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有什么习性?

猪在不断进化和人类的驯养、驯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生物学习性,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要充分了解猪的生物学习性,扬长避短,并按当地的条件加以充分利用,以便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1)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猪一般4~6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是常年发情多胎高产动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一般1年能分娩2胎以上。经产母猪平均胎产仔数10头左右,我国一些地方品种窝产活仔数可达14头以上。

(2)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

猪是杂食动物,能充分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采食有一定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爱甜食。猪的采食量大,消化道长,能消化大量的饲料,以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但是,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较差,因为猪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所以,在日粮配制中要注意精、粗饲料的搭配,控制粗纤维在日粮中的比例,保证日粮的全价性和易消化性。我国地方猪种较国外引入品种,具有更好的耐粗饲特性。

(3)生长期短,周转快

猪由于胚胎期短,同胎仔猪数又多,出生时发育不充分,仅占成猪体重的1%,各器官系统发育也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初生仔猪需要精心护理。仔猪出生后为了补偿胚胎期内发育不足,生长发育特别快,在满足其营养需要的条件下,一般160~180日龄体重可达到90~100千克,相当于初生重的90~100倍。

(4)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猪有特殊的鼻子,嗅觉非常灵敏。猪的耳形大,头颈转动灵活,容易对声音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但猪对危险信息也特别警觉,即使睡眠,一旦有意外响声,就立即苏醒,站立警备。因此,为了保持猪群安静,应尽量避免突然的音响,以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猪的视觉很弱,缺乏精确的辨别能力,视距、视野范围小;对光的强弱和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也弱,辨色能力也较差。人们常利用猪这一特点,用假母猪进行公猪采精训练。

(5)适应性强,分布广

猪对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社会习俗原因而禁止养猪的地区外,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可养猪。

(6)对外界温、湿度变化较敏感

“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猪因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对高温、高湿反应明显,生产中应注意。



猪有的习性:

一 嗅觉发达


猪的嗅觉非常发达,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强7—8倍,猪群之间、个体和母仔之间,主要靠嗅觉相互保持联系。仔猪出生后,就能靠嗅觉寻找奶头,三天后就能固定奶头哺乳,不会错乱。故在管理上,必须根据猪这种行为特点,在仔猪生后三天内,按仔猪体质强弱和大小给予固定奶头,这是保证全窝仔猪发育匀称,提高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否则,三天以后就难以固定。母猪熟悉其仔猪气味后,就能很快辨别出哪头是自己的或是别窝的,如有别窝仔猪进来偷吃奶,母猪就会立即驱赶,甚至将其咬伤、咬死。因此,遇有母猪缺奶,需采取寄养措施时,必须在母猪分娩后三天内尚未熟悉仔猪气味之前进行寄养。过三天以后则难寄养。必要时,需在仔猪身上涂抹褓母猪的尿液或白酒,扰乱其嗅觉,寄养才能成功。


猪有合群性,每个猪群都靠气味保持群体彼此和睦相处。若有猪离群几天,再回到群内,由于气味有所变化,就会遭到其它猪的攻击。


公母猪之间的性关系,亦靠嗅觉起传导作用。成年公、母猪,有时虽远离几百米,也能靠性激素的气味识别各自的方位。如果让发情母猪自由活动,它很快就会找到公猪。在养猪生产中,利用猪的这种特性,采用公猪试情,能准确地识别发情,给猪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公猪只能从小生活在一起,才能和睦相处。如果互不熟悉,见面后就会立即发生攻击,非用木版隔开不可。公猪的这一特点,在管理上应注意公猪进行运动时,若有两头以上单圈饲养的公猪,决不能一起运动,必须把运动时间错开,或者按不同的运动场所或不同路线,使公猪彼此隔开,以免殴斗。


猪靠嗅觉能很好地寻找土壤中的食物。


猪的嗅觉之所以灵敏,是由于猪鼻发达、嗅区广,嗅黏膜的绒毛面积大,分布的嗅神经密集,对任何气味都能嗅到和辨别。


猪在群体中彼此间能靠气味相互识别和联系,是由于猪体散发出一定的气味,或性腺散发出一种体外激素。


二 听觉灵敏


耳形大,外耳腔深广,收索音响的范围较大,即使微弱的声响,猪都能觉察到。母猪对它仔猪的叫声特别警觉,当仔猪遇到危害发出叫声时,母猪即惊恐不安,同时引起母猪群的连锁反应,造成猪群的骚乱。因此必须保持猪舍安静,不轻易惊动小猪。


三 视觉不发达
猪的视力差,视距短,视野范围小,对光线强弱、颜色和物体识别能力差,人们可利用猪的这一特点,用假母猪进行公猪采精训练。假母猪不论什么形状,甚至用木凳,公猪都会表现出交配行为,说明猪没有识别真假的能力。


四 猪有群体行为


猪有合群性,但也有大欺小、强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特征。猪群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猪转舍并群往往是引起肥猪增重下降、饲料利用率低,甚至造成伤残、死亡或导致母猪流产的原因。抢食行为也是猪的好斗性表现。猪的这些行为习性决定每圈养猪头数不易过多,母猪每圈以不超过4头为宜,怀孕后期应单圈饲养。肥猪每圈以8—10头为宜(每圈猪数)。试验证明,每头肥猪在圈内占地面积应不小于0.6m2。如0.4m2的平均日增重少98克,饲料利用率降低17.6%。这是因为猪群增大和占地面积过小,均会严重改变猪一天的行为节奏。休息与睡眠时间缩短,均是导致猪咬架与抢食性增强的原因。


如果饲养条件差,营养不足,猪会变的好斗,甚至互相咬伤,会出现母猪咬死小猪或吃小猪的现象。


国外采用一种猪从出生到出圈屠宰不换圈、不重新组圈,而是断奶后将母猪调走,仔猪留在原圈培育的生产工艺,效果良好。这种办法比传统的从断奶转入育成群,再转入肥育群,可提早23天结束育肥。相反,一次换圈并重新组群将使肥育期延长7天,而换2-3次圈则延长2—3周。这种方法还可降低发病率,减少咬架引起应激反应,节省劳力,简化猪舍结构(只需一种类型的猪舍)。


任何一个猪群,往往较强的猪居于领袖地位,有一头领时,猪群位次趣于稳定,如有两个强者,就会因争夺领袖地位,发生殴斗,而使全群扰乱不安,影响休息和吃食,只有在殴斗中,取胜者占有领先地位后,猪群才趣于稳定。遇有这种情况时,应把其中一个强者隔离开。


五 猪的排粪行为


与人们的错误印象相反,猪是一种爱清洁的动物,只要在管理上不违反其正常行为习性,排粪尿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的。一般是在食后、饮水或起卧时,选择阴暗潮湿或污浊的角落排便,且受邻猪的影响。但是有的猪由于人们没有给它创造清洁干燥环境,也会打破这种习性,而经常在猪床内排便。根据猪这个行为特点,修建猪舍时,应把猪床与喂食、饮水的地方分开,不让猪排便、吃、睡都集中在一个小范围内。


猪的排粪尿行为受猪舍卫生状况的影响。地面有粪尿,常可引诱猪在该处排便,由此可保持猪舍清洁的的重要。


为使猪能在特定地点排便,还可利用猪有模仿性这个习性,只要首先着重训练个别猪在特定排粪区(可先在该处放些粪便)定时排便,其他猪很快就会跟着在这一地点排粪尿。此外,猪舍地面应有适当倾斜度(5—10%),不积污水,地面如有破损,应立即修补。


六 猪的母性行为


猪在分娩前2—3天就显出母性行为,如衔草做窝,为分娩和仔猪安排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分娩后,当仔猪触及母猪的乳房时,母猪就会立即做嘴将其仔猪拨出卧位慢慢卧下,以防压住小猪。当有人捉拿小猪时,母猪即出现防护态势保护小猪。这些母性行为,土猪种表现表现更为突出。高度培育猪种,特别是瘦肉型品种,母性行为减弱,再加上体型较大,行为不灵活,往往容易压死小猪。为防治压猪,一般可在猪床卧区的墙根处安置防压木桩,木桩与地面和墙的距离保持20厘米。


七 猪的后效行为


猪的行为,有的生来就有的行为称无条件反射行为,如母猪哺乳、仔猪吃奶和性的行为等;有的则是后天发生的,如学会某些事物和听从人们指挥的行为等,后天获得的称为条件反射行为,或称后效行为。后效行为是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建立起来的。猪对吃、喝的记忆力强,它对饲喂的有关工具、食槽、饮水槽及其方位等,最易建立起条件反射。例如,小猪在人工哺乳时,每天定时饲喂,只要按时给予笛声或铃声,训练几次,即可听从信号指挥,到指定地点吃食。由此说明,因猪有后效行



猪有什么习性?

猪在不断进化和人类的驯养、驯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生物学习性,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要充分了解猪的生物学习性,扬长避短,并按当地的条件加以充分利用,以便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1)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猪一般4~6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是常年发情多胎高产动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一般1年能分娩2胎以上。经产母猪平均胎产仔数10头左右,我国一些地方品种窝产活仔数可达14头以上。
(2)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
猪是杂食动物,能充分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采食有一定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爱甜食。猪的采食量大,消化道长,能消化大量的饲料,以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但是,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较差,因为猪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所以,在日粮配制中要注意精、粗饲料的搭配,控制粗纤维在日粮中的比例,保证日粮的全价性和易消化性。我国地方猪种较国外引入品种,具有更好的耐粗饲特性。
(3)生长期短,周转快
猪由于胚胎期短,同胎仔猪数又多,出生时发育不充分,仅占成猪体重的1%,各器官系统发育也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初生仔猪需要精心护理。仔猪出生后为了补偿胚胎期内发育不足,生长发育特别快,在满足其营养需要的条件下,一般160~180日龄体重可达到90~100千克,相当于初生重的90~100倍。
(4)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猪有特殊的鼻子,嗅觉非常灵敏。猪的耳形大,头颈转动灵活,容易对声音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但猪对危险信息也特别警觉,即使睡眠,一旦有意外响声,就立即苏醒,站立警备。因此,为了保持猪群安静,应尽量避免突然的音响,以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猪的视觉很弱,缺乏精确的辨别能力,视距、视野范围小;对光的强弱和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也弱,辨色能力也较差。人们常利用猪这一特点,用假母猪进行公猪采精训练。
(5)适应性强,分布广
猪对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社会习俗原因而禁止养猪的地区外,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可养猪。
(6)对外界温、湿度变化较敏感
“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猪因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对高温、高湿反应明显,生产中应注意。

(1)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猪一般4~6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是常年发情、多胎高产动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

(2)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 猪是杂食动物,能充分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采食有一定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爱甜食。
(3)生长期短,周转快 猪由于胚胎期短,同胎仔猪数又多,出生时发育不充分,仅占成猪体重的1%,生后生长发育速度很快。
(4)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猪有特殊的鼻子,嗅觉非常灵敏。仔猪生后几小时便能鉴别气味,依靠嗅觉寻找乳头,3天内就能固定乳头;猪的耳形大,头颈转动灵活,容易对声音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猪的视觉很弱,缺乏精确的辨别能力,视距、视野范围小。
(5)适应性强,分布广 猪对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
(6)对外界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 “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猪因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对高温、高湿反应明显,生产中应注意。


猪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群饲较单饲猪吃得快,吃得多,增重快。(3)群居性猪为喜群居的胆小动物,习惯于成群活动、居住和睡卧,同窝或异窝体重相同的猪应收容在同一猪舍饲养。群体间彼此能和睦相处,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群体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离群独居者,多为疾病发生的先兆。

猪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猪有群居生活的习性,合群性较强,这样加强了它们的模仿反射,不会吃料的仔猪跟随会吃料的仔猪吃料。同时,群体互促作用明显。例如,群饲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快、吃得多,增重也较高。因此,猪宜群饲而不宜单饲。在组群时,群内个体体重差异不宜悬殊,更不宜把不同品种的猪混合编群管理,以免拒食...

猪的习性有哪些
猪鼻子是高度发达的器官,可以挖开地面寻找食物。而且小猪一出生就会和同伴争夺奶水,抢占最佳位置。而且猪的食物来源广泛,既可以吃动物性食物,也可以吃植物性饲料。猪有哪些习性1、杂食性猪是杂食动物。野猪吃浆果、草籽、草、昆虫、蚯蚓等食物,养殖猪吃麸皮、玉米、大米、蔬菜、水果、红薯、鱼粉、骨粉...

猪的特点是什么
猪的特点:一、体型外貌 猪通常体型较为肥胖,四肢短小,尾巴粗壮且略微弯曲。猪的头部较大,长有双耳,耳型多样,有的竖起,有的向前倾斜。猪的皮肤一般为淡粉色或粉红色,有时带有黑色斑点。猪鼻是其显著的标志之一,俗称“猪鼻子”,具有发达的嗅觉功能。二、生活习性 猪是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广泛...

猪有什么特点
一、体态特征 猪的身体较为粗壮,并且通常是肥硕的。它们的皮肤一般为淡灰色或粉红色,有时会因品种和年龄的差异而有所变化。猪有短而厚的头部,并且有明显的拱形背脊。猪有一对向后伸展的尖耳,长嘴巴以及相对短的尾巴。猪的四肢健壮有力,特别是前肢较大,以支撑身体并保持平衡。二、行为习性 猪...

猪有哪些特殊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
(2)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 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肉猪6月龄体重可达80千克。猪不但增重快,而且对精料转换成猪肉的效能强,饲料报酬高。每增重1千克体重,一般只需要3~4千克精料。(3)屠宰率高,肉脂品质好 猪的屠宰率因品种、体重、膘情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可达到65%~80%。猪的骨骼细,因而可...

停滞不前指什么生肖
停滞不前所指的生肖是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往往被视为懒惰和享乐的象征,这与停滞不前的含义有着相似之处。猪的生活习性多是吃饱就睡,给人一种不爱动、进展缓慢的印象。因此,停滞不前形容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猪的某些特性相吻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停耐枝滞不前”也...

猪的生活习性
猪有几个脚趾头?猪每只猪蹄上有4个脚趾,仅用中间的2个脚趾踩地行走。猪是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性情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是常见的家畜之一。猪的生活习性1、猪嗅觉以及听觉灵敏,但视觉不发达,常靠对气味的敏感度,来寻找食物以及维持和同伴之间的关系。2、猪好吃贪睡,在...

猪生活习性
猪是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那么猪的生活习行如何,有哪些行为特点?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猪的生活习性及行为特点,一起来看看吧。猪的生活习性 猪的群居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猪为喜群居的胆小动物,同窝或异窝同大的猪应收容在同一猪舍饲养。习惯于成群活动、居住和睡卧,...

猪的生活习性如何?
猪有群居生活的习性,合群性较强,这样加强了它们的模仿反射,不会吃料的仔猪跟随会吃料的仔猪吃料。同时,群体互促作用明显。例如,群饲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快、吃得多,增重也较高。因此,猪宜群饲而不宜单饲。在组群时,群内个体体重差异不宜悬殊,更不宜把不同品种的猪混合编群管理,以免拒食...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