家张蹇;大音乐家李延年等,他们都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此可知,汉武帝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功绩多么巨大。
汉族

中国的主体民族。1990年人口104248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96%。
渊源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公元前21世纪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他们虽都自认黄帝为其祖先,实际却是来自不同部落集团的人们,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共同族体。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区别于蛮、夷、戎、狄等,但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春秋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至战国时,秦、楚、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与华夏融合,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 ,统一诸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在此条件下,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在汉族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其突出特点。关于汉民族形成的确切时间,中国学术界曾进行过一次广泛的讨论,大体有3种观点:①秦汉时代。②明末清初,或早在唐、宋。③1840年以后。至今尚无定论。但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统一民族。
发展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汉族自秦末以后曾举行过千百次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农民起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明朝中叶以后,汉族和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在驱逐殖民者及1840年以后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进行了英勇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其发展与胜利一般均在汉族地区首先兴起,后逐渐发展到边疆民族地区。经过长期斗争,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终于在1949年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 汉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此种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在古代始终占绝对优势。中国农业以发达的水利灌溉与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其中如都江堰一直造福至今。至明代中晚期,商业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中后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文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孔子、孟子、《孙子兵法》、《史记》等。在自然科学方面如张衡、祖冲之等的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屈原、李白、杜甫等均为公认的世界名家。散文方面,则有韩愈、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明清时小说创作大为发展,长篇巨著的编纂方面,有《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著名于世。
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主要方言有7种。现代汉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汉文(见汉字)起源于远古,通行的方块字从殷商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演变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这种书面语言的统一对汉文化的发展、各族文化交流及国家的统一起了重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使之向拼音方向发展。
宗教风俗 在汉族社会中,宗教观念根深蒂固。1949年前,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亲属以父系为中心。人口观持多子多孙观念。国家观念是父系观念的扩大,视皇帝与人民为君父与子民,忠、孝为其道德规范。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从无国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宗教观念逐渐淡薄。
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婚姻家庭以牢固稳定著称。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丧葬过去行土葬,现大部分通行火葬。
主要节日为春节,最为隆重。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然沿用。但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黔首”。秦虽国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汉代仍称中原人为秦人。 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之后一直延续。大汉一朝,北部击匈奴封狼居胥北部疆界推到河套,阴山以北;西北部一统西域诸国,设西域都护府;南部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西南部,汉朝征服了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贡黎山;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人口数量大幅提升;实行严整军制;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农业大为发展;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扩大财政来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文化列为封建正统文化大一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全国兴起诸多商业中心;在史学方面,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古文经学走向发达;设立乐府,搜集民间诗歌;汉赋风靡一时;隶书亦渐渐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写字体;在科技方面,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发明瓷器烧造,开始使用罗盘,张衡地动仪,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道教形成。


   开天辟地,治隆中华,滔滔热血汉衣冠,故称大汉。


   汉代和唐代、宋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家统一、文化昌明、武功强盛、国威远播,是汉唐宋朝的共同特点。汉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等,而唐朝则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2280美元,西亚人均GDP为621美元;两者都超过当时西欧人均GDP427美元。

   但是中国人天下国家的意识是在汉朝形成,天下国家的内涵是文化,支撑的是经济的交流,加上另一个支柱是文化上的统一,此为汉之为汉而不是唐、宋的重要原因。


    



<a data-id="link-to-so" href="http://www.so.com/s?q=%E6%B1%89%E6%9C%9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ext="详情页文字内链_点击实体词" target="_blank">汉朝不仅经历时间长(西汉、东汉的历史加起来长达500多年),而且空前强盛。汉武帝派兵横扫漠北,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势力。后来匈奴分裂,北匈奴被迫西迁,南匈奴则向汉朝臣服,此后汉民族一连几百年都没有遭到外族较大的袭扰。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朝代,另一个朝代是唐朝,所以我们用“汉唐”来借代汉族的强盛时期,自称“汉人”、“汉族”,而海外侨胞则自称“唐人”,道理是一样的。

汉人是因为我们的第一个强大时期出现在“西汉”。 因为我们是汉族,所以我们使用的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

汉族的本来名字是华夏民族。华夏这个名字有很深奥的意思。简单说,华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礼仪之盛。因此,中国又被称为“礼仪之邦,衣冠之国”。
华夏民族认为自己居住的地区是天下之中,因此,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因此,华夏民族就是中国人,中国人就是华夏民族。
汉朝时期,中国异常强大,四处侵略。吞并了很多国家,消灭了很多异类。那些外国人很是害怕中国人。那是中国的朝代是汉朝,因此它们把中国人称为“汉人”。在当时是含有敬畏的意思。
晋朝时候,很多异族人在中国造反,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他们称自己本民族的人为“国人”,称中国人为“汉人”。这时期,汉人这个称呼明显带有贬义,有“二等人”甚至“三等人”的含义。
后来很多异族入侵中国后,都把中国人称为“汉人”。这个名称往往有歧视的成分。例如北齐时期,鲜卑人把中国人称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钱,很低贱。
时间长了,中国人也往往自称汉人。尤其是唐朝,那时候,汉人多为褒义。
契丹辽国、女真金国、蒙古元国、满洲清国等入侵中国后,依旧把中国人称为汉人,带有歧视色彩。
满洲清国在90多年前被中国人推翻。当时中国人有时自称华人,有时自称汉人,后来有人提出五族共和,汉族这个称呼才广泛使用。

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 年即帝位,在位54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杰出的英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屡次派兵进击匈奴,一直把匈奴追赶到漠北的地方去,解除了自殷、周以来威胁中原的祸患。又派使臣出使西域,使汉家声威震慑欧亚大陆。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人们仍叫我们为“汉人”,称普通话为“汉语”,叫中文为“汉文”,在某种意义上,“汉”就代表中国。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创建了历史上文治武功、非常灿烂的一个朝代。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大经学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大农学家赵过;大探险家张蹇;大音乐家李延年等,他们都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此可知,汉武帝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功绩多么巨大。
汉族
中国的主体民族。1990年人口104248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96%。
渊源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公元前21世纪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他们虽都自认黄帝为其祖先,实际却是来自不同部落集团的人们,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共同族体。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区别于蛮、夷、戎、狄等,但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春秋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至战国时,秦、楚、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与华夏融合,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 ,统一诸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在此条件下,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在汉族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其突出特点。关于汉民族形成的确切时间,中国学术界曾进行过一次广泛的讨论,大体有3种观点:①秦汉时代。②明末清初,或早在唐、宋。③1840年以后。至今尚无定论。但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统一民族。
发展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汉族自秦末以后曾举行过千百次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农民起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明朝中叶以后,汉族和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在驱逐殖民者及1840年以后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进行了英勇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其发展与胜利一般均在汉族地区首先兴起,后逐渐发展到边疆民族地区。经过长期斗争,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终于在1949年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 汉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此种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在古代始终占绝对优势。中国农业以发达的水利灌溉与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其中如都江堰一直造福至今。至明代中晚期,商业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中后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文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孔子、孟子、《孙子兵法》、《史记》等。在自然科学方面如张衡、祖冲之等的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屈原、李白、杜甫等均为公认的世界名家。散文方面,则有韩愈、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明清时小说创作大为发展,长篇巨著的编纂方面,有《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著名于世。
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主要方言有7种。现代汉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汉文(见汉字)起源于远古,通行的方块字从殷商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演变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这种书面语言的统一对汉文化的发展、各族文化交流及国家的统一起了重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使之向拼音方向发展。
宗教风俗 在汉族社会中,宗教观念根深蒂固。1949年前,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亲属以父系为中心。人口观持多子多孙观念。国家观念是父系观念的扩大,视皇帝与人民为君父与子民,忠、孝为其道德规范。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从无国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宗教观念逐渐淡薄。
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婚姻家庭以牢固稳定著称。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丧葬过去行土葬,现大部分通行火葬。
主要节日为春节,最为隆重。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因为汉人是上古炎帝和黄帝部落的后裔,所以也叫炎黄子孙,汉为天,所以叫汉人

为什么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语言叫汉语 文字叫汉字

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汉族作为一个族群,直到汉朝才有了“汉人”,“汉语”之名。其本意是指“汉朝之人,汉朝的语言”。
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然沿用。但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黔首”。秦虽国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汉代仍称中原人为秦人。
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
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
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扩展资料西汉初,今云贵与四川西南部这一片广大的区域尚不属中国,盘踞当地的少数民族被汉人统称为西南夷,它们有的进入农业社会,有的则维持游牧生活,并且建立许多国家。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人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

扩展资料
汉族以农耕为本。
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
1、日常食俗
汉族以农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历史悠久,对汉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三餐中,午、晚餐是正餐。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2、节日食俗汉族的饮食一方面受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岁时节日即是表现汉族饮食文化风格的重要时期。
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汉族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叫汉族?[答案要简短,取重要部分]
【“汉人”称呼的由来】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

为什么我们叫做汉人,而最大的民族是汉族?
说法一:“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93.3%。说法二:汉族以前被...

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这源自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的传承。早在公元前,中国经历了多个王朝的统治和民族融合的过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期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汉朝的影响力深远,许多其他民族都受到了其文化、语言和制度的深刻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

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原指天河、宇宙 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叫汉族?[答案要简短,取重要部分...
【汉族名称的起源】汉族的称谓起源于汉朝,这个朝代为汉族的名称提供了历史基础。汉朝的建立者刘邦称帝后,汉族的称谓逐渐取代了之前的“秦人”。汉朝的强大和长期统治,使得汉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被广泛称为“汉人”。这种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根深蒂固,成为华夏民族的代名词。因此,汉族的名称始于...

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汉族,语言为汉语?
楼主理解错了。汉族并不是我们自称,而是外国人对我们的称呼。汉族的本来名字是华夏民族。华夏这个名字有很深奥的意思。简单说,华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礼仪之盛。因此,中国又被称为“礼仪之邦,衣冠之国”。华夏民族认为自己居住的地区是天下之中,因此,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因此,华夏民族就...

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汉人这一名称源于中国的汉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在汉朝建立之前,中原居民被称为“华夏”或“诸夏”,而“汉”最初是指银河,如《诗经》中所描述的“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逐渐确立的,汉朝的兴盛使得中原居民被称为汉人,此后这一称谓成为...

中国人为什么叫汉人,为什么我们叫汉人
那是因为汉朝对整个民族的文化起到重要主要,由于汉朝的存在,导致世界上人知道这个民族,所以叫汉族,也叫汉人。

为什么我们要用"汉"命名我们的民族?
中国人”,这时已为居于汉地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所共享。这是东汉以来边疆各族内迁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的结果。以“五胡”为代表的内迁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据有以两京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自称“中国皇帝”,与晋室争正统。这样,具有文化优越感而基于地域概念的“...

为什么我们叫做汉人,而不是唐人秦人宋人?
1.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超过5000年,历经周、秦、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2. 尽管中国有56个民族,但大部分自称为汉族,称自己为汉人。3. “汉”字源自汉朝,汉朝的强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使得“汉人”这一称谓被广泛传播。4. 汉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刘邦,实现了中国的民族融合,确立了汉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