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第一草书的介绍

“林散之第一草书”1是草圣林散之1975年3月为日本书法代表团访华创作的草书手卷。全称是《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简称是草书《中日友谊诗》,后来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第一草书的作品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工厂停工,报刊关门,书法家都被赶进了牛棚,大街小巷能看到的是除了大字报还是大字报。视书法为全民艺术的日本开始流传一种言论:中国已经没有书法,书法的传统已由中国移到了日本。1973年1月,《人民中国》杂志(日文版)专门出版“中国现代书法特辑”,向日本介绍中国书法大家的作品。林散之草书毛主席诗《清平乐·会昌》的条幅独占首页。次页刊登的三幅作品依次是沈尹默、沙孟海、启功的。郭沫若的一幅《沁园春·祝贺中日恢复邦交》放在封二,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从此,林散之的名字像惊雷响遍中华,震动日本,随后又传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林散之被誉为“草圣”。1975年3月,日本书法代表团来华访问,点名要拜见林散之。这次会见是外交部应日方要求安排的官方活动,规格很高。林散之专门赋诗四首,诗曰:黄河之水远接天,赤县扶桑两地连;千数百年唐盛日,早通通宝开元钱。红白樱花烂漫开,盈盈一水送春来;愿祝此花香不散,千秋百代好同栽。好风吹面至东瀛,两岸幽情日日深;有笔如花花似锦,愿从兰芷荐春心。喜接嘉宾颜笑开,烟光如海望蓬莱;遥期桂子秋登日,八月金黄君再来。之后,林老又把诗写成几幅手卷,作为礼品准备送给代表团成员。后来由于按照领导旨意,“只送一幅”。“日本人只能等候林老接见,林老必须坐着和来宾一一握手”。事后方知,这是为了展示国威,突显林散之在书法界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幅手卷是一份为日本友人精心准备,由于特殊原因而没有送出去的国礼。

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反映了中国近300年来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见证了中日两国书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专家鉴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王”,堪称国宝。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等60多位专家名家评价解析,中央电视台等80多家媒体报道,《江苏艺术网》开辟专题《国宝林散之手卷》。2010年4月,林散之研究会、文物出版社和林散之后人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以此纪念林散之逝世20周年。 2012年5月,文物出版社出版《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40幅作品中是从林散之纪念馆、林散之艺术馆、李白纪念馆、马鞍山市博物馆、十竹斋、古吴轩,以及林散之亲属、林散之学生、林散之作品收藏家等精选出来的。有的是镇馆之宝,多数是代表作。《中日友谊诗》作为“林散之第一草书”排在第一 。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所长、长风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休先生谈到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时说:“书坛可名大家者,百年不过数人。世人尊之为‘圣’者,千年一出。自大王以来,一千六百余载,二三子而已。以草书论,能跳脱古人,师范后世者,张颠怀释、玄宰觉斯诸家,屈指可数。识者尝誉散翁为‘王觉斯后第一人’,实不为过。《中日友谊诗》乃传世名迹。诗文平实祥和,立意高迈,颇具唐宋大家风范。书法气息贯通,珠玑一盘,非终南得道,蓬莱成仙,何人能指挥管城,书此华章?是为重宝,稀世之珍也。”林散之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是华夏中国的!也是世界人类的!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作品意义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是一部承载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独特作品。这部手卷中的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中国近300年来草书艺术的巅峰之作。它见证了中日两国书法交流的重要历史时刻,凸显了中国书法在国际艺术领域的核心地位,被誉为“神品”、“林散之第一草书”和“...

林散之草书的偏正相依
主要讲“草圣”林散之草书结体布白的变化,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草圣”林散之先生盛年大草的体态有正有偏,偏正相辅。二是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

《林散之》草书对联赏读
”这份广告多少有点炒作的味道,其实林散之书法作品引首钤“大吉羊(祥)”印章的流入社会不少,我手头就有他一副草书对联(如图)。林散之这副七言草书对联,现联语译文如下:“长虹垂地写篆字,晴岫挥动如画屏。”右联右侧题识“辛酉年冬月”,引首钤“大吉羊”长方印;左联左侧落款“八十四岁林散之”...

林散之纪念馆的景区特点
“草圣”的草书气势奔放,跌荡疏狂,独步当今,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赞为“草圣遗法在此翁”,代表作《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的草书被称为“林体”。“草圣”林散之纪念馆在山林之间,山上多竹,四季常青,象征着林散之先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风骨。

重磅|百年大师:林散之临米芾的模样,发人深醒
1972年中日书法交换提拔时一鸣惊人,其书法做品《中日友情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今世三尽”。林散之师长教师的书法,以“散革”名闻于世。奔逸的笔姿,划沙合股般的笔意,随方就圆、真假相生的结体,磅跨放旷的气焰,综合组成了师长教师自我的艺术说话。这类...

林散之为什么被称之为当代草圣?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艺术价值
林散之的《中日友谊诗》草书,正是这种精湛技艺的完美体现,它堪称古人笔法的典范之作。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技巧的精湛,更在于它承载了中华草书艺术的深厚传统和技法精髓。它体现了中国草书艺术的人文精神,展现出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卓越成就,是对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度凝练和升华。这部手卷不仅...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创作背景
转折点出现在1973年1月,《人民中国》杂志(日文版)推出“中国现代书法特辑”,以期向日本展示中国书法大师的风采。林散之的草书作品,毛主席的《清平乐·会昌》条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了封面。沈尹默、沙孟海和启功的作品紧随其后,而郭沫若的《沁园春·祝贺中日恢复邦交》则被放在封二,象征着国家...

林散之先生曾被称当代草圣,他的书法到底如何?
林散之在书法中主要是因为他的草书以及行书比较出名。他的书法作品简单流畅,线条清晰优美,让人看上去就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一、林散之书法学习之路林散之就像大多数爱好书法的人一样,从小就喜欢书法。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林散之有幸入清朝时期比较出名的一位国画大师的门下,开始专心学习国画,紧接着...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历史价值
流畅自然,诗书结合,堪称艺术上的双绝之作,充分体现了林散之先生的艺术才华和深厚功底。这一手卷不仅是中日文化友谊的见证,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份重要遗产,对于研究二十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每一页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艺术爱好者和历史学者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