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纪闻原文

富公为人温良宽厚,与人交谈时,仿佛无异于任何人。然而,当他面临重大原则问题时,他则以正色慷慨,无所屈服。司马光智识深远,超越常人,对待事情从巨细无遗,皆反复深思熟虑,确保万无一失后才付诸行动。


宰相一职,在唐代以来,被视为礼遇百官,见者无论长幼皆需拜见,宰相则立于一侧,少时垂手扶之,送客时从不下阶,客人稍坐,则有官吏从旁唱出“相公尊重”,客人惶恐起身退去。及至富公担任宰相,即使是微官乃至平民前来拜见,他皆与之平等礼遇,引入坐席,谈话从容,直至送至门前,直至目送其上马方回。自此,其他宰相逐渐效仿,始于富公。


富公自退休回到西都后,十数年间,常深居不出。晚年,虽有请见者,亦多以疾病为由婉拒。亲朋询问原因,富公回答:“对待每一个人,无论贵贱贤愚,礼节应当一视同仁。我世代居住洛阳,亲朋好友数以千计,如果有所见有所不见,这不是公平之道。如果人人相见,我身体衰弱,难以承受。”士大夫亦理解其心意,无怨言。他曾欲至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适逢府中迁移市集至桥旁,市民喜见其出,随行观瞻,直至安门,市集为之空旷,可见其得民心之深。及至辞世,士大夫无论远近、相识与否,见面则以言语相慰,未见面则以书信相通,互相吊唁,常常泪流满面,其得士大夫之心,亦如是。


呜呼!若非对君主尽忠,对百姓尽仁,以深切至诚之心充盈内心,而表现在外,能有如此境界者,何其难矣?


扩展资料

卷十五




吴主用诸将之谋全文翻译?
司马光著述宏富,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续诗话》一卷,笔记《涑水纪闻》十六卷等等。其诗文集名《传家集》,有八十卷。司马光自谓:“光素无文,于诗尤拙”(《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这其实是他的自谦之辞。其集中存诗十四卷,共一千一百多首,其中律诗近九百首。他的诗质朴...

《宋太祖弹雀》译文
”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长斧打在大臣嘴上,打掉两颗门牙,那人慢慢捡起牙齿揣在怀里。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揣在怀里是想告我的状吗?”回答说:“我不能告陛下的状,可陛下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有史官记载它。”太祖高兴了,赏赐大臣金帛,抚慰他。原文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

讼文言文
第二天上奏给皇上,皇上非常高兴,说:“我就知道只有你才能审定此案。”出自司马光丞相《涑水纪闻》。3. 文言文翻译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译文:“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1、出自:《宋史·张洽传》2、原...

事实类苑《事实类苑》说明
《事实类苑》引用的有些书虽有传本,但江少虞所依据的是当时版本,保留了原文,对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如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和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等,可校正现存版本的错误。然而,书中也存在引书误注和引文出处不详的情况,需要仔细甄别。由于《事实类苑》的丰富内容,对文学和历史研究,尤其是...

宋太宗赵匡胤是被其弟赵光义杀害的吗?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 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

孙权劝学的故事
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作者的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的作品译文
司马光著述宏富,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续诗话》一卷,笔记《涑水纪闻》十六卷等等。其诗文集名《传家集》,有八十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九月茶花遍地开 2016-06-05 · TA获得超过7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8万 ...

司马光 字君实
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3.政治主张:神宗赵顼即位以后,...

破瓮救友文言文原文
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破瓮救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4. 破瓮救友...

《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原文和赏析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纪闻》,略有改动)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喜记人过 (2)佯为不闻 (3)令诘其官位姓名 (4) 遂止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不喜记人过(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④蒙正遽止之( )3.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