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棺”、“椁”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棺是用来掩埋尸体的器具,被称为亲身之棺或梓,而帝王所用的棺则被称作“梓宫”。椁,根据《说文》的定义,是葬时围绕棺的木制结构,其尺寸大于棺,如同城池的外郭。段玉裁在注解中解释,椁是用来包围棺的大木箱,殷商时期已有椁的使用。椁外棺内,形成一套葬具体系。
《礼记·檀弓》中记载了关于棺椁的用法,其中提到周子高的话,说明葬礼的目的是为了将死者藏起来,棺和椁的大小关系,以及土层覆盖椁的描述。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类逐渐有了埋葬死者的习俗,最初是集体无棺葬,后来发展出用树枝草藤等简单材料裹尸的葬法。仰韶文化时期(约六七千年前)出现了棺葬,而椁的出现则稍晚。
棺椁作为葬具,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据《后汉书》记载,棺椁的使用始于黄帝时代,但这可能是后人附会之说,不足为据。我国古代葬具的材质多样,包括木、石、陶瓷、金属、合成材料,以及简单的“软包装”,如芦席、草帘、树皮、树枝草藤和兽皮等。这些“软包装”葬法多使用天然材料,加工简单,主要在早期人类中流行,如江苏南通吉家屯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树皮棺。这种葬法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仍然存在。


古代墓葬中常常出现棺和椁,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棺椁棺椁,顾名思义,棺和椁是不能分家的。通常来说,棺在内,较小,主要放置尸体,并不会放置陪葬品或者就算是放也很少放。像是慈禧那样的,全都放满了的,还是很少见的。而椁是包裹在棺的外面的,椁和棺之间留有缝隙,这些缝隙之中,一般会放满陪葬品。而且并没有诸如这种规定,一棺一椁。...

古代某墓葬中挖出了一个四层棺材,从内到外分别为A、B、C、D四层,请问...
以马王堆一号辛追墓为例,椁是木质的,叫做“井椁”,这是一种具有楚国特色的椁室。井椁四边都有边箱,可以放置随葬物品,从它的上方看很像一口井。椁里面就是棺,一共有4层。由外而内,最外面是素棺,漆色内红外黑,完全没有纹饰。虽说它也和椁一样没什么装饰,但因为髹了漆,不是原木,所以...

考古学中的三棺一椁、四棺一椁是什么意思?
椁,墓室可以叫椁 棺材外面的外棺,保护棺材的,让棺材更加宏大庄严有气势的,也可以叫椁 比如,很有名的椁: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周代和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

椁和棺的区别
形状与大小不同、随葬品不同等。1、形状与大小不同:椁通常比棺大,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形成了两层的丧葬用具。简单来说,椁是外棺,棺是内棺。2、随葬品不同:椁内往往放置较多的随葬品,而棺材内则较少或不放随葬品。椁内随葬品的多少,甚至能够反映古人的身份地位,随葬品越多,身份往往...

请问古代墓葬中“棺”和“椁”是什么关系?
棺小椁大,按文献记载,棺是盛放尸体的东西,椁则周于棺外,指棺材外面的套棺,而且椁内往往放置较多的随葬品,棺内一般不放或较少。棺和椁之间一般都不是紧密的靠在一起的,二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存放一些陪葬品。所以椁就成为一种室,就是平常考古的术语所说的椁室 。一个“棺”外...

百科解密:古代身后事知多少,什么是棺什么是椁
棺椁并不是寻常人家的丧葬方式,而是贵族特权,周代就有关于丧葬的礼仪规定。天子要用二椁五棺,也就是说,天子的尸体要用两层椁,五层棺。战国时期的《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从上到下依次递减,诸候用一椁四棺或者两棺三椁,大夫用一椁二棺,士用一...

棺、椁、坟、墓四个字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自古以来,人们对生与死的态度有所不同。生时追求名利,死后的安置也同样讲究。在传统的丧葬文化中,四个词汇:棺、椁、坟、墓,各自承载着独特的含义和用途。首先,解释一下“墓”。在古代,“墓”是指亡者被安葬的地方,它的本义是黄昏时下葬。《礼记·檀弓上》有云:“古也,墓而不坟”。简单来...

棺柩和棺椁是什么意思
1、棺柩:装有尸体的棺材。引证:《太平天囯资料·清美政府勾结的几个文件》:“闰五月初四日, 白齐文等被风翻船於滙头滩 毙命,其棺柩现在兰溪县地方。”2、棺椁: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 棺郭 ”。 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引证:陶钝《第三...

古代棺材的种类
棺材,亦称灵柩、寿棺、棺椁,棺是装敛死尸的葬具,椁是棺材外之套棺。棺材又在农村俗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一般为十页木料制成,但也有用十二页木料制成的,这种俗称“十二元”。十页木料做成的,其中盖(顶盖)为三页,底(底部)为三页,邦(两边)各两页,档(前后)为5-11块其...

棺椁这两个字里的棺和椁各代表什么?
棺材是用来装死人的,椁是用来装棺材的。也就是说,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