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九大姓名基本称谓,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司马迁为司马字长,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

称号

号又称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称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都称祖,如明朝开国皇帝称明太祖,其儿子朱棣称明成祖。

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称籍贯

用一个人的籍贯来称呼。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人,故人称柳河东。

称郡望

“郡望”是“郡”和“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因为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世人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

把官民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人称其为王右军;杜甫任职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故被称为柳屯田。

名、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名",是社会上一个人的特称。古代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素,后来,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点的发展,人名才变得越来越复杂。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周代贵族男子年二十行冠礼,即结发加冠,以示成年,也就是说,"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这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了。

"号"是别人的称号,即人的别称。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唐代李白,号青莲居士,宋代以后,别号之风尤盛。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要行冠礼,字是这个时候取的,一般是长辈或老师给取的,字以表德.(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和亮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般称呼别人都叫字,而不叫名的,这是礼节.
一般称呼自己叫名的,这个是礼貌.

字是成年时长辈取的,号是自己取的或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之类的

古人的名字的“字”和“号”的区别

字与号的区别:
1、取定要求。”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可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2、字数要求。”号“和”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3、更自由,相比”字“,古人”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古人的名、字、号中,包含着他们的文化意蕴、生活态度。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扩展资料:
其他古人的基本称谓:
1、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2、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3、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司马迁为司马字长,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号 (古人名字以外的称号)
百度百科-表字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1、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2、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3、“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4、“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5、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6、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7、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

扩展资料
取名用字有限制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
2、违背民族良俗的;
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中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郑,老婆姓付,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取名“郑付贝克汉姆”。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字的构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公孙侨字子产,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如刘邦字季。
周朝女子的字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许多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如孟姜。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如《史记》中称呼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其中“叔梁”是字,“纥”是名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取名
百度百科:称字


古时候诗人名字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

在古代,为什么名字要分字和号,有什么意义吗
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

古代名字有姓有名,还有字、号、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孩子成年时,开始走向社会,需要有一个在社会上使用的名字,于是,在举行“冠礼(成年礼,20岁)”时取一个“字”,带上姓氏,便是正式的“社会人”了。与现代人相比,“名”有点像小孩子的乳名,“字”就是申报户口的姓名。“号”是名、字以外的称谓。一般人并没有号,通常是那些在某个领域有...

那先古人的名字说:名什么,字什么号什么的是什么意思啊?\/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

姓、氏、名、字、号,古人到底有多少称谓,为什么会这么繁琐?
当然有“字”和“名”的含义不局限于相同相近的,还可能是相反的,相顺的,相延的。自由随性的“号”说完了“字”,就不得不提一提“号”了,从小就学的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可以说记忆是很深刻,这个称呼的由来就是因为陶渊明...

为什么古人都有字什么,号什么?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号”,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 号是人的别称,...

古代人名、字、号是什么意思?
9. 在古籍中,我们常看到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和号。字是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而号则是个人随意取的别称。10. 古人常以名和字自称以示谦称,称呼他人则用字,以示尊敬。名与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辅相成,有的则相反。11. 古人的名和字常取自古典古籍,反映出他们的...

中国人的名、字、号的使用有什么讲究
名的由来可追溯至古代,据《说文解字》记载,名是夜晚互相称呼的标志,体现了古人对命名习俗的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名逐渐变得更为讲究。号则起源于上古时代,是对名和字的进一步补充,用以表达个体的特定品质或成就。文人墨客尤为重视号的选取,它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个性、志趣和生活状态。自取和他赠...

古代的人号和字是什么?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

在古代,为什么名字要分字和号,有什么意义吗
不必像名和字那样受到避讳的约束。因此,明清时期的人们在取名和字之外,更愿意取一个别号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总结来说,古代人的称谓体系相较于现代更为复杂,姓、名、字、号的并行使用,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生阶段和情境下的称呼需求,也丰富了中国的姓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