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全文及译文

全文如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白话文释义:长沮和桀溺并肩耕地,孔子从他们那里经过,让子路去打听渡囗在哪儿。长沮说:“那个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涯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子路又向桀溺打听,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羊路回答说:“是的”

桀溺就说:“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况且你与其跟从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呢。”说完,还是不停地用土覆盖播下去的种子。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

注释:长沮(jù)、桀溺: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并非人名。长沮,桀溺:意为在水田里干活的一个高个子和一个壮汉。耦(ǒu),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个人各执一耜(犁),同耕一尺宽之地。耦(ǒu)而耕,两人并耕。

天下有道两句:意思说,倘若天下有道,我就不参与变法的工作了。

滔滔三句:意思是说,今天下皆乱,诸侯无贤者,你将和谁去变异这乱世使它治平呢?滔滔:水弥漫的样子,喻世上的纷乱。因问渡口,故借水作比喻。而:同尔,你。谁:指当时诸侯。以:与。“谁以”二字倒用,犹与谁。易:改变。

执舆:即执辔(缰绳)。舆前驾马有辔,所以执辔也叫执舆。

扩展资料

《长沮桀溺耦而耕》选自先秦孔子《论语·第十八章·微子篇》,此章亦是隐者对孔子的劝喻,孔子尊敬这些避世隐居、洁身自好的人,同时也说明自己积极入世的理由。最后一段的回答反映了孔子希望天下清平,所以积极入世,及欲拯救斯民于水火的人道主义情怀。

孔子从“仁者爱人”的立场出发,想要拯救斯民于水火,这种为世而忧,为国而忧,为民而忧,为时而忧,身处逆境而心忧天下的胸襟抱负是很可宝贵的,是儒家精神的精髓。

问津在文中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自然意义上的渡口,另一方面是指现实生活中人生道路的选择,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小故事都表现了孔子四处碰壁而志向不改,走投无路却毫不懈怠的崇高精神境界,这种坚贞不移,锲而不舍的入世精神已经融入中国封建士大夫的人格。

从孔子的话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生活, 否则就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个人, 理应关心人、同情人,尽自己力量改造社会,把人类从动乱痛苦中解救出来。

显然,长沮、桀溺是隐逸之士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满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合作,选择了避世隐居,以求洁身自好的人生道路。这与孔子信守自己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正好背道而驰。

对入世执著的孔子并没有感化隐士一道救世的意图,反倒是应该与世无争的隐士企图说服孔子的弟子改弦易辙,跟随他们一起隐居。



《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 "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章中长沮为什么说"是知津矣

这是把前提话省略了:
孔子不是当老师,给别人解答问题的么,他不是啥都知道么?他也就肯定自己知道呀!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早知道渡口在那里了。”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随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们不同人打交道同谁打交道?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觉得可以就给个最佳哦!!


长沮桀溺耦而耕翻译
长沮桀溺耦而耕翻译如下: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长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

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章中长沮为什么说"是知津矣"?
二、孔子一直看不起农耕之人,而他们正是从事农耕(虽然是个隐士),所以本身对孔子有抵触之意,故有此一说。三、作为隐士,特别是避世之士,觉得“滔滔者天下皆是”,往哪里去都是一样的,到处都是“津”,所以有此答。论语中强调的是微言大义,假物寓意,“沮桀溺耦而耕”的这段对话,不要把它...

长沮桀溺耦而耕注释译文
这篇文章节选自《论语·微子第十八》,主要讲述了孔子及其弟子子路在旅途中遇到两位名叫长沮和桀溺的农夫的故事。长沮和桀溺在低湿的洼地里并肩耕作,形象高大,象征着他们的独立和隐逸。当孔子驾车经过,子路询问渡口时,长沮通过问答方式暗示孔子应该熟知道路,而不是依赖他人,对孔子的周游列国持讥讽态度。

是鲁孔丘与?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为:是鲁国的孔丘吗?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长沮桀溺耦而耕作品出处
《长沮桀溺耦而耕》这一篇章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第十八章微子篇。《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及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语录集,共四十卷,它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汉语文章典范性的确立,而且记录了孔子倡导的“仁”、“礼”和“中庸”等核心政治思想。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

长沮桀溺耦而耕的解释
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长沮(jù)、桀溺:都是当时的隐士。耦(ǒu),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个人各执一耜(犁),同耕一尺宽之地。耦(ǒu)而耕,两人并耕。

长沮桀溺耦而耕作品原文
在古代的一次旅程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途经一处田地,看到两位农夫正在耕作,他们是长沮和桀溺。子路好奇地向他们询问渡口的方向,以继续他们的行程。长沮对子路的询问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驾车的那个人是谁?”子路答道:“是孔丘先生。”长沮确认道:“你是说鲁国的孔丘吗?”子路确认后,...

长沮桀溺耦而耕中孔子被讥讽的反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长沮、 溺是一对以“避世之士”自居的人,他们对当时社会斗争表示冷淡,躲到深山僻野,自食其力。而孔子及其门徒,则是奔走游说企图改革社会的人,他们倡导以仁礼学说来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这是保守落后,不合时代潮流的。长沮、桀溺这类隐士对孔子栖栖遑遑奔走不暇不以为然,孔子迷途使子路问津,...

这道题怎么做: 长沮桀溺耦而耕,
回答:1、D 2、B 3、长沮“是知津矣”的言外之意:孔子应该知道他自己的方向,他自己的政治目的地。   桀溺的话:天下无道没有必要去改变什么,既然要避人,那还不如退隐人世   丈人的话:脚踏实地的事情还做不到,就想做不切实际的行为,这不能成为社会的典范。(意对即可) 4、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

长沮桀溺耦而耕的作品出处
《长沮桀溺耦而耕》选自《论语·第十八章·微子篇》。《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