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念名词解释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1][2]

中文名
历史
外文名
History
定义
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
类别
文化 轨迹
快速
导航
引证解释

探源

相关

学科
广义狭义
历史学: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人类史、鸟类历史等等。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共11张
历史文物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史。历史,就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情。文学与历史是分不开的,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和传承,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创作,而且也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文学不能“虚无”历史。[2]
历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人书写的,既然是人书写的,就会夹杂着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乐,所以说,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引证解释
1.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3.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菡子《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4.指历史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1]
探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我国的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纪年术语采用一套古老的“阏逄摄提格之岁”时间术语,“阏逄”相当于“甲”,“摄提格”相当于“寅”。至于为何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司马光没有交代。在《史记》的《历书》里面也用到了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司马迁也没有交代其来源。经史学家考证,司马迁和司马光所使用的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是我国最早的官方时间术语,属于“皇纲”性质

历史名词解释

1
中国名著。《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作者说法不一,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日人内滕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秦国人之手。2顾颉刚的古史学说在解放前有两个主要的课题:前期古史学说的重心是“古史层累说”;后期古史学说的重心是“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层累说”是顾颉刚古史学说中最先提出,是主要核心与灵魂,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体系。就具体的古史研究而言,顾颉刚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提出了“古史层累说”,这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可以说这是在“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支配下的方法论体系。在顾颉刚具体的古史研究中,无论他运用何种具体的史学方法,实际上都是从“古史层累说”演化出来的,或者说某一种具体的方法都是“古史层累说”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其“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所服务的。他所提出的“古史层累说”估定了传统经学的价值,开创了新的古史研究方法,成为二十世纪古史研究领域中的主要范式之一,其余响至今仍在古史学界内回荡。

3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今天(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终于梦圆,两岸关系发展迈入新时代。回首过往,一路虽然曲折蜿蜒,但大势所趋无可逆阻。
《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
两岸“三通”从小到大渐成潮流
“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为现实

4
二里头文化是指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晋南、豫西,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是进行夏文化探索的主体内容。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5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由于子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信念解释: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近义于观念。信念更适合为一个形容词和名词。
信念与理想是紧密相联的,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比如在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审美、事业、学业、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一些信念。

扩展资料:
信念箴言:
1、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2、彻底了解人生的毕竟比那些糊涂一生的人快活得多。
3、人除了享受之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4、经历失败愈多的英雄愈有韧力。
5、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气势。
6、命运不会怜悯向它低头的人。
7、人只在站在山峰上的时候,才能看到远处那众多的高峰。
8、人生的意义在理想的光辉中闪烁;生命的价值在创造的生活中闪现。
9、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0、人们走过的每一个足迹,都是自己生命的留言;留给今天翻过的日历,留给未来永久的历史。


历史名词解释
文字狱:1、名词,专指一类迫害文人,以排除异见的事件。2、动词,指利用特权对异己进行构陷。3、形容词,形容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实行的无情专制。古代以满清的文字狱最为惨烈。近代以文革时期为极端。最近的例子有周远志被捕事件。满清南侵以来,对中原民族不但在军事上予以残酷杀戮,而且在经济上大肆掠夺...

历史名词解释:正史都有哪些史书
正史是指以纪传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代表史书有纪二十四史。其他纪传体体裁的史书也可称为正史。早期我国史书如《春秋》等都为编年体史书,后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增补了本纪、世家、列传、志、表,班固编写《汉书》沿用此体例,但删去世家。此后纪传体被各朝奉为正规体列。而以纪传体为编写体例的书...

直线论历史观 名词解释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及未来的对话,回顾过去是因为人类更关心自己的未来。人们总是力图从过去找到未来的影像,其间充满了哲学思辨的跳跃,在对过去的理解中,勾勒出人类历史的归宿。从总体上看人类普遍认为历史是有意义的,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至于人类将往何处去,即历史的归宿,则见仁见智。循环论者...

历史名词解释(初二下)
10,就是中世纪一些城市拥有的税收,军队等方面的自治权力是以向封建领主承担义务为交换而享有的封建权利。11通常指从公元前 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个时期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12,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现有新教,东正教,天主教 ...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1.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以及1856年至1860年的两次战争,外国帝国主义以禁烟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2. 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此事件标志着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也被视为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起点。3. 护国战争:1915年至1916年,由于...

历史名词解释
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的前提条件是妇女选举权的取得、二战后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她们观念上的变化。此外,同时代的其他一系列的社会运动也为妇女运动树立了榜样。这场运动期间,美国妇女争取获得了教育的平等机会、就业的平等权利以及生育自由和医疗保健权利。当然,《平等权利修正案》是美国女权主义者70年代斗争...

历史,名词解释谢谢
大东沟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海上战斗。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带领舰队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增援部队登陆。17日,舰队返航途中,在黄海海面遭遇日本舰队的袭击。丁汝昌指挥舰队勇敢迎战,旗舰定远号在管带刘步蟾的指挥下成功击沉敌舰一艘,并击中日本海军军令部长乘坐的军舰,迫使其...

历史,名词解释 谢谢
瓜分狂潮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帝国主义在政治上扩大侵略中国的表现。这使中国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半殖民地化程度空前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维新运动 清末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

近代名词解释
近代,一个历史概念,通常指的是过去距离现今较近的时期,具体来说,我国历史上通常将其界定为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段期间。这段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标志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开始。在更广泛的历史分析中,近代也特指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

历史名词解释大全
已发~~~文件里包括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请注意查收!!!我的邮箱是907***86@qq.co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7-01-14 历史名词解释大全 2 2019-01-17 历史名词...