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人记得小时候背的这个口诀

珠算口诀,是算盘进行四则运算的法则。以“口诀”的形式背诵下来,然后进行运算。如:
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 退位的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的减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三、大九九口诀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 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另附:珠算常用术语
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置数:也教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隔档:也叫隔位,是指本数位左右空一档的第二档(位)。入隔位乘法中两数相乘,积的个位打在被乘数的右两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几,指的是被除数首位的左两位。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法数:古算书中通称乘数和除数为法数,简称法。
乘加:是指被乘数每位乘以乘数各位,在算盘上一边乘一边加积数。
乘减:也叫减积,是指每位商数同除数相乘,乘积在被除数里减去。
除首:是指除数的最高位数。
积首:是指积数的首位数。
商首:是指商数的首位数。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个商数,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这种心算过程叫做估商。
试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时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数,叫做试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试商拨入算盘。
调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正确,需要调整初商。
确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大也不小。
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退商:初商过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补商:初商过小,把它改大叫“补商”。
假商:在除法运算中,为了计算便捷,先确立一个商,再经过调整取得确商。先确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 退位的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的减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加法啊,呵呵,我记得好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的

你说的是珠算加法口决~,口决没错~
后面是八上三去五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这是加法,我还记得乘法完整的,要就告诉你

为什么中国人在小时候一定要背九九乘法口诀?

九九乘法口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而且一旦学会了,就不会忘记,可以说是在众多学习内容中记忆非常深刻的知识。背诵乘法口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你的课本上、文具盒上、直尺上、课程表上,都有可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基础,只有记住了乘法口诀,才能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进一步是混合运算,虽然说计算器可以代替一切算法和口诀,直接按几个键就能出结果,但作为基本的运算能力还是需要具备的,况且在众多考试中,计算器是不能使用的,考试对于计算能力也是有要求的。
虽然说更多复杂的计算是依靠计算器甚至是计算机程序来完成的,但是算法是什么还是要知道的,计算机程序也是人为设计出来的,设计的根据就是算法,在大学中,物理系中有些同学的计算机水平甚至要超过计算机系的学生,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计算机的理论部分是物理系学生要学习的,而学习了理论后,对操作和设计层面就更加得心应手。
和乘法口诀类似的还有语文中的拼音,一样是学习基础,一样是终身不忘的知识,有人说能够认识字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学习拼音,基础的东西就是要扎扎实实,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它会让房子更加结实,没有地基的房子也可以盖,但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在学习的路上,有很多的新知识、新方法要学习,但基础知识是所有学习之根本,不能弃之不顾。

小时候背诵很熟悉的三字经,为什么大了却忘得一干二净?人的大脑记住一件事,就会保持对这件事的有一些回忆。为什么小时候背诵很熟悉的三字经,长大了却忘得一干二净,因为记忆需要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的过程。当你觉得背诵三字经很熟悉的时候,很长时间不再看三字经,也不再阅读三字经,就会导致自己对三字经逐渐变得陌生,脑子里虽然有三字经的记忆,但是却会让自己不再那么熟悉。人的大脑每天都会记住一些新鲜事物,而当自己非常熟悉三字经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对三字经已经记得非常清楚,长时间的忽略三字经,不再阅读三字经,就会导致自己长大了对三字经的记忆忘得一干二净。记忆最大的强敌就是遗忘,想要提高记忆力,实际上就要在学习中进行一定的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小时候背诵很熟悉的三字经,长大了忘得一干二净,记忆并不是说死记硬背就是最好的,对于想要记住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件事,一定要有最深刻的记忆,要刻入骨子里的那种而记忆,很多人会采取死记硬背,其实死记硬背是最不好的一种记忆方法。对于想要记住某一些事物,可以采取联想记忆法,或者说对某一件东西特别感兴趣,才会让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记住他,而小时候因为自己读过了这篇文章,就导致说自己不在看这篇文章,短暂性的记忆不会让自己永远的记住。小时候明明很熟悉三字经,长大了却忘得一干二净,这也说明在读三字小时候在读三字经的时候,自认为自己已经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三字经了,就短暂的看了三字经,以后就很少在看,导致自己对三字经的记忆忘得一干二净。要记住背诵某一篇文章,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并不是最好的记忆方法,会导致说自己长久不看,就把这篇文章忘得一干二净。


小时候上语文课最怕的就是“朗读并背诵全文”,如今你还记得哪些...
但是我们背诵全文的时候很少,我们一般老师是挑几段让我们背,我记得我们当时背过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写的非常的形象,写了一个父亲对于孩子的关爱。还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课本里的内容是非常充实的,都是一些名家写的文章,都有一些深奥,当时我们还没怎么读懂。上课在学过了文章...

请问,那首歌里有“还记得,小时候,坐卧不想的之约,那天真的幻想,如此...
五月天-我 词 曲:阿信编曲:怪兽 阿信 还记得小时候 作文簿上的志愿 那天真的幻想 如今都到哪里躲藏 走出网咖凌晨的三点钟 过天堂世纪帝国直达战栗时空 看不见的世界里我是英雄 然后回到没有目标的活著在现实中 oh my god,oh my god who am i 我的外号是嘴上乔丹 oh my god,oh my god who...

你在小的时候背着父母干过什么坏事?
有时候看着大人吸烟,总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我趁着父母不在的时候试过一把,差点把自己给呛死,后来就再也没有碰过。从小到大都喜欢吃零食,小时候父母给的零花钱花完的时候,偷偷的从我妈包里拿那么一两块钱去小店铺里买辣条吃。

为什么小孩两岁多时背下的唐诗、三字经、电话号码到三岁时忘光?
从小学的知识要想不忘,常复习不断的重复,等大了小时候脑子里知识有,学的过程都忘没有了记忆。温故而知新,孩子的记忆要经常地去温习的,如果忽视了温习的环节遗忘是必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背会的东西要经常复习,否则就会忘记。为什么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之说呢?就是这个道理。

你有过被老师当众羞辱批评的经历吗?
自己曾经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记得自己在上初中的时候,由于自己偷懒没有完成老师背诵课文的任务,结果到第2天早上老师突然抽查到自己,结果自己结结巴巴撒了一个谎,然后就被老师给戳破了,最后老师罚自己站在班上背诵课文。当时全班非常安静,就只有我一个人在默默地背诵。当自己背诵完了之后,老师又...

小时候背过的古诗,你还记得哪些呢?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时候的诗还有很多,背诵起来都朗朗上口,就不一一举例了。

小时背书有好处,作者为什么说他小时候写的作文全是坏文章?
首先小时候的巴金只是死记硬背,所以储存在大脑里的200多篇文章自己都没有认真研究过。且老师给出的文章题目都是大标题,小时候的巴金也是似懂非懂。综合这两个原因,巴金写出的文章没有知识在其中,长篇大论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所以没有心思的文章,都是怀文章。

你听过最搞笑的段子是什么?
1.记得小时候我学习不好,在班里考试总是倒数第一,我们班30人,我每次都是考30名。然而我是多么想考29名啊!这次考试前,我就给我同桌一块糖,同桌明白我的意思:“你给我糖,我也不能考倒数第一,帮你这个忙!”我说:“不用你帮忙,我就是给你糖!”同桌吃完后,第二天没有参加考试,我终于如愿考了29名,因为...

你还记得小时候挨的打吗?
”这两个挨打的点应该都是还不记事的时候吧,全都是 长大了从姥姥奶奶口中听来,一听也确实该打呢!长大以后最常听到爸爸拿木棒打我那次了,总是在家庭聚会时被拿来当作笑点。小时候用东北话来讲就是比较“蔫淘”,人越多越要找事情,也是比较不会看脸色呢,这种时候爸爸也最容易生气动怒要打人的...

正常人一天硬背英语单词10个能不能一辈子记得住?正常人一天能记住多少个...
单词学习与你小学时学习的“人、口、手”的时候是一样的。你自己回想一下,怎么就忘不了小时候学习的词汇呢?1、我们学习汉语与英语的环境,是不同的;词汇在运用的过程中是永恒记忆的;2、但英语的学习,多数是“应试”的,一般都是考试的过程中才会用到,所以相对于汉语来说,应用的实际就是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