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的拼音狐岳麓山的拼音是什么

岳麓山的读音是:yuèlùshān。
岳麓山的拼音是:yuèlùshān。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岳(上下结构)麓(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注音是:ㄩㄝ_ㄌㄨ_ㄕㄢ。
岳麓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又称“麓山”。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海拔297米。山青水秀,林木葱郁。有“岳麓之胜,甲于湘楚”之称。有麓山寺、岳麓书院、白鹤泉、爱晚亭、望湘亭及黄兴、蔡锷、陈天华墓葬等名胜古迹。
关于岳麓山的诗词
《四月五日周师携尊过岳麓山房同少泉侯丈小集》《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岳麓山·云接岣嵝雨点飞》
关于岳麓山的诗句
春去还寻岳麓山
关于岳麓山的成语
恩同山岳崧生岳降岳岳磊磊川_岳峙山岳崩颓渊_岳峙摇山振岳岳岳荦荦
关于岳麓山的词语
摇山振岳川_岳峙山岳崩颓福如山岳恩同山岳三山五岳负山戴岳狩岳巡方崧生岳降砺岳盟河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岳麓山的详细信息


五大名山各自的拼音怎么读?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体部分介于北纬27°4′-27°20′,东经112°34′-112°44′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总面积640平方千米...

岳麓区怎么读?
岳麓区:yuè lù qū。岳:声母Y,韵母ue,第四声。麓:声母l,韵母u,第四声。区:声母q,韵母u,第一声。岳麓区前身为长沙市西区,作为独立的行政建置,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后于1996年设立新的岳麓区,“岳麓”一名则源自岳麓山。岳麓区位于“一带一部”核心区域,是长沙转型创新发展...

岳麓书院怎么读 岳麓书院如何读
1、岳麓书院拼音:[yuè lù shū yuàn]。2、岳麓书院 释义: 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3、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

华山的读音是什么?
华山造句 1、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120公里华阴县境内。2、华山绝景在于美与险,这便有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3、到华山后,子莲自然是每日练武习书,不过却有童心未泯的师叔乐逍遥陪着玩耍。4、枫叶似火的岳麓山,危峰兀立的华山,还有变化莫测的九马画山,给了我山的印象。5、晌午,三人...

长沙市的拼音狐长沙市的拼音是什么
长沙市的读音是:chángshāshì。长沙市的拼音是:chángshāshì。结构是:长(独体结构)沙(左右结构)市(上下结构)。注音是:ㄔㄤ_ㄕㄚㄕ_。长沙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湖南省省会。在省境东部、湘江下游沿岸、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

湖南省拼音
湖南省[ hú nán shěng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的东部,该市历史悠久,它有着“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如今的长沙已发展为国际形象最佳城市,还被誉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市内著名的景点较多,如岳麓山、橘子洲、世界之窗、湘江欢乐城、湖南省博物馆、北正街等等。长沙市别名...

岣嵝的拼音狐岣嵝的拼音是什么
岣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岣嵝gǒulǒu。(1)山巅。(2)中国湖南省衡山的七十二峰之一,高1300米。二、国语词典山峰名。在湖南省衡阳县北约三十公里,为衡山主峰。关于岣嵝的诗词《岣嵝山》《岳麓山·云接岣嵝雨点飞》《四绝·何须...

橘子洲拼音
橘子洲拼音是Jú zǐ zhōu。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原面积约17公顷,景区整体开发陆地面积达91.64公顷,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

枫叶的拼音 枫叶怎么读
一般为掌状五裂型,长约13厘米,宽度略大于成人手掌,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叶面粗糙,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叶脉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3、枫叶的观赏性很强,中国最著名的赏枫景点有四处,并称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它们是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

僧宝的拼音狐僧宝的拼音是什么
结构是:僧(左右结构)宝(上下结构)。僧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佛教三宝之一。原指僧团,后泛指继承_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二、引证解释佛教三宝之一。原指僧团,后泛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