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鲁迅批判的“孝”

“哥儿,有面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说下鲁迅批判孝道是怎么回事,鲁迅本人是非常孝顺的,他批判的孝。是一种封建社会里的愚孝,比如割骨疗亲这种很荒唐的事,《朝花夕拾》还有篇文章。叫做《二十四孝图》,非常的幽默,批判了一些典故,但是讲这篇文章之前,得先花1分钟了解这些典故。

子路负米:就是讲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米,跑到百里之外买米然后背回来奉养父母;

黄香扇枕:黄香天热的时候用扇子把床枕扇凉。天冷用身体把床睡暖,之后才让自己父亲去睡;

陆绩怀橘:袁术给陆绩吃橘子。然后他藏了三个在怀里。临走向袁术告别的时候拜了一下,怀里的橘子掉出来了,袁术问他为啥要把橘子藏着。他说要留给母亲吃,然后袁术非常感动balabala对他一阵吹捧;

哭竹生笋:说孟宗的母亲生病想吃嫩笋,但是冬天没笋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

卧冰求鲤:说是对王祥很坏的继母生病想吃鲤鱼。但是天冷河水冻住了。王祥就赤身卧在冰上。冰忽然化开了,两条鲤鱼蹦了出来;

郭巨埋儿:就是郭巨家很有钱。老爸死了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他一分钱没有得到,但他却非常孝顺独,自一人供养老母。这个老母亲又非常疼爱郭巨的儿子,自己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给孙子吃。郭巨觉得这货养着会影响自己供养母亲,然后就和妻子商量:儿子死了可以再生,妈妈没了就没法复活了,不如把儿子埋了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吧,然后他们给儿子挖坑的时候发现了一大金斧子,上刻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于是郭巨夫妻拿了黄金,回家孝顺了父母又养活了孩儿。

接下来鲁迅对着这些典故开始“阴阳怪气”了,他说中国的小孩很可怜,没有图画看,比如他小时候看的都是家藏老书,上面也都是一些阴间的画,他最先得到的图画书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鲁迅说这个画总算是鬼少人多,接着人他请人讲完二十四个故事,才知道孝顺这么难,非常的扫兴,以至于他说: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我幼小时候并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以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很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能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了"卧冰求鲤"就有性命之虞了,我家乡的气候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么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不须自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才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竞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平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封建的愚孝很可怕,不仅是让你永远遵从长辈不说,还要割骨疗亲这种迷信的东西,父母病了就要割自己身上的一片肉去煎药,鲁迅主要批判的大概就是这些东西。

有人说如果鲁迅活到今天一定会被封号,说不出话。我是不这么认为的,阿Q今天当然有,衍太太这样的邻居也随处可见。鲁迅如果穿越回来看到当的中国,发现如此巨大的变化,发现他反对的那些现象正在渐渐消失。脸上肯定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不用每天那样奋笔疾了。因为现在人们面对不公。不再沉默,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挑战权威。特别是90,00后的这群年轻人遇见不平事,他们很愿意反抗。

但封建时代的那些流弊消除干净了吗?我看未必。为了传宗接代生儿子而不要女儿、为了讲“门当户对”而干涉子女婚姻的、把营销号文章当养生宝典不听医生劝告的、也有把“大人说话小孩不准插嘴,我这都是为你好”当育儿圣经者的。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为了对抗着封建思想的迫害,他说:“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最后我觉得将鲁迅移出语文课本是件好事,因为年轻人看不懂,被逼迫着阅读鲁迅会产生逆反心理,长大倒要对鲁迅心生厌恶,反而冷落了他的作品。我自己就深受其害,“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今天我依然可以背完这一段,但是我当时背书的时候完全领悟不到句子的优美,只有被老师排队背诵课文的恐惧和嫉妒。恐惧轮到自己背诵时会断断续续不流畅,甚至直接卡壳,老师蔑视瞅一眼,道:回去背熟了再来!嫉妒那些十分钟就能把课文背烂熟的天才,他们能悠哉悠哉地准点放学,出教室头也不回。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最反对的两个孝道故事是什么?
鲁迅最反感《二十四孝图》中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孝道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上兆下鼓〗也,朱熹曰:“〖上兆下鼓〗...

...出于对人性和人情的儿童心理,批评了( )( )的孝道
鲁迅先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所谓的“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对古代所谓的“孝”持有批判的态度。文章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体验,揭示了封建孝道中的虚伪和残酷。鲁迅特别指出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的荒谬性,认为这些故事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什么有很好的批判?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杰作。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

鲁迅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是什么
鲁迅进一步批判了封建孝道观念中的虚伪成分。他认为,一些道德家故意捏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道德高标,以此来突显自己的价值。这些被过度修饰和夸大的孝道故事,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变得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鲁迅提倡一种更为平等和真实的孝道观念,即根据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的实际...

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所列举的孝子们的做法持什么态度?
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所列举的孝子们的做法持批评和反对的态度。在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中,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鲁迅先生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

《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对封建孝道持什么样的态度?
鲁迅在 二十四孝图 里,针对 “老莱娱亲”和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封建孝道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 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最使鲁迅不解,甚至发生反感的是___ ,___两件...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1、老莱娱亲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不小心摔倒,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

古代二十四孝子之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讲的是什么故事?
鲁迅先生这一生骂过无数人,这些人有官僚,有学者,也有当世名人,无一不被他骂得狗血淋头。他敢骂这些当代人,也敢骂古人,骂那些道貌岸然的可怕孝子们。他写过一篇文章名叫《二十四孝》,重点批判了二十四孝子中的郭巨。众人不解,一个被古人推崇千年的模范孝子为何也受到鲁迅的批判?大家可能不...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什么
他在1881年9月25日出生,而在1936年逝世。他的笔名“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并且这也是他最为广泛被认知的笔名。《二十四孝图》的批判性:一、批判孝道虚伪 首先,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通过描绘自己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

字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