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禅意经典诗词(苏轼笔下10首秋日诗词)

一花一人一世界,一树一叶一知秋。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离去,季节的变换,白昼的交替,都无声无息地成为过去。
春去秋又来。
秋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那么害羞,也不像夏天如此的暴露,也不似冬天如此的内向。
在苏轼眼里,秋有许多情态,有思念、有达观、有苦闷。苏东坡留下众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其中写秋的有很多,下面十首苏轼的秋日诗词,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1.《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苏轼 〔宋代〕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上片寻梦,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下片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
词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全词将景、情、理熔于一炉,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意境清旷,余味悠然。
2.《西江月》
苏轼 〔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酒价便宜,反而常常忧愁客少,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3.《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昨夜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沉醉有时沉病有时慵懒。早晨来到院子里,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默默催人老身患一身病。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4.《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苏轼 〔宋代〕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三更时分,夜雨点洒在梧桐树叶上,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梦中场景再也找寻不到。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天已经来到,更是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妇人快纺布。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酒杯面前一定有询问你的人,是为了诉说离别之后的心绪。
这首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凉知秋,如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
5.《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宋代〕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凉飕飕的。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重阳节如何度过,只是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使用用戏谑的手法,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抒发了词人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伤的矛盾心境。
6.《.蝶恋花》
苏轼 〔宋代〕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昨夜的秋风好似从千里之外吹来。皎洁的月光爬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寒意透入人的衣袖。我抱着被子心中愁苦难以入睡。哪里还能忍受玉漏慢慢滴漏。我这个旅居外地的游子,还没有回朝廷的打算。梦里醒来凄绝伤神,枕上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7.《浣溪沙》
苏轼 〔宋代〕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袤的沙原。
上片,作者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深秋的景色。下片,是作者对梦到故乡的具体描写。全词即景抒情,如行云流水,是写实之作。先是远望山色,既而仰望空中晚霞,再是近望地上寒花,进而平望远林村舍,最后着眼于南望故园。层层递进,首尾相映。在时间安排上,起自傍晚,终至夜深,表示其思乡之念,悠悠绵长
8.《菩萨蛮·西湖》
苏轼 〔宋代〕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你刚想启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会十分忧愁。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
上片写天意留人,然后推进一层刻画作者内心活动,即使今日留得友人,明日行者终当行,那情景仍然令人肠断,所以今日留君终是徒然。下片借佳人泣别再写离情,最后写送行者比行者更加伤心。该词用第三人称写法几经转折,将离别的情思表达得委婉曲折。
9.《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苏轼 〔宋代〕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现在身强力壮,发那悲秋的哀叹干什么。无论在村外的江边,都要像看待“空花”一样。还在想济汾河横中流的情景,兰菊纷纷各半。楼船远去,白雪纷飞,唯有年年飞来的大雁。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悲秋”与众不同的看法,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调子,实在可贵。他用自己潜心佛老所获得的不随物悲喜的思想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沾沾自喜,从而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走过人生中的坑坑坎坎。
10.《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苏轼 〔宋代〕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首二句给读者展示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两句联系来看,画中的水面是很远阔的,所写的是近处的岸边景象。三四两句,再在展向远方的画笔疏淡处着眼,逗出人情,展现的画面是,一舟棹向远方,尽处林木数点。这首诗诗人发挥自己的想象,于景物中融入人情,如同幕后隐语,启示读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I 那些关于月亮的诗No.00055
孟浩然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描绘了月色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 孟浩然《宿建德江》),则是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宁静描绘。月亮在王维的笔下,是禅意与幽静的象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明月的...

黄庭坚佛意的十首诗词(历尽千帆,岁月风尘)
我们都知道,唐代大诗人王维,自小参禅悟理,笃诚奉佛,他的诗与画极富禅意,达到了思与境谐的空灵境界,有“诗佛”之称。而在王维之后的300年后,又有一位才子,自小也和佛教结缘,奉佛习道,在参禅学佛的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愉悦,并在中年后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所作的诗词也是禅韵幽幽,透露着朴实内敛、空灵唯美的...

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

大彻大悟看透人生经典诗词诗句(四首诗写尽人生的波澜)
他们就是王安石与苏轼。当初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卷入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命丧黄泉。除了弟弟苏辙舍弃官职努力营救,还有王安石等人仗义执言,才算保住了苏轼的性命。“岂有盛世杀才士乎”,正是王安石的这句话,让宋神宗放弃了处死苏轼的念头,将其贬谪黄州。由此,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里,再也走不...

落花经典古诗大全(六首落花诗词)
常年在外辗转奔波的王国维,回家看到疾病缠身的发妻,不由得道出这生命之叹。花落人老,本就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避。可当诗人以精炼而又诗意地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还是让人心生悲凉。尤其在古代诗词里,落花这个意象,就与伤春悲秋、怀才不遇和生命流逝等联系在了一起。它是秦观笔下的贬谪之...

赞美月圆的浪漫诗句(明月皎皎六首古诗)
公元107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苏轼,在任密州知州期间的中秋月夜,想到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写下这动人之语。从此,明月表相思和圆月盼团圆,这一诗词意象,愈发根深蒂固地生长在中华儿女的心里。而这首《水调歌头》里的另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从哲理高度,丰富了明月的意象与内涵。我们不只可以用...

春天唯美诗词有哪些(六首春天唯美古诗句)
她踮起脚尖,趟过清澈见底的溪流,轻盈地洒下满河的春意,飘然离去...春天,踮起脚尖,穿过森林,穿过大自然,走进了文人墨客的诗词里。文人墨客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光景呢?我们一起来读这六首写在春天的清新而唯美的诗,领略一下诗词里的春天吧。最后一首,透着独属于春天的禅意,值得细品。春...

风流云散渐无穷,一别如雨意难平(六首人生古诗词)
风流云散渐无穷,一别如雨意难平(六首人生古诗词)有人说,最怕离别在雨天,仿佛淅淅沥沥地诉说着一生的别离与错过。事实上人生的有些别离,就是一转身即天涯,不知山长水阔知何处。建安七子之冠王粲就曾用短短的八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11首唯美柳絮诗词)
今天我们分享11首关于柳絮的古诗词,看柳絮纷飞,赏人情百态。01:最深情的柳絮寓意晏殊〔宋代〕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曾经一度,我以为作者是弄错了时间。总感觉...

王维诗词古句精选(王维的16首诗歌)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