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认为万物之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是诸法空相,不生不死,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所以爱因斯坦说,他不相信上帝是在掷骰子,就是指量子运动的随机性。

美国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的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在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的“观察者促变律”。著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说:“冯纽曼的精微量子学说显示出物质上的实体只不过是人类意念所造成的而已,真正的实体是思想意念。”

量子力学表明:实验中观察者的意图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在某个特定状态被观察得越频繁,该系统就越可能保持原来状态。表明人的心念与无生命物体存在着微妙的互动沟通。在医学上,一个患者如果乐观豁达,他的病就容易好,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而有的人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但始终怀疑还在,结果肿瘤真的会回到身体来。 在量子力学中,观测者的主观行为或称精神因素,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作用之一,观测者所能测到的数据,已非干扰前的本来状态。这就是“测不准定律”。当你要“确定”一电子的位置时,这一确定,就给了这个电子极严重的影响,它的动量立刻变到无穷大,它再也不是原来电子的行为了。而当你要“确定”它的动量,则它的位置又无法确定,至多只能确定它在某点出现的概率而已。

但如果你要问,宇宙是怎么生成的?就像问:众生本来是佛,怎么会有无明,无明是怎么生出来的?圆觉经里金刚藏菩萨问佛: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佛说:譬如幻翳,妄见空花,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生死涅盘,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花翳。

害了眼病,看到空中有花,眼病好了,问:这花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本来就没有花嘛,还说什么时候出现的!无明就是“空花”,空中本来没有花;就是六祖慧能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普通人很难理解。因为凡人都是以幻为真,而佛教说四大皆空。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古今中外,都在讲宇宙本体,组成世界的最小成分。《庄子-天下篇》也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明物质无限可分,永远没有什么最小的组成成分!

世亲菩萨在《唯识二十颂》里“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就阐述了当时外道学说,即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成分——“极微”,根本不存在的原因。

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里解释:假如说【极微】能够成立,是【实在】的,而且如外道所言,可以相合,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来看一下。 

实在的东西,就一定有大小,一定要占有空间,一占有空间,那么一定有三维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这是绝少不了的。比如这个粉笔盒子 ,从左边儿来看,就只能看见这只小白兔,至于右边儿是什么,我不知道。从上边儿来看,我就看不见下边儿到底是什么。

假如说我有一辆汽车,要装一车粉笔 。我们把这一盒叫做A,A左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 而不能够与A右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下 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右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 ,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下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前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 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 、下边面也是不能够相接触的。在A后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后边面 相接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面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上边面、下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上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上 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后边面、下边面也都不能够接触。在A下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只能与A的下边 面相接触,而不能够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后边面、上边面也不能够接触。

这是说这一盒粉笔,那么我们说一个极微呢? 同样的道理,中间有一个极微,它的周围也充满极微。我们称中间这个极微为甲 。在甲极微东侧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东侧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其他边 面相接触。甲极微西侧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西侧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其 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南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南边面相接触,而不能 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北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北边面相接触,而 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上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上边面相接触 ,而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下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下边面相 接触,而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这是一一对应的,绝无可混乱的余地。

窥基的 《述记》中说:“东极微处无理容有余五方处极微。”这样一来呢,一个极微就 可以划为六个组成部分。既然一个极微可以分做六个组成部分,则极微还能叫极 微吗?极微就是小得不能再小、无法再分的单位呀~~既然它可以分为六个组成 部分,那么它一定不是最小的单位,既不是最小的实体单位,那也就不是极微了 ,这就犯自教相违的毛病。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呢?

结论是: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成分不存在!或者说:最小的组成成分根本不是“实在的(客观实在)”!

这样一来,佛教说的“空”,就不仅仅是无能独存、永恒的自性空,也是“当体即空”了。
这就是为什么佛教高僧很多能突破时空障碍,有神通的原因。爱因斯坦也说过:时间、空间是我们的错误认识,是假象。华严经里讲:我于一时见三世。

唯物主义:自然界里【从来没有物质】的这种东西,物质这个概念是人类发明的,拿它应用到一种事物的状态里去。这种应用,就是赋予名称或概念谓之。这点,恩格斯都在《自然辩证法》里说过了。他说:注意。【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维创造物和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的事物联合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把各种事物的质的差异都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特定的存在著的物质不同,并不是感觉上存在著的东西。

同时,他也说过∶然而确实对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什麼是物质和运动!当然不知道,因为还没有任何人以其他的某种感性方式看到或体验到物质本身和运动本身;人们所碰到的只是各种不同的现实地存在的实物和运动形式。实物、物质无非是物质的东西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本身无非是一切从感觉上感知的运动形态的总和;像『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因此,只有研究个别的实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我们也才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恩格斯这些话说的都是什麼意思呢?很简单,我们所说的【【所谓物质,不过是一些运动的形态。根本就不存在著这种东西。】】你穷究它存在不存在,或者本来有没有,有什麼意义呢?再讲得明确一点,这就是说∶只有这些形态所产生出来的一些作用和影响,才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而不是所谓的物质本身。因为只有这些形态所产生出来的一些作用和影响,即所谓的形势,才影响及我们的生活,而不是什麼物质。

这才是我们主观上不能任意去左右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形势,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挥我们人的作用。恩格斯在另一段话里,同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他说∶「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运动形态,我们也就认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达到现实的因果关系。」现在把问题讲回原来的重点。【【唯物主义之所以主张物质决定意识,不过就是强调我们不能任意,我们只有知道事物的联系和影响,只有认识这些事物的运动形态,那麼我们也才可以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因而施加判断或事前去预防。】】而只有事前先知道了事物的关系,我们才有可能在脑袋里有著那些事物的关系。这就不能凭空想像了。否则即会误事。唯物主义讲的就是这麼简单的一个道理。此即所谓按照事物的原相来了解问题是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整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谈的都是这个问题呢!

缘起法也如此。缘起性空,缘起的是所谓“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说有真实的物质存在(小乘、外道认为“极微”是实在的。)。这种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是永恒不变、独立自主、自我产生。

佛法不是哲学,是跟你讲真相。万物的本质是自性,在净土宗叫常寂光,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本来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而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森罗万象,我分别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第一个,我们现在就像是厨房里被油渍熏染了很久很久的灯泡一样,一点光都透不出来,我们本身原有的智慧光明被障碍住了,但是灯泡本身的光一点也没有减少,那个油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是障碍,把灯泡原有的光亮挡住了,用洗涤液擦掉油渍你本身原有的光明就完全透露出来了,佛法就是那洗涤液,擦掉你很久很久以来累积的油渍;再比如,水,万德万能,能浇花、能解渴、能做饭、能洗衣,放在圆形容器里是圆的,放在方形容器内为方的,其好处说之不尽,原本你就是水具有这么多的功能,但是现在你成冰了,失去了原本水的功能,但是你本身并没有丧失水万德万能的能力,你一加热一融化你就又变成水了,就又恢复你本有的能力了,佛法就是让你从冰恢复到水。
世间物质尚有如此微妙的现象,更何况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呢。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让我们去修行,让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从冰恢复到水,你提到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其中一种,说的也是真相,世间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佛家把不能长久的东西都称为假的,永恒不变的称为真的,所以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真的,让我们不要去执着,让我们放下执着,最后你觉悟了,证得永恒不变的自性了,那就叫“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不变,所以哪来的生死垢净增减之说。我想你应该可以明白。

首先,佛法不是哲学,佛法超越了哲学的研究范畴。把佛法当做哲学,是一个严重错误,用一个字描述这个错误,就是“惨”。
其次,“万物本质”是哲学研究的概念,佛法研究的是超越了这个概念的“法性”。
再次,不是“不生不死”,是“不生不灭”,(注意用字准确吆,生死现象限于有生命的,而生灭包括了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以及时间、空间,意识、心念等等)。
还有吆,戴墨镜看外界,外界影像就会显得灰蒙蒙;用biantai的心看老师,老师形象就会显得较biantai。 其实, 外界不是灰蒙蒙,问题出在戴了墨镜上; 老师本是清静静,问题出在你心中。
然后呢,回答你的问题啦:
1、诸法本性(法性): 性空妙有。
2、“......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是对 实际修行的 证悟 ,用文字进行的描述呗。

本质即“无”;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死,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恰恰对于你所问的本质做阐述,无生哪来死,不垢何谈净,未增如何减,这一切都在相对之中,我们的自性以及所见所闻都是如此相互对应。如果你想从语言上阐明此中道理,未免过于狭隘,也就是所谓的意会不能言传。

本质就是空性,万物是念念有形,形皆有实,众缘合和而成。所以,诸法空相,不生不死,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怎么理解佛教中的“空”?

说说个人的理解。
佛教中“空”是和“有”相对的。佛教的理论体系中常常用来“生”“死”、“动”“定”、“增”“减”、等相对的概念来解释一些现象和思想。如同我们经常说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不同的条件下,又在不停的变换。
佛教中的“空”不是字面理解的“空了,什么都没有了”,而是指“事物在不停地变化,没有片刻的停止”,因此“四大皆空”、“诸法空相”、“真空妙有”。
修习佛法,要正确的理解“空”和“有”的相对存在的关系,不能执着于“空”。

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如、法界、实相、空性,法身就是绝对的真理,是无所不在的。
佛的法身为体。佛的报身就是果报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无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声,是慈悲,是应化,事无所不能的。化身为用。
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五眼是:天眼、肉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三藏法数云:
1、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2、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3、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4、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5、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6、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以上是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成佛,则须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可以说是成佛,不然还是凡夫,还是好好做人比较好,不要欺骗人。

扩展资料他心通:别人想什么能知道,这也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他不借助耳朵,不借助眼睛,别人心里边想什么,能直接知道了。常人要用说话交流,而什么叫说话?
发出声音叫说话。其实脑子里面一想那本身就是用意念在说话。什么叫意念呢?普通的“念”是用声带,用气流振动声带,意念是用意来念,意里边的念,本身它也是个念。
意念是运动的,他心通就是把意这个运动感觉到了。其实,眼通、耳通、心通都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心通只是没借助别的东西,别人想什么直接知道了,事物是什么样子也能知道了。
宿命通:就是有了预知功能,能够查过去,查未来。可是过去书上写的宿命通,还有能看着天堂地狱了,上辈子怎么回事,下辈子怎么回事,这一辈子是什么变来的,也可以知道。
对此需要说两句。宿命通能查知过去的事情,能查知整个社会过去的事情,这是对的。如你要查知唐朝,用意念推到唐朝,那时候是什么事什么事,追出来都是对的。
用预知功能查知后面来的东西,也可以是对的。但是,在这里边,有的人说能看你上辈子是猴转的,这辈子是猪转的,什么是大蚧蛤蟆转世的、老虎转世的,等等。
神境通:又叫神足通。可以把距离缩短,很远一下子就跑过去了,身体没有障碍,能够穿越障碍了。
漏尽通;佛家讲的常人都是有漏业。你有各种妄想,就有各种思念,有了各种思念,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漏。
漏尽就是没有漏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烦恼一般有贪、嗔、痴、慢、疑,它是佛教最根本的无明烦恼。
把这些烦恼断了,形成戒定慧了,它就不再进入轮回,这就是佛家说的漏尽,讲的是漏尽一切痴幻烦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眼六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家六神通


佛学的本体是什么意思啊
6. 本体理论指出,世间万物无常且空无实质,真正的自我仅存在于离世俗的菩提状态。7. 佛学认为,通过修行可以体验并证悟本体,实现内心的成长和超脱人间烦恼。8. 佛学的本体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是理念目标,也是修行方法的基础。9. 各种佛教修行方式,如禅修、持戒、修习智慧、慈悲和行善,旨在帮助...

关于佛教的问题。佛教说万法为空,世间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包括人的身...
空性确实是比较甚深的法门,指从字面意思上很难明白。因为万法实相的缘起性空之理,没有办法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表述,因为那是超越一切语言的。而借用“空”这个最为接近的描述。如果真的明白“万法皆空”的这正意思,楼主就不会有这个疑惑了。要明白佛教万法皆空的道理,需要首先明白中观中“二谛”的...

把人的本质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是什么哲学观点
这是佛教的观点。佛教主张恢复人的本质,这本质就是如来藏性,不来不去,像虚空的一样,不主宰万物却是万物的依凭,不随之生灭增减而能生出万物。这其实也是古代东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实古代西方也有,比如说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还有很多秘密的宗教都有相似观点,只是讲法不同,或者不太出名。我们...

哲学和佛学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然而佛教并不承认有一个主宰者存在,万物也不是真实的存在,万物非由上帝所主宰,而是“法尔如是”的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性存在,非绝对独一的存在论。3、本质 佛教早期的瑜伽行派及后期的唯识宗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是由人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这是佛教对本质与现象的...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诸法无我」,宇宙万物都无非由「因缘所生」罢了_百...
他到底悟到了什么?”此“大师”认为,佛此时此刻悟到的就是“缘起性空”!末学实在不解,此师修学佛法几十年,著作等身;海内外学人几乎都闻其名;居然以为究竟圆满的释迦牟尼世尊仅仅达到小乘辟支佛的境界!大乘佛法甚深极甚深,以开悟明心而入门;未悟者即使如上述“大师”之学养仍“未梦见祖师意...

什么是佛门中的四大皆空?
(《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鉴此,本文特作如下解释。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

为什么佛教说万象皆空。万事万物皆为虚幻
吃了饭肚子饱了这是“果”。如果一件事只有“因”没有“缘”那么一定不会有“果”,所以万事万物的形成称“缘起”,什么是“无自性”呢,就是没有自然生成的体像,比如“饭”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是“米”经过加工才演变成“饭”的,那么“米”又是那里来的呢,“米”是“谷子”经过加工而来...

佛教哲学和虚无主义关系
之所以会认为佛教思想虚无,除了看到佛家把多半时间都花在闭门修行外,可能还会听闻佛教常会讲万法皆空的道理。其实,佛家讲的‘空’与‘虚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佛法认为世间万物,乃至宇宙虚空都是缘起作用下因缘聚合的产物。当因缘具备的时候,我们现量就看到了它。既然是因缘来,当然也会因缘去,所以...

佛教如何解释宇宙万物一切的起源?
佛教不研究世间万物起源的问题,佛祖告诉的弟子的只是“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这个“世间”是指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世界。宇宙万物一切的起源,佛教既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哲学中,“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表面上,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看似实有,实则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一切存在,包括人、事、规则,本质上都是空无的,即“空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因果律也随之消失。恰恰相反,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这种联系是实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