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曾(zēng)》姓起源
385 曾(zēng)385 曾(zēng)【寻根溯源】曾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源自姒姓。夏代时,炊器甑的发明者是姒姓部族的一支,夏王少康时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建立鄫国。缯、鄫、曾古时通用。鄫子国以后又多次迁移,于春秋时被莒国所灭,其国人以鄫为氏,后来又把“鄫”字去邑旁为曾,称曾姓。二...
曾姓在百家姓排多少位,来历是什么
曾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385姓,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32姓,曾姓来源:曾氏家族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夏朝少康的小儿子名曲烈,受封于鄫。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所灭。太子巫逃奔鲁国,其后以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写为曾氏。
曾氏的起源于发展
曾姓在百家姓中列的385,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八,台湾排名第十六。曾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鲁国,庐陵,武城,长沙,扶风,冀州,青州,吉阳,南丰,韶州,虔州,交州,会稽,蜀郡,豫章,吴郡,河内,南阳,江夏,襄阳,宁化,长乐,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曾氏起...
百家姓--曾姓的来源(近两百年内)
夏禹的第五代孙少康中兴夏室后,封幼子曲烈于“鄫”地(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延续近两千年,直至春秋时期被莒国灭掉。太子巫出逃至鲁国为官,其后代以原国名“鄫”为氏,去邑旁,称曾氏,这一姓氏由此传承至今。另一支曾姓来源于外族或外姓冒姓,包括土家、彝、苗、黎族...
请问“曾”姓的祖先是谁?祖籍在哪?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宋末已有曾姓先民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乱时,金门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姓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百家姓中为什么没有曾姓
百家姓编纂之后产生。百家姓编纂成书于北宋初年,曾姓的前身是姒姓,产生于西汉,在近代演变成曾姓,所以曾姓是在百家姓之后才有的,因此百家姓中没有曾姓。
在姓名里面,(曾)这个字读什么
曾(Zēng)氏——百家姓排184位(中国姓氏排行第31位,台湾第18名)——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的六十三世孙。黄帝二十五子昌意为曾姓之祖,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尧命禹父亲鲧治理水患,而鲧治水九年无效。舜继承尧位后仍命鲧治水,结果劳民伤财而没有消除水患,于是便杀鲧于羽山,舜...
曾 姓氏中怎样念?
曾(Zēng)氏——百家姓排38位(新版中国姓氏排行第31位,台湾 第18名)——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的六十三世孙。
百家姓”曾”排第几
曾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385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一、姓氏源流 曾(Z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
曾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
曾姓在新版百家姓中排在第32位。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