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在史记中有专门的传记吗

有,卫青、霍去病的记载是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此外太史公司马迁也在《佞幸列传》里提到他们。

司马迁对卫青和霍去病的偏见,用南宋学者黄震的话来形容最贴切,“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大意是,若要看卫青、霍去病的列传,最好和李广的列传对比着一起看。卫、霍二人深入大漠两千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声名振动大江南北,匈奴闻风丧胆,但看其列传,仿佛不值一钱。

反观李广,败仗居多,其战功不足以封侯,结局是迷途自尽,对汉朝的贡献根本无法和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但在司马迁笔下,李广仿如不世将星,英名永流传。

《史记》评价

司马迁的《史记》是个人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情绪和脾气,所以史书中难免会掺杂司马迁的个人好恶。

按常理来讲,正史都是后朝给前朝人写的,比如《明史》就是由清朝张廷玉编纂的,《宋史》则主要是由元朝丞相脱脱编著的。这些虽说挂名是一个人,但编纂工作是由很多人完成的,排除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编写的人越多,越能减少错误,让史料更加公正有效,毕竟人多还是力量大。

除此之外,编纂人可以各抒己见,用自己学识将史料完善,这同样是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比拟的。司马迁个人所编写的《史记》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 日本光荣公司《三国志》系列游戏霍去病像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霍去病石刻雕像(12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壁。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虚岁)。

有,不过霍去病的传记是和卫青一起的,这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家庭出身和关系很紧密,而且两人都是武将,地位相当,功劳相当,爵位功绩也是一个级别的。司马迁习惯的做法就是将这种情况类似的人物合传来写。类似的情况还有张良和陈平,周勃和灌婴,贾谊和晁错等人的传记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男,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记录了以名将卫青、霍去病为首,公孙贺、李息、张次公等多位西汉骠骑将军的事迹。所以说,在史记中,并没有专门霍去病立传。

答案是:有专门的传记。
详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史记》中关于哪里有关于霍去病的记载

汉书*霍去病传
huo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善骑射。17岁即为汉武帝侍中,同年随卫青出征匈奴,任嫖姚校尉,率领800精骑长驱数百里,突袭匈奴后方,斩杀匈奴兵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候。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骑兵一万出陇西,进击匈奴右贤王部。他6天连破匈奴五个王国。接着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与匈奴鏖战于皋兰山下,歼敌近9000人,杀匈奴卢候王和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同年夏,霍去病再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越过居延海,在祁连山麓与匈奴激战,歼敌3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因功授大司马,威望超过了卫青,许多卫青部将纷纷转投霍去病。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在长安病逝,年仅23岁。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谥予他景桓侯的封号。出葬之日,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霍去病送葬。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后人对霍去病备极推崇,李白《胡无人》诗云:“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汉书》《后汉书》都有


史记和资治通鉴写霍去病的有哪些
111.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参考资料:史记

征讨匈奴的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在《史记·佞幸传》里出现?
尽管他们两个在《史记·佞幸传》中有被提及。但是,卫青和霍去病主要是率属于《卫青霍去病列传》。所以说一定程度上,把卫青和霍去病归属于《史记·佞幸传》也不完全正确。既然在《史记·佞幸传》中司马迁有提到卫青霍去病,我们要就说一下,为什么司马迁会把卫青和霍去病这么重要的人,...

霍去病究竟是死于集团争斗还是病死?其他原因?
对于霍去病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没有明确的答案,而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没提过。司马迁著书,以历史为依据,而对以当时的事,他没有肯定的答案,所系没记录在按。再者,武帝初登皇位,受制于窦太后,很多政令无法实施,只能在馆陶大长公主和陈阿娇的庇护下执政。而武帝一生最恨的就是外戚专权,卫氏家族是...

司马迁的《史记》说霍去病不省士,历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他在《史记》曾这样评价冠军侯霍去病: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意思既太史公司马迁说霍去病初奉命出征时,皇帝陛下恩宠他担心他吃不惯军中伙食,特地从宫中给他选了一拨人,带着几十...

有没有关于霍去病没死的野史
但是,漠北大战后,霍部却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卫部日渐裒落,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日薄西山,照此发展下去,霍去病大有取代卫青之势。卫霍之间在利益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要知道,当霍去病作为卫青这个大将军的一个部将而获封侯时,他是卫氏家族的一个锦上添花者,当他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时,他便是整个卫氏...

有没有研究史记的呀?~关于霍去病~
史记对霍去病的记载少之又少,大约是司马迁对霍去病有点想法,相反对屡遭失败的悲情将军李广赞之又赞,这是千古遗憾,别的想知道的话也只有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汉记去寻找了

为什么卫青霍去病被史记写到了佞幸传里
……虽然是很久前的帖子了,不过为了我的男神还是来回复一下。佞幸传里提到卫霍是这么说的:“是后,宠臣大氐外戚之家也。卫青、霍去病皆爱幸,然亦以功能自进”司马迁的本意大概是,虽然卫青和小霍也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但是自己也很有才华,最终靠自身的能力功绩取得功名,比前面那一群不知所谓的...

霍去病史记上有记载吗
回答: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

卫青、霍去病二人作为征讨匈奴的大功臣,为何会出现在《史记·佞幸传...
司马迁这么写其实是在说:佞幸其实只是一种身份标签,重要的是看个人能力。就像我们今天提到富二代这个词貌似有点贬义,但富二代当中就真的没有杰出人物吗?其实《史记》当中很多传记都与之类似:《酷吏列传》我们今天的人一听就觉得是写那些特别残暴严酷的官吏,事实上《酷吏列传》中写的也的确是严酷的...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史记》怎么都不敢写呢?
另外汉武帝看汉武帝功高,还给霍去病追加了谥号,称为景恒公,主要的意思就是有勇有谋,又能够开阔土地的故事。虽然在《史记》上只有短短几个字形容霍去病,甚至一笔带过,《史记》都不敢真正写霍去病,在真正的历史上其实还有很多的信息没有表现出来。在古代的王朝之中,一般对国家有着突出贡献的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