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河水南面经过北屈县旧城西,西面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面四十里,是河南孟门山。《山海经》记载:孟门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黄沙土和涅石。《淮南子》记载:龙门未开辟,吕梁未凿出,河水从孟门之上流出,慢慢地溢出,逆流而上,没有丘陵、高阜阻挡,称之为洪水。大禹疏通河道,称之为孟门。所以《穆天子传》记载:北登孟门,是九河的斜坡。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
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bì 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原文】
《孟门山》
北魏:郦道元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扩展资料
《孟门山》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孟门山,由写水开始,黄河经屈县故城西,过风山,弯弯曲曲流经八十余里,到孟门山。第二段写孟门两岸山势及孟门一带水势,描绘出了河水奔腾、浊浪排空、一泻千里的景色。这篇散文文辞优美而绚丽,读之如身临其境。
释义: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
出自:北魏郦道元《孟门山》。
写作背景:郦道元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这篇散文是作者游历孟门山时创作的散文。
扩展资料
孟门山的形成原因:
孟门原是黄河河床上的一处裂点,壶口瀑布当时就出现在这里。由于长期以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溯源浸蚀、裂点上移、瀑布由孟门移动到的位置。
而孟门山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黄河孟门不但风光迷人,而且在研究黄河发育史中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门山
汉语翻译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孟门山》是: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
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作者:
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孟门山一文往来遥观者为什么有窥深悸魄之感呢
有窥深悸魄之感事因为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给人以云雾缭绕之感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原文(节录):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译文 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这篇散文出自《水经注·河水》,是作者游历孟门山时创作的散文。
《水经注·河水·孟门山》: 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
释义: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出自:北魏郦道元《孟门山》。写作背景:郦道元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这篇散文是作者...
郦道元的孟门山翻译。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详细描述了孟门山,这座位于黄河与龙门相对的山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据《山海经》记载,孟门山富含金玉,其下的地层多为黄垩涅石,显示出其地质的独特性。而《淮南子》则讲述了大禹时期,孟门山口处的河水因未开凿龙门和吕梁,水势汹涌,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名为"不吸剂东...
孟门瀑布文言文翻译
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译文河水南面经过北屈县旧城的西侧,西面四十里为风山,风山西面四十里,就是河南孟门山山海经记载孟门山的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黄沙和涅石淮南子记载龙门未开辟,吕梁未凿出时,河水就是从孟门之上流出;水经注·河水·孟门山 ...
水经河水文言文翻译
1. 水经注 河水 的译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 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
郦道元的《孟门山》翻译
孟门:即龙门上口,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古有孟门津、龙门等名称。《水经注》说:梁山北有孟门山,大河(黄河)从上边流下,水势甚急。古代传说尧的儿子丹朱不肖,被舜流放到这里;另一说这里住着化外之民,风俗比较原始。翻译的要点:1、理解原文意思:翻译的首要步骤是理解原文的意思。要理解原文的...
孟门文言文翻译-相关资讯
《孟门山》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
若坠复倚是什么意思
若坠复倚”的意思是指好像要坠落下来却又偎依在山崖上。出自《水经注·河水·孟门山》: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一句中。《孟门山》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原文: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
文言文《水经注河水》
(赵云:见《尔雅·释丘》。 赵琦美据《河水》四《注》, 三成上增山字,非也。守敬按:赵说是,而赵本有山字,适相违反,当是刊刻者 妄加。 王校本乃改赵说曰,赵琦美据《尔雅》,三成上补山字,以符合之,冤矣。 郭璞《注》,成犹重也。 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是《尔雅》因昆仑有三重,取 以名三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