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在二十世纪产生过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世纪,欧美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得到较大发展,而且在整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呈基本平衡态势,而不再像19世纪那样,有一两个国家的成就在某个时期处于领先地位。总体上,在19世纪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的法国、英国、美国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一改原来的滞后面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东欧、南欧和北欧涌现出众多著名作家;在拉丁美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学的第一道曙光就出自现实主义文学,而且60年代以后在世界文坛引起巨大轰动的“文学爆炸”,也是源于现实主义文学奠定的基础。 拉丁美洲的现实主义文学,与该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同步发展,从20世纪初期至中叶蓬蓬勃勃、欣欣向荣,成就斐然。墨西哥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马里亚诺·阿苏埃拉(1873—1952)和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一1998)。前者的《底层的人们》(1915)再现墨西哥的民主革命历史,描写了受压迫的农民为土地和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后者的《太阳石》(195)赞叹古代文化的辉煌,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挚爱激情。
智利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伟大的民族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是拉丁美洲诗坛最为璀璨的明星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于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兰·昆德拉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一)的小说把幽默作为表现荒诞的一种形式,以反讽作为解剖人生的有力武器,以轻松、随意而且常常带有戏谑、幽默、嘲弄的笔调来写悲剧性内容,表现出一种超越了狭隘的对人类生存绝对无条件肯定之后的智者的彻悟。他的小说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初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当时的文坛出现过被称为“昆德拉现象”的热潮。
现实主义”,众所周知,首先由席勒等运用于文学领域,在相当长时间里,它的含义分歧万端。现实主义创作开始于对生活真实的感受,在创作过程中又体现着对于客观真实的追求,现实主义就是这样始终以客观真实为自己创作的坚实基础,忠实地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回顾其历史演变,得出一点教训: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标签来到处施用,实在是极端幼稚的形而上学。“现实主义”是一个随文学史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内涵的范畴,发展到20世纪它更有了新的内容。
1956年是“现实主义”作为英语批评语汇而出现的100周年,在这100周年中,它的经历纷繁、复杂而又辛酸。到了20世纪,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分离更加明显,自然主义仍被认为与简单的技巧有关,而现实主义虽然也保留了技巧因素,却多被用来描述主题和对主题的态度。20世纪的发展情况是令人惊奇的。在西方,跟已被接受的用法一起,明显而广泛地存在着一种把“现实主义”理解为“忠实于心理上的真实”的用法;所持的论点,是我们能够通过许多不同的艺术手法来体验经验的现实,它实质上的现实性不必受普遍的、当代的和日常的题材的限制。另一方面,在苏联现实主义早先的定义被保留了下来并加以扩展,他们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诸因素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个传统。这些因素有四种:人民性、典型性、理想性和党性。人民性实际上是技术性的,虽然它也表达精神方面的意义:与“形式主义”的冗繁相反,它需要的是简明通俗和传统清晰。理想性和党性与这种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党派倾向有关,正如人民性是现实主义的通常的技巧意义的重述一样。
19世纪的文学创作一般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可是,至少在西方,也认为这种特殊的传统已经告一段落。近来有种说法:现实主义已经和汉森式的出租马车一起消失了。乍一看,要弄清这句话的实际含义还不大容易。很明显,对于现代文学的绝大多数来说包括那些仍被认为是文学作品的小说在内,现实主义的一般准则还是有效的。不仅集中的写了当代的种种主题,而且由于某些清规戒律的消除,在现代文学中一般日常生活经历的成分在许多方面也比19世纪的更为明显。肯定不会有人抱怨现代小说缺少“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所要求描写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或令人讨厌的成分。小说家很少有反对按事物的实际面貌来描写事物的。在这个意义上大多数的描写仍然是现实主义的。我们常说的现实主义小说虽已被“心理小说”所代替,而确实已成为现代小说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描写这些状态时,现实主义的意图并未被抛弃。莫非这仅仅是对于“日常的、普通的现实”的想法不同,描写这种新的现实新的技巧有所发展,却仍坚持现实主义的意图不改吗?现代主义在形式上有缺陷,这使它在表达某种经验时无能为力,不断地唤起“现实主义”的字眼儿。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观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调整.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对20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思想品质.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请采纳,谢谢。
论述题:外国文学史中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
3、在表现的内容方面,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描写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20世纪现实主义因为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大了对战争的反映,表现了反战和反法西斯的主题.4、在艺术表现上,19世纪现实主义主要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叙事、描写、抒情为主,20世纪现实主义更多的吸收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
20世纪西方文学: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及特征_百度知 ...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舞台上,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上编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从文化背景出发,现实主义以其深刻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性洞察为基本特征,包括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作品,展现了欧美和俄苏两地的文学瑰宝。而现代主义则以独特的视角挑战...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从文学的角度说,19世纪是小说的时代;而欧洲小说在这个世纪有长足的发展,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又要归功于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推动。 现实主义作家对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怀有巨大的兴趣和自觉性。不论他们的创作侧重于生活的那一个侧面,选取什么题材,他们的注意力都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
20世纪西方文学有哪些流派,各个流派代表人物 是谁
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在欧美,代表人物包括萧伯纳,其作品《巴巴拉上校》展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同样深具现实主义风格;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而在苏俄,现实主义文学同样繁荣,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简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
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其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它的...
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民,麻烦有...
古典主义文学的历史进步性 在欧洲,自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在短短的三个世纪之间,兴起了三次大的文艺浪潮——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文学上的这三次大的文艺浪潮反映了资产阶级从兴起到成熟的伟大历史进程。无独有偶,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都是以戏剧为胜的,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莫里哀...
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美国的悲剧》《珍妮姑娘》《嘉莉妹妹》《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布登勃洛克一家》麦田
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现实主义:西方现实主义经历了从卡尔注重理事描述的传统学派到摩根索强调权力的经典现实主义学派一直到沃尔兹注重理论构建的新现实主义学派。一般认为,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是从现实主义的四个核心假定引申出来的:首先,现实主义学说都认为,主权国家是世界政治最主要的行为主体;第二,国家被认为是根据自我利益...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时间...
回答: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
概述西方二十世纪主要文学思潮
20世纪西方文学是生长在现代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精神土壤中的,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